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激光招标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报告

来源:湘阴县投促局2017-10-11 我要评论(0 )   

国内对激光上游的元器件、激光器等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国内中低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已实现国产,中高功率领域的光纤激光器进口替代潜力较大。

 一、项目建设可行性

激光技术是现代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是20世纪能够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目前,与激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已经遍布全球,激光产业方兴未艾,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高端材料、半导体加工、医疗、美容、军事、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众多领域,并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全球产业链分布。国内对激光上游的元器件、激光器等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国内中低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已实现国产,中高功率领域的光纤激光器进口替代潜力较大。

二、项目建设基础

1.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2.部分国内激光科技高端人才已在园区加速成果转化;

3.园区将依托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势科研资源作为技术支撑,全力打造光电产业集群。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园区在金龙新区统一规划用地500亩,主要定位开发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军民融合高端产品,逐步培育激光产业链条。

四、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需总投资约10亿元。

五、项目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力争通过招商引进和科技孵化,通过高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五年内在金龙新区培育出10家左右的光电产业企业,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六、项目可采取的投资方式及投资回报方式

投资方式:独资。

回报方式:产业发展回报。

七、项目合作单位基本情况与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湘阴县金龙新区

联 系 人:吴雪涛(先生)

联系方式:13574043568

07302500235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产业园区建设背景及战略意义................................................. 1

1.1产业园区建设背景....................................................................... 1

1.2产业园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10

第二章  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 12

2.1区域条件及自然条件.................................................................. 12

2.2产业园区建设的优势基础.......................................................... 15

2.3“湘阴工业园区”建设环境优势............................................... 22

2.4产业园区建设制约因素.............................................................. 25

第三章  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28

3.1 产业现状.................................................................................... 28

3.2发展趋势..................................................................................... 32

第四章  发展规划概述......................................................................... 37

4.1产业园区概况............................................................................. 37

4.2规划编制依据............................................................................. 38

4.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9

4.4产业园区定位以及规划发展的目标........................................... 44

4.5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46

第五章  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49

5.1 产业园区总体布局.................................................................... 49

5.2 产业园区产业链条.................................................................... 53

5.3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54

第六章  建设重点及项目建设............................................................. 55

6.1 产业园区建设重点.................................................................... 55

6.2入园门槛、准入条件.................................................................. 57

6.3 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59

第七章 园区经济效益分析................................................................... 60

7.1园区投资..................................................................................... 60

7.2经济效益..................................................................................... 60

第八章  节能、环境保护与治理......................................................... 61

8.1 产业园区节能规划.................................................................... 61

8.2 产业园区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65

第九章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实施的主要措施....................................... 70

9.1组织管理保障............................................................................. 70

9.2政策法规保障............................................................................. 72

9.3资金保障..................................................................................... 73

9.4 能力保障.................................................................................... 74

9.5 生产技术保证............................................................................ 75


第一章 产业园区建设背景及战略意义 1.1产业园区建设背景 1.1.1建设背景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创办于2003年4月,2006年6月经国家四部委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的有利契机,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四大工业片区,按照一园四区的发展定格,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1.3平方公里。构建了“一园多区、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与长株潭产业梯次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使园区成为了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对接长沙的核心平台。

园区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南距长沙40公里,距黄花机场48公里,距长沙火车站35公里;东距京珠高速、107国道18公里;西傍湘江,距霞凝港仅20公里;北临省道S308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便快捷。二是具有较强的基础支撑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拉通了“五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兴建了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给排水管网均已安装到位,并实现降水、排污分流,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加紧建设;安装有2400d程控电话交接箱6座,储备装机容量12000门以上。三是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能力。目前园区已引进远大可建、中联重科、中铁重工、鑫光铸造、富士电梯、元亨科技、驿通电子、湖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120余家企业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

本项目即位于湘阴工业园区内,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并且在当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

1、电子信息产业的现行发展状况

电子信息产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由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生产行业组成。如果说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又重新真正的重视起了教育并且延续到了今天,就是因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而这一个崛起已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虽然时间短,但是发展的却非常迅速,甚至居于各行业的首位。其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相关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五年前的电子产品到今天已经是完全的淘汰品,而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根据我国统计,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曾经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作为一个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马云如今的地位正是说明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其次,自主科技研发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我国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非常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被戴上了“制造大国”的名号并且长时间都无法摘掉,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制造企业在我国发展的非常兴盛,在很多方面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增加了就业等问题。但是它并不能真正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都希望由“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自己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产销量、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均有质的突破。拿我国计算机行业来说,以前都是需要靠的是外国进口,但是华为已经能够研发并使用自主的CPU,这对于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最后,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成为我国一个新的外贸增长点,对照以前来说,我国外贸输出主要都集中在在制造行业,但是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小,大部分情况都是靠劳动力的支撑。所以,我国也在努力可以输出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一直在努力推销“高铁技术”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高科技外贸行业。而电子信息产业我国的出口也扩大化了,现在除了传统的输出渠道还扩展到了非洲、南美等领域。这样让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竞争力。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可以到今天为止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看到它的发展优势仍旧非常突出。所以,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就简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我国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也是不断加大。例如,2009年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央行出台8项措施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同时,我国今年3次提高出口退税率,调整了3770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大部分是机电产品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链紧张和减缓企业出口的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也明显,我们较为熟悉的流程就是一个机器的各个部件从不同国家进行采购之后选择一个国家进行组装并且最后销售到不同地区去。这样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普遍,随着资本的流通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生产方式。国际化的采购方式就让全球的同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因为这样的资本选择方式需要的是企业者拥有更好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只有拥有了更好的品牌和更强的技术才能够在资本市场中独占鳌头。就像我们所熟悉的,我们日常用的手机,无论是国产的小米、魅族还是外国的代表三星、摩托罗拉,其硬件核心硬件技术基本都是来自于日本,就是源于日本具有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纵使手机品牌的国家不同,但是其内部硬件却有很多相同之处。

1.1.2地域背景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创办于2003年4月,2006年6月经国家四部委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的有利契机,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四大工业片区,按照一园四区的发展定格,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1.3平方公里。构建了“一园多区、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与长株潭产业梯次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使园区成为了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对接长沙的核心平台。

园区南距长沙40公里,距黄花机场48公里,距长沙火车站35公里;东距京珠高速、107国道18公里;西傍湘江,距霞凝港仅20公里;北临省道S308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便快捷。二是具有较强的基础支撑能力。2009年6月30日市发改委湘发改函[2009]141号批复将园区的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食品加工产业。按产业分区规划园区东部为食品加工区;西部为传统产业区;中部为电子信息产业区;南部为机械制造产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位于园区第二期规划范围内。

近年来按照五个坚持推进园区发展:

1、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科学规划是园区快速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先导。近年来,我们按照“优势优先、重点突破”的原则,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四大工业片区,并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支持,对园区产业定位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园区主导产业以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为主调整为以机械制造和光伏电子信息为主。同时,坚持走特色化园区发展之路,避免同质竞争。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和金龙新区的规划面积分别为12平方公里和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轻工制造产业,打造“中国轻工产业示范园区、全国两型生态园区、湖南千亿产业园区”;临港新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建设大耗水、大运量工业基地。我们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两化融合”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保障性住房、商贸网点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宜工宜居的现代新型园区,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2、坚持以招大引强为主线。产业是园区发展的第一支撑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招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构建“大产业、大配套、大集群”的园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先后引进了中联重科、远大可建、中铁重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远大可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建筑构件进行工厂化流水线生产,产品具有9度抗震、6倍节材、5倍节能、20倍空气净化、1%建筑垃圾等优势,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300亿元以上,税收9亿元以上。中国铁建重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隧道施工、特种装备及高端工程机械产品,建成后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中联重科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汽车传动器等核心零部件,一期投资8亿元,竣工投产后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这三大项目填补了我县中央企业、上市企业、重工制造三大空白,成为了我县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我们还大力实施企业扩能升级行动,在土地供应、手续办理、税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先后实施了长康实业、湖湘木业等一批扩能改造项目,使长康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积极围绕远大可建、中铁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元亨科技、鑫光铸造等一批配套项目落户园区。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光伏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以装饰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辅的五大产业集群。坚持品牌兴园战略,拥有2件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6件湖南省著名商标,5个湖南名牌产品。

3、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功能有利招商”的指导思想,累计投资近8亿元,全面完成了“五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建设。经过十年的发展,园区的规划设计已全面完成,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配套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和综合服务区建设有序推进。到目前为止,园区已竣工投产项目达50余家,在建项目近20个。

4、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机制创新是园区建设的活力之源,近年来我们大胆先行先试,不断创新园区发展机制,释放园区发展活力。一是积极与省轻工行办合作,采取“行业牵头、政府支撑、产业集群、市场运作”模式,建设了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省轻工行办组建轻工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行业优势进行项目招商,县财政不拿一分钱,税收与轻工行办按比例分成,实现了由政府独立办园向政府与行业合作办园的转变。该园计划用5至8年时间引进项目300个,实现产值1000亿元,打造千亿园区,被国家轻工行业总会定为全国轻工业产业规划调整振兴的第一个创新性示范产业园。二是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打包、市场运作、企业承建”。近年来,我们采取市场运作办法,筹措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了工业大道、健铭大道、中联大道、新华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三是将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纳入湘阴工业园区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口径、统一宣传,实行“一拖三”管理。四是成立了园区国土建设规划分局和财税分局,实行“封闭管理,独立运行”。同时,推行园区联席会议制、项目报批备案制和项目手续集中办理制,为项目入园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园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5、坚持以环境优化为保障。一是大力优化生产环境。严格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每月1-20号严控部门到企业进行检查,特殊情况实行报备制,并且园区派员参加。二是大力优化服务环境。园区在建立“联点领导、蹲点干部、项目负责人”三级联动项目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实行“5+2”、“白+黑”、“晴+雨”、“8+x”的工作作风,对园区自身办理的手续采取即时即办方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并积极协助客商办理其他证照,做好“四帮”服务(即:帮办照、帮建厂、帮招工、帮融资)。三是大力优化市场环境。积极创新思路,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激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自主创新,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上市融资,形成更多的市场机遇。四是大力优化生态环境。园区始终严守投资、税收、环保“三条底线”,坚决做到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破坏资源的项目不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不引。制定投资约束指标,严格实行项目联审制,对投资强度达不到100万元/亩、容积率小于1.6、税收回报度不到10万元/亩的项目敢于说“不”,严格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积极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先后拒绝20多个“两高一低”项目落户。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采取腾笼换鸟的措施,使化工企业逐步从工业园区转移或转产。大力创导“自然融于园区、园区归于自然”的发展理念,鼓励投资商依山就水进行建设,尽量少推山、少填水、少砍树、少挖土,保留自然山水,积极推行“森林进园区”,加强园区生态建设,着力打造“园在林中、林在园中”的生态景观,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三五期间,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将按照两型园区建设要求,抢抓滨湖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先行先试,敢想敢试,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广大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实现园区的滚动开发,力争达到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园区的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与工业新城的转型和跨越。

1.2产业园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是基于开发区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优势、技术人才优势、产业文化优势和发展环境优势,将电子信息行业打造成国内电子信息产品、技术、生产制造装备及展览、交流、交易、整合的平台。将国内、国际最先进、最优秀的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吸引到产业园区,所有成员共享电子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市场,为每个成员提供平等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机遇,使其自身和整个电子信息产品领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加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与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中国电子信息产品领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同步发展。

首先,从宏观发展的角度,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是以湘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因此,产业园区建设不仅能够与湘阴县、“湘阴工业园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能够有利于湘阴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湘阴县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提升,为湘阴县的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一方面,产业园区建设明确了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链条,可充分发挥现有产业资源、技术优势,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使湘阴县电子信息企业得到整合,以取得共赢的效果;另一方面,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原则,根据产业园区内短期的建设效果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及构建新型工业体系的要求,统筹协调,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当地政府指导产业园区建设及产业园区内落户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可有效推动金属材料、机械制造、信息服务、产品运输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链间紧密配合,达到共赢效果,促进湘阴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第二章  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 2.1区域条件及自然条件 2.1.1行政区域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湘阴工业园区。湘阴县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南部,县城南距省会长沙市60公里,南滨洞庭湖,湘资两水尾闾,东经112°30′—113°02′,北纬28°30′—29°03′。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距离南部上游的长沙航电枢纽仅10公里。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为滨湖平原。全县辖19个乡镇,419个行政村,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人口76.08万。城区规划控制面积达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5万。湘阴县最南部平均宽度约400米的柳林江从铁角嘴镇最南部自西向东流入湘江,与南岸的长沙市望城区的乔口镇形成天然而又明显的分界线。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南距长沙40公里,距黄花机场48公里,距长沙火车站35公里;东距京珠高速、107国道18公里;西傍湘江,距霞凝港仅20公里;北临省道S308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便快捷。规划范围内具有地域宽阔、地势平缓、地质优良、耕地少、人口密度小、房屋拆迁少、建设成本低等许多有利条件,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2009年6月30日市发改委湘发改函[2009]141号批复将园区的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食品加工产业。按产业分区规划园区东部为食品加工区;西部为传统产业区;中部为电子信息产业区;南部为机械制造产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位于园区第二期规划范围内。

目前园区已经实现了“五通一平”,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2.1.2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初步核算,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5.48万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0.65亿元,增长11.5%。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5.96、3.11、3.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1%、24.6%、28.3%,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比上年下降了个1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5.57:54.73:29.7,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11亿元,占GDP比重22.16%。R&D经费支出0.59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76%。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26个,享受民政社会救助人数6.43万人,集中供养五保户人数117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人数7229人,农村低保救助人数22872人,城乡大重病医疗救助人数10167人。全县为民办实事工程,共硬化改造通乡镇(村)公路126公里,完成率100%;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数59.96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8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城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9.3%。

2016年全县年末人口为77.9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28:100。出生人口10025人,出生率为13.19‰;死亡人口1330人,死亡率为1.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6.11:100。常住人口70.39万人,城镇化率为48.88%。

2016年全县全部单位平均工资47488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0323元。据抽样调查,2016年湘阴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10元,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20元,增长8.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2元,增长7.8%,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达16.38%。

2016年,全县享受城镇低保金8667人;全县结婚登记5462对;离婚登记1801对;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60人,年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03人,失业率3.98%;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81577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00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655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4935人,新增450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956,减少299人。

2.1.3产业园区域条件

本次规划的“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位于湘阴工业园区内,现园区基础设施达到了“五通一平”标准,拥有交通区位、工业集聚、配套设施、人力资源(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此设立了湘阴分中心,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在建)、投资环境等优势。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入驻、发展过程中的用地、资金、技术、用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备了良好的承载项目能力。

该园区位于湘阴工业园区中部,规划面积500亩。主要定位于开发核心高科技产品,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提供公共管理咨询培训等,培育产值超过58亿元的专用功能电子信息产业链。

2.1.4自然条件

湘阴县地属北亚热带,为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属长江中游气候大区,光照充足,雨量适度,温暖温润。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188.6毫米,日照1516.8小时。无霜日262天。

2.2产业园区建设的优势基础 2.2.1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优势

从国家的层面上看,近几年,我国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数字化装备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世界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家“十三五规划”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将进入黄金时代。但是目前,我国在世界电子信息产品领域处于落后的地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待于调整,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各类资源亟需整合。发达国家因受劳动力价格及经济低迷状况的制约,近年来其制造业纷纷外移,给我国电子信息与国际市场接轨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能最大限度地研发与开发电子信息生产技术和生产项目,发展高效电子信息生产技术和生产企业,完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电子信息行业政策。

从岳阳市和地方层面上看,省委、省政府积极鼓励地方发展优势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撑产业。指出建设各地特色工业产业园区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现有产业基础和特有资源优势,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企业集群、产品集中,形成产业集聚;进一步提高产业关联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岳阳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指出:

(1)大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军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

充分利用岳阳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北斗导航应用示范城市的地级市的优势,重点发展北斗卫星应用产业、浮空器产业和民爆器材等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湖南省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平江工业园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及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浮空器项目,构建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为核心,浮空器为重点的特色电子信息产业。统筹发展全市电子信息和军民融合产业,打造从芯片、软件、终端、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构建以军民融合北斗导航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

北斗导航:北斗导航产业:依托国信军创6906等企业,发挥湖南军民融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的产业聚集区带动作用,加快集聚导航定位服务、云计算服务、车联网技术服务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加快推进北斗导航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与位置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北斗基地增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导弹制导系列产品、无人机航拍测绘系统及北斗智慧城市应用等重点项目。

浮空器及航空动力关键配件:以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以湖南航天远望科技公司为骨干,加快推进岳阳浮空器加工制造基地和检测试验中心建设,开发系留艇、对流层飞艇、临近空间浮空器三大类别的系列型号产品和浮空器衍生产品,着力提高产业化能力和水平;以中航工业长江动力机械公司为主体,加快建设“中航动力关键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实施航空发动机金属封严结构研制与生产、飞机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非航民品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

电子信息:依托方正达电子、音品电子、庆胜电子、湘诚锦隆、恒冰科技、玉潭电气等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企业,继续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元器件产品等优势产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集中力量和资源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逐渐向特色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依托连线科技、晶蓝电子、美十通信息等信息服务企业,紧抓岳阳楼区开展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契机,促进以智能家居服务、智慧旅游服务、智能安防监控等业态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形成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产业聚集区。

电子商务及物联网:依托千盟电子、汇创科技、誉诚科技等企业及岳阳经开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吸引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物联网服务等移动互联网企业入园发展,形成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及物联网服务聚集区。

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7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电子信息行业又是岳阳市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岳阳市已经将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列为岳阳市“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来重点扶持。因此,建设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整合现有电子信息行业资源、发挥集群效应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湘阴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

2.2.2电子信息行业基础优势

电子信息行业已经成为湘阴县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及零部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湘阴县不仅具有电子信息生产的设备、设施等硬件基础,同时还拥有一批电子信息生产的高级技术人员,对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技术支持作用。同时,湘阴县电子信息在全国以及周边国家及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信誉和知名度,其市场网络比较健全,为产业园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3土地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位。土地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可谓“寸土寸金”。湘阴县属于平原地貌,相对于山区及半山区地貌区域,湘阴县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性差异明显。该园区位于湘阴工业园区中部,东临芙蓉北路、西抵京珠复线区域,规划面积500亩。主要定位于开发核心高科技产品,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提供公共管理咨询培训等,培育产值超过58亿元的专用功能电子信息产业链。区域现状为工业用地,可为产业园区未来拓展提供便利。

2.2.4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湘阴东邻汨罗市、西接益阳市,南界望城县、长沙市,北抵沅江市、屈原行政管理区。非金属矿比较丰富。地貌呈低山、岗地、平原三种形态,具有三大特征:其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位居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最高处青山庵,海拔552.4米,最低处濠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4.3米。其二,以滨湖平原为主体,呈块状分布。地处湘江大断裂带,构成低山、岗地;西盘下切,形成滨湖平原。除去江河湖泊及其它水面,滨湖、江河、溪谷3种平原共702.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岗地占13.59%,低山占1.51%。其三,河湖交汇,水域广阔。山岗地区水系发育不良,北部平原、湖洲地区河湖交汇。

湘资两水贯穿湘阴全境,通航里程260公里,沿湘江上溯40公里可达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物流枢纽长沙新港和金霞物流园,下经洞庭湖、入长江、出吴淞,通江达海,是长沙新港、金霞物流园水上运输的必经通道和重要支撑点。湘阴漕溪港区深水码头常年通航能力在3000吨以上,是湖南省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内河深水码头。漕溪港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二期2个3000吨级泊位即将动工建设,引进海南金泉合作社投资2亿元建设的漕溪物流园已正式启动。陆路多点对接省会长沙,向东沿S308线距京广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15公里、距京珠高速20公里;向南经芙蓉北路30分钟可达省会长沙,50分钟可达长沙黄花机场;建设中的京珠高速复线纵贯县南北,在县内设有两个互通;规划建设的长株潭城际轻轨经过湘阴县并设两个站点,湘阴与长株潭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

2.2.5公用设施及基础设施优势

湘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达到了“五通一平”标准,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拉通了“五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兴建了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给排水管网均已安装到位,并实现降水、排污分流,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加紧建设;安装有2400d程控电话交接箱6座,储备装机容量12000门以上。园区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入驻、发展过程中的用地、资金、技术、用工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发区内现有的基础设施可为本次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共享。

2.2.6科技优势

湘阴县有很多工业发展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此设立了湘阴分中心,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在建)。现已把人才培养及分配向开发区内企业需要的专业倾斜,这将为开发区提供人才的保证。同时湘阴县现有的电子信息生产企业的人才、技术、科研、市场网络等资源,都将成为规划建设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支撑。

湘阴是劳动力大县,拥有青壮年劳动力近40万人,其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工作的各类技术人才近10万人。县内有9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湘阴第一职业中专为国家示范职业院校,每年培养计算机技术、电子电器、数控机床、模具制造等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可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训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2.2.7环境优势

环境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湘阴工业园区管委会在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上,始终秉承“以人为本” 的原则,全面优化软、硬投资环境,坚持“勤奋是基石、速度是品牌、服务是天职”的经营发展理念,采取“一站式”办公,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投资创业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形成了内陆欠发达地区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特色优势,打造最人性化的开发区。

2.2.8其它资源

岳阳市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藏、矿点近200处,其种类可划分为四类:一是金属矿产,有黄金、铅、钒、铁、锰、铜、钨、锡、锑等。二是非金属矿产,有白云石、萤石、钾长石、重晶石、耐火粘土、高岭土、石英、白云母、磷、草炭、大理石、石膏、花岗岩、石灰石、烟煤等。三是稀有及轻稀土金属矿产,有铌、钽、铍、锂、铷、铯、独居石等。四是地下矿泉水与热水,境内矿泉水达到饮料标准的有近30处;达到命名标准的近10处,其中温泉命名的有2处,分布地点在岳阳、汨罗、华容、平江等地。项目区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电力、住宅供给充足、价格低廉。

2.3“湘阴工业园区”建设环境优势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创办于2003年4月,2006年6月经国家四部委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的有利契机,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四大工业片区,按照一园四区的发展定格,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1.3平方公里。构建了“一园多区、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与长株潭产业梯次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使园区成为了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对接长沙的核心平台。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创办于2003年4月,2006年经国家四部委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园区位于长株潭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滨湖示范区,规划总面积51.3平方公里。园区选址在湘阴县城以南,依芙蓉北路和湘江而建园,南距长沙40公里,北临全省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县级港口——漕溪港,园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规划范围内具有地域宽阔、地势平缓、地质优良、耕地少、人口密度小、房屋拆迁少、建设成本低等许多有利条件,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2009年6月30日市发改委湘发改函[2009]141号批复将园区的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食品加工产业。按产业分区规划园区东部为食品加工区;西部为传统产业区;中部为电子信息产业区;南部为机械制造产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位于园区第二期规划范围内。 园区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指导思想,强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环境兴县”三大战略,实行“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特色化”和“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龙头集聚、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依托优势资源、土地征用、税费征收、项目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迅速吸引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设,使园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经过八年发展,园区的规划设计已全面完成,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5亿余元,拉通了园区内的主干道,形成了“五纵四横”的道路交通格局,并完成了主干道的路面硬化、绿化、亮化及排水、排污系统工程,园区内兴建了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供水和电力管线已铺设到位,为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园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园区已引进远大可建、中联重科、中铁重工、鑫光铸造、富士电梯、元亨科技、驿通电子、湖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120余家企业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

工业园区紧紧抓住湘阴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湖南省五个“最具投资吸引力县”之一的有利契机,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投资密度大、税收回报率高、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好项目,着力营造一种“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吸纳广大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实现园区的滚动开发,力争达到全省乃至全国工业园区的先进水平。

2.4产业园区建设制约因素

虽然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规划与影响力,发展较快,行业在全国同行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但未能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信息行业协调发展相对欠缺,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有所差距,自主品牌建设、产品原创设计相对滞后,产业人才相对不足等等,影响了整个电子信息行业水平的提升。从湘阴县现有电子信息行业状况看,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1、现有电子信息企业布局

由于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缺乏统一的规划,致使现有的电子信息企业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自主发展的状态,企业布局较为分散,有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项目业主看中哪宗地就提供哪宗地,现有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场地和设备、设施。因此,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在对现有企业进行搬迁建设或异地扩建时,将受到现有厂址及设施影响,导致电子信息行业布局受到局限。

2、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较小

行业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和人员总量较少,获得专利技术较少,参加国家重大项目科技攻关的项目较少,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的较少,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的较少,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较少,得到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较小。

3、品种少,个性化程度低

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西方发达国家中,电子信息市场开发比较成熟,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个环节,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程度较高,产品特性明显。相比之下,国内电子信息市场开发较为缓慢,市场细分程度不够,产品雷同性大,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差。产品生产工艺管理、要求及执行度方面跟国外企业差距较大。

4、现代化的程度偏低

电子信息企业的制造模式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低。虽然一些企业具备了计算机优化设计选型,但还不能自动生成产品图和工艺图,特殊工况条件的计算机模拟运行还不能完成,设计平台不能对用户开放,设计速度较慢。

5、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为湘阴县经济总量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当地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对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及产业园区规模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6、关联度小

企业间的关联度小,产业链不明显,企业呈孤立状,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企业不多,尚未形成与科研机构良好的合作机制,不利于产业园区竞争力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

7、科技投入不足

长期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研发基地刚刚建设,研发能力有待提高。高端技术引进国外的较多,缺乏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

8、现有的龙头企业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品牌效应不足。

湘阴县电子信息生产企业知名品牌较少,只有少数大企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多数企业各自为战,互不往来,企业间缺少良好的分工与协作,造成生产和交易成本较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以共享资源为纽带形成的竞争、互补的水平网络生产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多数产品缺乏吸引力,没有形成卖方市场。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既是现有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产业园区建设还将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制约因素,要正确对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克服。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湘阴县现有电子信息良好的产业基础,重新整合产业链及产业布局,并以专业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载体吸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形成高效、通畅的产业沟通机制,增强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从而获得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能力。


第三章  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产业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权威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在统计和分析时通常采用的词,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个大类。出于部门隶属渊源的原因,电子信息产业有时人们分析时也用电子工业一词代替。2015年9月1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2015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据统计,本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416亿元,比上届增长18.6%;总资产合计达到2.7万亿元,比上届增长13.7%。呈现企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态势。另一大亮点是,电子百强企业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面向全球市场配置资源,跨国经营层次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话语权显著增强。据统计,本届电子百强企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5195亿元,比上届增长13.6%,占行业总量比重达到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容置疑的是,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驱动要素的转变,电子信息产业无论从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还是独立性上看,都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的行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速就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成为我国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引擎。随后,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创新之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促进了新兴产业及部门的形成,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 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如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优化的中坚力量。

但是,与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在创新上仍存在不足。一方面,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使得我国在原始创新方面能力不足。由于我国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应用等方面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在产业发展中,信息设备制造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弱;资金、劳动和管理密集型的产品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弱,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水平。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特点形成强者越强、强者通吃的局面,削弱创新积极性。高新技术、高新企业在发达国家的集聚,形成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总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形成发展中国家的跟随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阻碍创新积极性。此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政策和西方国家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存在投入方面的差距,而且存在由创新到市场的支持服务差距。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传统态势转入新常态,这预示着新的变化、新的趋势、新的机遇。要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就要逐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勇于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问题,建立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创新体系,使电子信息产业迸发新活力。

首先,应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层面上进行顶层规划,注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化能力的培养,逐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技术产业化,为自主创新提供政策高地。要善于在国家层面上把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方面应进行产业化运作。将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和规划,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积极培养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创新系统。以市场牵引为主,以政府调控为辅,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产品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以市场化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制,针对产学研问题,建立创新成果利润分成体系,允许创新主体参与利润分配,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构建鼓励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转变企业管理模式,调动企业家创新意识,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重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努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政府则应通过对知识产权、隐私权的保护、内容的适度监管等,提供一个可预测的、持续及公平的商业和法律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企业的基础地位,鼓励企业创新。

再次,推动产业、创新与市场的有效融合。加快产业融合,尤其是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融合,通过调整产业关联度,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互动,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服务引领,增强产品、网络与服务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通信服务的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品、工业软件、生产性信息服务,培育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加快制定统一的军民两用信息技术标准,大力发展军民结合的优势技术和产品,推动实现军用、民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互通互用,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四,优化法制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法律制度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基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适应市场以及时代的需求,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础保障。因此,针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科技成果纠纷问题,推进我国技术创新的财税补贴措施的经济政策法律化是其主要解决途径;针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逐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促进技术自主创新意识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构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3.2发展趋势

3.2.1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创办于2003年4月,2006年6月经国家四部委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的有利契机,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四大工业片区,按照一园四区的发展定格,园区规划总面积为51.3平方公里。构建了“一园多区、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与长株潭产业梯次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使园区成为了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对接长沙的核心平台。园区南距长沙40公里,距黄花机场48公里,距长沙火车站35公里;东距京珠高速、107国道18公里;西傍湘江,距霞凝港仅20公里;北临省道S308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便快捷。二是具有较强的基础支撑能力。2009年6月30日市发改委湘发改函[2009]141号批复将园区的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食品加工产业。按产业分区规划园区东部为食品加工区;西部为传统产业区;中部为电子信息产业区;南部为机械制造产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位于园区第二期规划范围内。

园区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指导思想,强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环境兴县”三大战略,实行“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特色化”和“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龙头集聚、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依托优势资源、土地征用、税费征收、项目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迅速吸引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设,使园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经过八年发展,园区的规划设计已全面完成,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5亿余元,拉通了园区内的主干道,形成了“五纵四横”的道路交通格局,并完成了主干道的路面硬化、绿化、亮化及排水、排污系统工程,园区内兴建了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供水和电力管线已铺设到位,为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园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

目前园区已引进远大可建、中联重科、中铁重工、鑫光铸造、富士电梯、元亨科技、驿通电子、湖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120余家企业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

3.2.2产业发展趋势

1、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方便传播的特性,使其成为全世界同享的技术,正因如此,国际经济危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性。刚刚发展的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受到了沉痛的打击。作为一种高新科技,电子信息技术备受各国喜爱的原因是其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收益高、负面影响轻等特点,在经济环境资源相对匮乏的现阶段必定有着一个长远的发展前途。与其他技术相比,电子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将会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一个宏大的机遇。如此,国内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会迅猛发展,并出现下列特性:

(1)多媒体和智能化

计算机以及各类多媒体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方向。计算机科技、多媒体科技、智能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向着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使电子信息技术渐渐走向智能化,打破了模糊科技、人工智能科技和神经元科技等方面内容。通过对视听传感及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来判定实际性及适用性。

(2)屏显科技和平板化

随着触控全屏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屏幕显示电子商品的不断涌现,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些电子商品的出现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体验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标志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朝着大显示屏幕和扁平的方向前进。因此,在信息技术行业起着主导地位的是大显示屏幕的电子商品和平板商品。

(3)规模和特性化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商品有其规模性,换种说法,倘若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推广不具备如此的领域规模的话,将没有发展下去的可能性,更何谈与别国竞争呢?

现阶段,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领域日益扩大,具有了相对不错的规模,某些跨国公司生产的电子信息技术商品,不管是商品质量还是商品产量,都呈现出渐渐上涨的趋势,经济方面也达到了良好的收益。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子商品的需求也随之提升,特性化消费占领了时代的潮流,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其前进走向表现出特性化及规模化。

(4)层次化、世界化进展方向

现阶段,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发生着层次化、世界化的发展,根据电子信息技术蓬勃的发展来看,许多领域都加入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在选购、生产、出售等各环节都具备了世界化的特点,如此,电子信息技术的世界化发展将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突显。同时,层次化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发达国家中大部分公司将工作具体放在研发高科技产品中,导致一些低级的,被淘汰的技术流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而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正处在发展初期,受此影响,将会发生层次化现象。

(5)集成化和移动化

随着移动多媒体技术和半导体向片上系统方向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商品开始向集成化及移动化发展。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硬件的核心制造技术就是集成电路的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对集成电路的应用比较广泛,从CPU至IC卡,都进行了集成电路的应用。移动化具体表现在各种手机、电子产品,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

总而言之,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讲,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在现阶段的建设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我们可以利用各方面优势对其进行革新。在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做到准确的分析,对问题进行总结,研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将会促进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快步前进。因此,利用优良的操作技术,让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步入正轨,可以加速我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章  发展规划概述 4.1产业园区概况 4.1.1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1.产业园区名称: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

2.所属行业:电子行业

4.1.2产业园区规划的范围

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是全县范围内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行动指南,规划制定后,可有效推动金属材料、芯片加工等产业链条协调发展,促进湘阴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本规划范围为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产业园区建设将有效整合现有电子信息企业资源,合理布置产业链条,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为电子信息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平台,引进经济和技术实力强的中外电子信息企业入住产业园区,同时也为湘阴县现有电子信息重点企业提供扩建与发展空间。以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为主导产业,依托高科技技术为基础,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该园区位于湘阴工业园区中部,东临芙蓉北路、西抵京珠复线区域,规划面积500亩。主要定位于开发核心高科技产品,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提供公共管理咨询培训等,培育产值超过58亿元的专用功能电子信息产业链。

4.1.3规划期限

从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共计6年时间完成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规划以2017年为基准年,分三期。

近期(启动期):2017年~2019年

中期(发展期):2019年~2021年

远期(提高期):2021年~2023年

4.2规划编制依据 4.2.1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4.2.2岳阳市相关规划与计划

1.《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岳阳市电子信息行业“十三五”规划》

4.2.3湘阴县相关规划与计划

1、《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湘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湘阴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4.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4.3.1规划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八大、省党代会精神和工业强省战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经济增长不同时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不同需求,突出经济开发区集聚效应,依托湘阴县现有电子信息行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发挥电子信息行业资源优势,遵循工业化进程规律,积极引入外部增量资本,整合湘阴县乃至岳阳市的电子信息产品资源,发展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体制与机制相对灵活的电子信息产品企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展览营销基地,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综合集聚,促进电子信息企业集群发展。最终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58亿元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湘阴县电子信息产业。

2、为促进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发展速度与质量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形成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比较优势。以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为主导产业,依托高科技技术为基础,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3、“做强主业、产品成链、循环增效”,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发展

4.3.2规划基本原则

1、坚持战略目标明确,统筹规划原则

要以特色产业园区定位的总体目标为中心,优化产品结构,开展电子信息新技术与新应用领域研究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突出特色,引导相近产业、相对分散企业集聚发展,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实现电子信息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2、坚持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园区建设要符合湘阴县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相适应,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并以产业园区为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核心,与区外电子信息企业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3、坚持集约开发,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根据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特点,坚持资源开发和保护并举,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产业园区建设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确保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电子信息行业可持续发展。

4、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高效益、低消耗和生态化的原则

要立足现有的电子信息行业资源,加强发展概念策划和培育,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及目标,坚持突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集聚带动相关产业衍生。在规划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协调相关产业(如金属材料、芯片加工行业等行业及部门)的发展规划,突破行业概念,细化专业分工,广泛协作配套。在规划重点项目及产品发展的同时,规划相关的产品发展,努力培育工业概念产品,技术产品等系列产品发展。在规划生产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健全相关支撑体系的规划,包括技术研发体系、生产经营支撑体系,技术人才发展支撑体系,生活服务支撑体系等,保障产业园区与当地其它产业、其他产业园区的协调发展。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面对市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把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具有国内外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产业集群。

本次规划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高起点、高效益、低消耗和生态化的原则。

高起点:规划建设目标定位要放眼于未来,建设起点要高。

高效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争实现产业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低消耗:大力采用现代化节能技术、再循环技术、信息技术、生态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

5、坚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原则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采用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行业,通过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各类研发机构与企业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将电子信息行业的建设与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重点企业中现有的科技力量作用有机结合。同时,采用高新技术、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资源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内企业或企业群的科技含量,在管理上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在产品设计上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培育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等,是电子信息行业系统得以持续的根本保障。

6、遵循发展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产业园区建设要体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

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常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

(2)再利用原则(reuse)

要求产品和包装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在生产中,常要求制造商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以便于更换部件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同时鼓励发展再制造产业。

(3)再循环原则(recycle)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

3R原则重要性是不一样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都应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

7、坚持详实规划,可操作的原则

认真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充分论证后组织实施。规划目标要明确,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要根据规划内容研究提出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同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可操作性的措施;既要突出体现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措施,又要制定实现产业园区发展目标、建设项目的具体措施。

8、坚持立足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的原则

产业园区应立足于湘阴县现有的电子信息行业资源优势,在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电子信息行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把好入园企业准入关。

9、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产业园区布局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实行市场化运作。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积极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这个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自身的优势。

总之,产业园区建设要有效整合湘阴县现有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发展、便于管理的效果,实现通过支柱产业带动岳阳经济稳步发展的目标。

4.4产业园区定位以及规划发展的目标 4.4.1产业园区定位

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后,将会打造以下四个平台:

1、以电子信息产品国内贸易产业搭建国内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平台,打造“国内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品牌;

2、以技术研发应用产业搭建国内电子信息产品技术集散、产业化平台,打造“权威的电子信息产品基地”品牌;

3、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搭建综合性产品平台,打造“国内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品牌;

4、以电子信息产品投资、融资搭建国内电子信息产品资源整合平台。

通过这四个平台建设国内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园区,最终实现年销售收超过百亿元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打造国内电子信息名城。

产业园区功能地位,是以湘阴县区域内的电子信息及相关零件生产企业资源为基础,以相关生产骨干龙头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以及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建设集聚形成的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4.4.2产业园区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湘阴县发展电子信息行业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招商引资政策优势,继续强化电子信息行业在湘阴县工业体系中的支柱地位。围绕市场需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加速推动成长型企业上规模。发展技术创新,改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湘阴县地理位置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依托,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方向,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区域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优势,构建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电子信息行业经济体系。主动争取和接受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辐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起点、大规模引进外资民资,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通过积极地组织制订和落实政策保障措施,引导、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区域内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方向发展。通过5~6年的建设,将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湘阴县、岳阳市的经济增长点。

规划面积500亩。主要定位于开发核心高科技产品,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提供公共管理咨询培训等,培育产值超过58亿元的专用功能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和档次,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行业,形成以若干产业集团为主体的电子信息行业网络。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效率高,生态环境质量好,国际合作密切,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完善,吸引外资的能力大大增强。产业园区在湘阴县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牢固确立产业园区在湘阴县的主导产业的地位。

4.5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在开发模式上选择先政府后市场的混合型模式,即政府规划,封闭运行,公司运作,市场经营,自谋发展,滚动开发。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只是规划引导,配备一个强有力的操作机构,不当主角,产业园区基本上以法人实体的形式,按照市场的办法进行运作。特别是土地政策与税收政策分开,实行管理高度权威化、经营基本市场化、发展企业化、开发滚动化,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发展模式上走先综合后特色之路,在发展步骤上走先集中后集聚之路,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合一的模式。

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财政审计局、建设规划局、经济局、招商局,建立相对独立产业园区财政、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管理体制,代表政府行使同一级综合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实行以“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封闭运行机制。其主要管理职能:①实行产业园区财政单独核算,采取“划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风险共享,一定几年”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样有利于调动产业园区发展的积极性;②由同级建设规划部门授权,对产业园区内建设规划、土地资源配置、地政执法进行综合管理;③由同级建设、环保部门授权,负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依法对建设项目报建、招投标、施工许可证、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管理。

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园区将全面实施与一汽差异化发展战略,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电子信息产品特色产业园区。

1、搭建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平台。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吸引有志于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业务的投资商和国外汽车改装厂组建合资、合作企业,主要以引进国际一流产品作为主导产品。第二部分是专用零件制造,吸引国内外电子信息产品零件企业投资建厂,以技术先进型、高科技零部件为主,供应国内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2、搭建电子信息产品科技创新平台。

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入区发展;二是充分利用高校和国家、省在岳阳科研机构及市科研机构的力量;三是组合企业技术中心势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利用平台的优势组织公用、共性问题的联合研发,包括产品研发;基地企业也可利用平台的力量有偿研发服务。创新平台中还包括检测服务。

3、是搭建电子信息产品现代物流平台。

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进驻产业园区,发展电子信息产品专用零部件大宗贸易及销售门市;开展适应区域需要的租赁业务;结合行业订货会,实施“一条龙”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品物流中心。

4、是搭建电子信息产品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开办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网站,搭建电子信息交流平台。使用中文和英文建设信息最全、最大、最权威的国际电子信息产品网络体系,为供需各方提供信息汇总与交流。

5、搭建电子信息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包括金融、保险、工商、税务、商检、海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支撑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对整个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第五章  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5.1 产业园区总体布局 5.1.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1、与发展规划衔接

本次规划的“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列入湘阴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湘阴县及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湘阴县工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五大产业”之一列为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等特色制造业,湖南湘阴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1.3平方公里。园区南距长沙40公里,距黄花机场48公里,距长沙火车站35公里;东距京珠高速、107国道18公里;西傍湘江,距霞凝港仅20公里;北临省道S308线,水陆空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规划范围内具有地域宽阔、地势平缓、地质优良、耕地少、人口密度小、房屋拆迁少、建设成本低等许多有利条件,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2009年6月30日市发改委湘发改函[2009]141号批复将园区的主导产业调整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食品加工产业。按产业分区规划园区东部为食品加工区;西部为传统产业区;中部为电子信息产业区;南部为机械制造产业区;北部为综合服务区。

本次规划的园区位于湘阴工业园区中部,规划面积500亩。

2、基础设施衔接情况

湖南湘阴工业园区选址在湘阴县城以南,园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规划范围内具有地域宽阔、地势平缓、地质优良、耕地少、人口密度小、房屋拆迁少、建设成本低等许多有利条件,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拉通了“五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兴建了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给排水管网均已安装到位,并实现降水、排污分流,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加紧建设;安装有2400d程控电话交接箱6座,储备装机容量12000门以上。三是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能力。目前园区已引进远大可建、中联重科、中铁重工、鑫光铸造、富士电梯、元亨科技、驿通电子、湖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120余家企业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

5.1.2 产业园区总体框架及功能分区

1.产业园区总体框架

专用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产业园区规划占地500亩,产业园区内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生产项目以及附属配套设施。

专用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产业园区的总体框架是以电子信息生产及加工为核心,实现从原材料―电子信息生产―用户这一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配套性。

这一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基地、电子信息加工、用户、废料回收利用等。

另外,产业园区建设还将配套建设附属服务设施,包括:

研发中心: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电子信息试验与检测等;

综合服务办公楼:主要用于产业园区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信息、培训、技术展览等;

公用设施:主要包括产业园区道路、配电设施、各种管网、产业园区绿化等。

2、产业园区功能分区

根据湘阴县及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确定专用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产业园区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和综合服务区等。

(1)核心区

本次规划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基础,主要布置产业链中的电子信息加工企业。

(2)扩展区

在工业园区规划区内,包括现有电子信息企业、现有企业扩建和未来新建企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现有企业基础改造或新建不同用途的电子信息生产线,以完善电子信息行业链条的各个节点。

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为平台,通过产业园区产业与区域外产业之间的产品或外协加工企业间的相互交换而形成工业链(网),使产业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扩展区最主要功能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整体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基础,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及工业园区内电子信息企业参与湘阴县电子信息行业开发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提供新的资本。

(3)辐射区

以核心区和扩展区为根本,辐射到湘阴县城区范围,继续强化电子信息行业在湘阴县的支柱地位,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产业资源优势,带动各类金属材料、机械加工、产品用户等相关行业和衍生行业的发展,形成全区乃至全市范围内的一个大型的产业集群。

(4)综合服务区

在工业园区范围内,根据公共服务设施状况及本次规划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统筹考虑,达到公共设施最大程度的共享,集中布置综合服务部门,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大生产、大配套的格局。

5.2 产业园区产业链条

纵观电子信息产业从原材料到废物再生的产业链条,电子信息产业链已成为中国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群。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除高技术产业以外仍牢牢掌控的少数产业之一。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对机械、冶金、电子、橡胶、石化等行业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据测算,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产值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间接关联度则达到1:5,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电子信息产品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电子信息行业链可简单地表述如图5-1。

零部件制造——整件制造——产品经销——产品服务

图5-1 电子信息行业链简图

5.3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根据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先行筹集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并负责组织平整产业园区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产业园区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工程、燃气工程、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园区“五通一平”的基础条件。同时建设研发中心、综合服务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入驻产业园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以缩短入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项目建设资金,为入园企业获得较大利润奠定基础。

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拉通了“五纵四横”的园区主干道,兴建了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给排水管网均已安装到位,并实现降水、排污分流,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加紧建设;安装有2400d程控电话交接箱6座,储备装机容量12000门以上。为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园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


第六章  建设重点及项目建设 6.1 产业园区建设重点

以开发核心高科技产品,生产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提供公共管理咨询培训等为重点,培植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3年,力争电子信息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套各类电子信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58亿元。

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全面实施与一汽差异化发展战略,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电子信息产品特色产业园区。将充分发挥岳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湖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湘阴工业园区的环境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服务,又好又快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科技创新、生产制造、现代物流、国际商务、信息交流、综合服务六位一体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为了使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产业园区建设要遵循“做强主业、产品成链、循环增效”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产业园区产业结构现状和经济发展态势,以增强产业园区“二次创业”能力、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引进高附加值电子信息产品类项目,发展工业园区专用激光产品、高能电池产品,关键数字化装备系统园,壮大产业园区经济。产业园区开发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依托湘阴县现有企业的生产基础,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开发主导产品,形成集群效应,增加产业园区内企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是确保产业园区主导产品的顺利开发,需建设产业园区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技术、融资、协作配套、服务等平台的建设。

1、技术支撑体系

建设产业园区研发中心,为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搭建电子信息设计研发平台,建立数据库,对内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对外实现在线选型计算。同时,搭建电子信息产品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入区发展;二是充分利用高校和国家、省在岳阳科研机构及市科研机构的力量;三是组合企业技术中心势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利用平台的优势组织公用、共性问题的联合研发,包括零部件的研发;基地企业也可利用平台的力量有偿研发服务。创新平台中还包括检测服务,建立数据库,对内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对外实现在线选型计算。

2、营销服务体系

搭建电子信息产品信息交流平台。使用中文和英文建设信息最全、最大、最权威的国际电子信息产品网络体系,为供需各方提供信息汇总与交流。整体推荐电子信息,实现网上招标链接,对大宗物品实现网上招标,与各大工程公司、设计院、行业协会、国资企业建立合作协议。

3、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工作进一步深化。二是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进一步深化,扩大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三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成立了担保公司,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向健康方向发展。四是实施“邮政助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工程”,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上述各类服务平台,产业园区管理部门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协作方式,为产业园区企业提供服务。

6.2入园门槛、准入条件

产业园区应该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层次地引进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和具有龙头带动的企业和项目,能够发挥产业园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等。

入园项目要求:

1、入园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项目产品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为准,应与电子信息相关上下游产品或企业。

2、投资强度为不低于200万元/亩;

3、容积率大于1.6;

4、符合国家的节能和环保政策;

5、符合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

6、满足产业园区建设需要。


6.3 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表6-1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项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及内容

起止年限

总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

(万元)

产值

(万元)

利润

(万元)

税金

(万元)

1

新建

年产4000套激光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2017-2019

20000

自筹+融资

80000

12000

3000

2

新建

年产3000套蓄电池生产项目

2017-2019

18000

自筹+融资

64000

9600

2400

3

新建

年产10000套电子机械零部件生产项目

2017-2019

20000

自筹+融资

80000

12000

3000

4

新建

年产2000套智能化检测设备项目

2019-2021

7000

自筹+融资

60000

9000

2250

5

新建

年产8000套电子集成芯片生产项目

2019-2021

8000

自筹+融资

64000

9600

2400

6

新建

年产4000套电子元器件生产及应用项目

2019-2021

10000

自筹+融资

80000

12000

3000

7

新建

年产2000套光电产品基地建设项目

2021-2023

8000

自筹+融资

64000

9600

2400

8

新建

年产2000套车载电子产品项目

2021-2023

6000

自筹+融资

48000

7200

1800

9

新建

年产5000套集成电路生产项目

2021-2023

5000

自筹+融资

40000

6000

1500

   

合计

 

102000

 

580000

87000

21750


第七章 园区经济效益分析 7.1园区投资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总投资初步预计可达11.4亿元左右,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五通一平”及其他附属工程)约1.2亿元,项目引进投资10.20亿元。

7.2经济效益

项目投资强度最低达到200万元/亩,年产值可达58亿元,单位土地产出达到1160万元/亩。


第八章  节能、环境保护与治理 8.1 产业园区节能规划 8.1.1 节能概述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节能方针。

节能工作是一种特定的“能源开发”,是解决能源供应紧张、保护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节能工作基础还很薄弱,节能工作潜力很大。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是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最普遍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对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乃至于改变我国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

8.1.2 节能依据

(1)原国家计委、建设部等《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90号主席令);

(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

(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2005]第143号令);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及技术规定等。

8.1.3 节能规划

1.总体目标

按照节能降耗总体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产业园区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第三产业(包括交通、商贸、现代服务等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建筑节能下降15%。

2、节能措施

(1)管理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产业园区成立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形成条块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节能沟通例会制度,按季度召开一次节能工作通报分析会,每年召开一次节能降耗工作大会。

明确工作责任:产业园区对全区能源和节能工作总负责和总协调,由当地发展改革局负责制定节能规划、相关政策;当地经委负责工业、商业、服务业节能降耗及节能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各产业耗能情况的分析;当地统计局负责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好企业耗能统计和能耗数值公布工作;当地外经委负责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节能评估和审查;当地建设交通部门负责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节能,在项目建设阶段把好节能关。各产业园区的节能工作,按产业园区行政隶属关系和政府主管部门分别由相应单位负责;当地宣传部门负责节能科普宣传等相关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强化规划引导:加快制定产业园区节能规划,细化阶段性工作目标,由当地发展改革局作总体平衡;鼓励发展优势产业,逐步淘汰劣势产业;将能源规划与城市布局规划相结合,将重大能源设施纳入当地规划并严格控制。

加快政策制定:充分提高各产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制定一批鼓励企业改造落后运行设备,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能,财政给予支持补贴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在节能方面的投入力度。

实施能耗审核:遵照国家《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在招商引资中,要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进一步加强统计力量,完善节能统计体系,建立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公报制度。

强化节能宣传: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节能培训和教育宣传,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风尚。表彰节能先进。每年对在节能工作、节能技术研究及推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应当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2)产业园区建设措施

产业园区总体框架布局时,充分考虑项目性质,按照上下游产业链布置拟入驻产业园区项目,可减少上下游产品之间的原材料运输距离,既避免了原材料在倒运中的能源消耗,也节省了建设用地,是一举两得的最佳选择。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结合现有企业及基础设施条件,合理规划产业园区道路、供电、供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产业园区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时,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公共建筑布置时尽量布置为南北方向,争取最大的采光及采暖面,可节省采暖、采光中的能源消耗。

完善产业园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节能指标考核体系,从管理角度控制能源消耗。

(3)产业园区项目节能措施

生产节能:

①在产品选型上,淘汰技术落后的老产品,生产技术含量高的节能新产品。

②生产工艺选择上,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生产能耗。

③设备选型上,生产工艺设备选用国内知名厂家设备,并选择节能设备;在电器设备选型时,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力设备,如:电机均采用新型号节能电机(Y系列等),变压器采用S系列。车间变配电室设置在生产车间内,使其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电能损失。

④加强计量监视仪表系统,在车间用电系统中,根据规程要求装设足够的电度表和各种测量仪表,以便合理计算电量和监视考核运行指标。

⑤设备装机容量在55kW及以上的电机设机旁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使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通过这些措施可节电10%左右,一般每1kW补偿电容每年可节电150~200kW·h。

⑥厂区生产车间、综合办公、服务设施等建筑布置为朝阳方向,充分利用太阳光采暖和照明,另外,室内照明均采用节能及混合光源照明。

⑦供水设备采用节水型设备,达到节约用水效果。

⑧热力管道保温采用高效节能的聚氨脂发泡保温材料,以减少管道热损失。

⑨建筑物的热工设计应符合节能要求,采用节能复合墙体(轻体砌块等),减少建筑物热能损失,可达到建筑节能要求。

应用节能:

合理采购各种原材料,把住质量关,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导致能源浪费,也是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

总之,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时,依据产业园区规划从源头上就考虑了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对生产工序各环节产生的废料做到回收再利用,间接地节约了能源。

8.2 产业园区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8.2.1 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清洁生产。通过明确环境质量目标,完善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实行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保护产业园区的环境质量。

8.2.2 环境保护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

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产业园区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宁静舒适、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区。

2.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GB3095-2012)二级标准,即大气总悬微粒年平均值0.15mg/m3,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100%。

3.污水排放目标

产业园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收集后统一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

4.环境噪声目标

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干线交通噪音平均值小于70dB(A),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小于55dB(A)。

5.工业固体废弃物目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100%,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100%。

8.2.3 环境保护对策

规划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内的土地资源,各企业应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共同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贴近自然的良性生态系统。

1.加强规划的执法管理工作,健全产业园区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要强调规划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

2.本规划经批准后,作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进区项目必须经区环境影响评价后,方可实施。

3.进区企业,必须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各用地内的规划建设方案,并按有关程序报审批准。

4.积极引导产业向轻污染、无污染、低能耗、低物耗方向发展,严格控制重污染项目进入产业园区的准入标准。

5.坚持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6.对入园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坚持环境建设与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

7.坚持“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加强绿化建设,提高产业园区内的绿地率。

8.2.4 产业园区建设环境保护

1.产业园区规划时在地块功能分区及产业园区道路建设时,尽量避让已有的树木,并对新建及延伸建设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改善产业园区生态环境。

2.产业园区内污水统一收集由城市污水站统一处理,不随意排放。

3.产业园区规划统一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产业园区垃圾经各部门统一运至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周围设置10m宽的绿化防护带,其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小于5m。

4.产业园区规划设置水冲式公厕。

5.产业园区规划设置一定数量的废物箱,收集零散垃圾。

6.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分类处理,可以利用的砖瓦、木料送往废旧建筑材料市场外卖;残土废料可填充场区内低洼地段,减少外运填方量;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送到城市垃圾场统一处理。

8.2.5 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环境保护

1.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原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本产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主要污染物

电子信息生产主要是机械制造加工,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有:

(1)噪音:机械设备运转噪音;

(2)废气:喷涂、焊接等废气,汽车尾气;

(3)废水:生活污水;

(4)生产、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

3.主要治理措施

(1)噪音治理措施

一是噪声源上处理,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加消音器或设隔音操作室;二是通过厂区围墙、道路两旁、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设置的绿化带,减少噪音对厂前区及厂界以外的影响;三是在接受点进行防护,操作工人可佩带防护用具(耳塞、防声棉、耳罩、防声头盔等)。

(2)废气治理措施

生产过程中均在密闭的设施中进行,产生的废气及焊接烟气在设备上方设置吸烟罩、袋式收尘器等设施,防止污染物扩散,同时采取抽风、过滤、沉降等措施将粉尘集中处理后排至室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工人的危害及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

(3)生活污水处理

产业园区建设污水管网,统一收集生活污水,送至城市污水处理站处理,产业园区不随意排放污水。

(4)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经过收集后统一送到城市垃圾场处理。固体废弃物即为落形料、修边工序加工的边角余料,回收他用。


第九章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实施的主要措施 9.1组织管理保障

建立高效、完善的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来组织和管理,是规划实施的基本保障。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能够避免部门之间因分工不明确产生的职能冲突和利益冲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实施的组织建设应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即明确横向的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以及区政府与镇政府的职能分工。在机构设置上,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精简机构设置,提高服务效率;有一支开发建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和实行“一站式”服务。

9.1.1确定规划的法律地位、龙头地位

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规划是湘阴县及工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阴县及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湘阴县及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将其纳入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落实。强调政府在产业园区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使产业园区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促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在产业园区规划报批的基础上,对各项目基础设施及具体项目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以确保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9.1.2 建立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湘阴工业园区激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接受市政府、湘阴县电子信息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主要负责:

(1)制定产业园区招商、融资、税收、土地利用、人才引进、技术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政策;

(2)负责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纵向管理,组织、协调、督查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建设等工作。

(3)负责产业园区内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批准或审查产业园区内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规划和发展目标;

(4)协调解决产业园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9.1.3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

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涉及建设、环保、经贸、农业、林业、水利水电、旅游、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为明确职责,应当全面分解建设各项任务,并逐项下达到有关部门。逐步建立产业园区各项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把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人。

9.1.4 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相对独立产业园区财政、国土规划和经济发展管理体制,代表政府行使同一级综合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实行以“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封闭运行机制。其主要管理职能:(1)实行产业园区财政单独核算,采取“划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风险共享,一定几年”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样有利于调动产业园区发展的积极性;(2)由同级国土规划部门授权,对产业园区内国土规划、土地资源配置、地政执法进行综合管理;(3)由同级建设、环保部门授权,负责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依法对建设项目报建、招投标、施工许可证、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管理。

9.2政策法规保障 9.2.1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产业园区及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尤其对入驻产业园区项目要严格把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对入驻后的企业,要加强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监督管理,实施必要的惩治措施。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引进域外具有实力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整合好现有的改装车资源,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多品种生产、专业化协作的格局。同时,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土地使用、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时地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9.2.2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参与产业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在启动、实施阶段需要给予政策支持。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的杠杆作用。政策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经济支持、政策鼓励、税收调节等多方面。产业园区内建设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回报率高等特殊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的方式享受更多的优惠。对于符合开发区投资行业导向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土地和配套费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

1、政府资金支持

产业园区的项目符合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政策,当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资金、税收等优惠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如循环经济发展等优惠政策支持。

2、税收调节政策

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利用工业废渣有利于环保的项目的落实。

9.3资金保障

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额较大,必须走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和产业化的筹资新路子。采取多种方式,多方筹措资金,为电子信息产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资金以企业自筹为主,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利用外资、政府财政支持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解决建设资金。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协调金融机构授信贷款额度。拓展担保方式,扩大对电子信息产品项目的信贷投入。根据“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实行政府、集体、个人三方面结合政策,鼓励多方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尽可能地将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各工程项目按照市场进行运作,吸引社会力量及资金来参与实施。以确保产业园区建设中各项建设任务的资金得以落实和实施。资金筹措渠道有:

1、用好政府引导性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性作用,促使社会资源向重点项目建设优化配置,促进民间资金、闲置资金转向工业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全民、全社会参与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局面。

2、根据工程在全省及全市的重要性,力争将产业园区重点工程有重点分别纳入到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中去,建设过程中争取省、市重点工程的部分专项资金。

3、广开资金门路,对于其它工程项目上,能市场化运作的进行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难以市场化运作项目,在自筹的基础上,辅以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扶持。

4、拓展市场合作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民间、个人、组织的资金参与到产业园区建设中来,达到互惠互赢的目的。

9.4 能力保障

1、深化企业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结合当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现状,尽快实现企业内部改组改制,为产业园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保障条件。

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轻污染或无污染产品,逐步淘汰工艺落后的产品、设备和技术,禁止能耗大、原材料浪费及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保障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为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环境。

广泛引智纳才,用机制、事业和感情留住人才,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电子信息人才来基地创业发展。为人才在基地创业提供援助。打破各种限制,为在产业基础创业的人才帮助解决生活安置、子女上学等问题,为其创业提供有力资助。广泛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于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创造条件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对于引进的各类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给予必要的资助和补偿,提供必要的物质待遇。有重大研发项目的人才,由用人单位和政府资助不低于10万元的研究启动经费。

鼓励各类人才以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要素投资入股和参与收益分配。技术成果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9.5 生产技术保证

1、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

2、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将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子信息激光产业园投资招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