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军工航天新闻

激光器“捣蛋”致整营不战而败

星之球科技 来源:解放军报2013-11-26 我要评论(0 )   

一名战士弄坏新装备的事,在广州军区某炮兵团传得沸沸扬扬。 不久前,上级组织实战演练。硝烟深处,三营一名战士打开某新型侦察战车激光器侦察敌情,突然,操作舱里亮起...

      一名战士弄坏新装备的事,在广州军区某炮兵团传得沸沸扬扬。

 

  不久前,上级组织实战演练。硝烟深处,三营一名战士打开某新型侦察战车激光器侦察“敌”情,突然,操作舱里亮起红色警报灯,一阵“吱吱吱”的电流声过后,光电传感器冒起了黑烟。

 

  光电传感器坏了!这名战士顿时傻了眼。没了前方侦察,后方炮兵阵地瞬间成了“瞎子”“聋子”,三营不战而败。

 

  战士损坏新装备、输了对抗演练,消息很快就传到该团装备处。弄清事情原委后,装备处长埋怨战士说:“这个错误,错得窝囊!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就不知道仔细看一下?”

 

  果然,翻开该装备使用说明书,扉页上黑体字“警告”赫然入目。“警告”下方,是7条警示文字,第一条便是“禁止用激光近距离、高强度照射电传感器”。这名战士满脸委屈:“谁知激光从光电传感器上扫一下就损坏了装备!错误是在我,可这装备也太娇气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战士是有错,但根源却是在装备!”来该团交装的重庆军代局的军代表苏强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战士身背两支枪,跑起步来两枪碰一下也难免,如果枪碰坏了,那肯定是枪有问题。”

 

  经过和设计方、生产方沟通,苏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要解决激光近距离、高强度照射而不损伤传感器的问题技术难度很大,为避免承担装备损坏责任,设计方就在说明书上加了这么一条警告。

 

  “有些警告,看似是善意的提醒,实则是对技术难点的规避、对责任的转嫁!”该局联合工厂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30多天的攻关,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装备改进后,无论如何用激光照射,传感器都安然无恙。

 

  举一反三,该局梳理分析了监督验收的所有装备使用说明书警示语,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进和装备升级——

 

  他们删除了“在极冷天气,先启动加热器,再启动设备”条款,实现了加热器和设备同时启动,使装备由关机状态到战斗状态节省了40秒;他们删除了“压按键不能超过4秒”的规定,改为4秒后系统自动弹出询问窗口,有效防止了官兵误操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