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高端访谈

访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 周建忠 教授

激光制造商情 来源:激光制造商情2012-11-13 我要评论(0 )   

《激光制造商情》: 周教授,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机...

 

    《激光制造商情》:周教授,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机械工业激光冲击波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请您谈一下自己的学术生涯?

 

    周建忠:首先,非常感谢《激光制造商情》和邵总对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和我本人的关注。我在本科和硕博阶段的所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模具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研究方向是先进激光加工技术。当时的选题主要考虑是如何把激光技术应用到冲压模具领域,因为模具表面的激光强化延寿当时已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但利用激光替代模具,或者减少拉延模具中的凸模或者凹模的研究还鲜有开展,为此我们课题组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金属板料的激光冲击(无模/半模)成形工艺方法,相关内容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授权,同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而此前有关激光力效应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激光冲击/喷丸强化。随后课题组又拓展了中厚板材的激光喷丸成形、激光喷丸抗疲劳制造的数字化分析及表征、面向微结构器件的激光微喷丸改性延寿激光微细加工等领域。从激光冲击波的理论模型、激光喷丸成形和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典型材料激光冲击/喷丸的控性和控形技术,以及激光冲击/喷丸装置的集成控制及其装备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2003年,受学校委派,本人有机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的机械工程学科兼聘工作,对国内外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激光加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方面,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向国内同行的学习机会;2005.3-2005.9在德国康斯坦次应用科技大学做高访期间,开展了不锈钢材料的激光冲击波改性及其对疲劳和腐蚀性能行为的一些应用研究;多年来,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十分注重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本人也曾先后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访问和学习,受益匪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快速制造、微塑成形理论与微加工技术。

  
    《激光制造商情》: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于1997年12月组建,能否谈一下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担的课题,以及研究所所做的工作?

 

    周建忠:江苏大学激光技术研究所从1997年12月成立以来,在前任所长张永康教授的带领下,追踪国际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以促进我国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发展为己任,以加快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高激光制造业和特种加工行业的整体水平、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近年来,激光技术研究所重点开展了基于激光冲击波力学效应的制造工艺与装备、膜基/界面结合强度激光检测技术、基于纳秒和飞秒激光的微造型及微塑成形技术、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高新计划、国家973计划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基金、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省工业支撑项目等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和二等奖(2009)各一项。另外,还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以及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


    研究所特别重视年轻教师和博士的培养,经过十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一批以60年代教授博导为主的学术带头人,以70年代博士为学术中坚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科研团队。研究所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8人,副教授12人。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2003年获批为江苏省机械工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08年获江苏大学首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我们激光所和企业建有校企联合技术研究中心,江苏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20余个,建立了较为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渠道,近几年来,激光所每年承担的各类产学研合作课题30余项。
    研究所一直注重加强与国内外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骨干成员曾到美国的密歇根大学/普渡大学/马里兰大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访问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定期互访等协作关系;国内与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力学所、华东理工大学、空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制造研究所、成飞公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建立有项目合作研究,这些确保我们科学研究的前沿性。

 

全文更精彩:

《激光制造商情》:我们知道您编写过《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快速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激光作为一种不同于电弧热、化学热的新型热源,请结合您的项目,谈一下激光加工对于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独特之处?
《激光制造商情》:您从事激光研究多年,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激光加工技术和产业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该如何提高?
《激光制造商情》:近年来,中国激光民族工业飞速发展,能否谈一下您熟知的企业,您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激光制造商情》:请您结合去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谈谈激光制造技术在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
《激光制造商情》:激光技术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多年来一直在江苏大学名列前茅,1998年至今已毕业研究生100余人。其中,有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江苏省优秀论文等。请您谈一下研究所对博士生的培养经验。

《激光制造商情》:江苏省作为激光的应用大省,激光技术也发展比较早,原来与现在有一些有名气的企业比如:东方激光、苏州德龙等激光企业,贵院的产学研合作情况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