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轨道交通新闻

浅析中国激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外的原因

星之球科技 来源:梅曼科技2014-09-18 我要评论(0 )   

中国的激光技术的发展几乎与国外激光技术同步,中国最早激光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后在钣金加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主要技术方面,中国的...

       中国的激光技术的发展几乎与国外激光技术同步,中国最早激光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后在钣金加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主要技术方面,中国的激光技术仍然落后于国外,那么有哪些原因拉开了这方面的差距呢?

 

  叶茂认为,仅从技术的过硬程度来看,国内与国外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和工艺制造2个方面,在这方面中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业内的专家指出,这还在于产学研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高校到市场缺少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模式。虽然产学研一直在做,有些技术也有,但是没有把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他们建议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弗朗霍夫(FRAUNHOFER)激光研究所模式的经验。

 

  作为一家应用型研究机构,弗朗霍夫模式的实质在于,它在政府、大学和产业技术需求之间架起一座跨越创新鸿沟的桥梁。大学从事基础研究并培养学生雇员;政府一方面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一方面向弗朗霍夫学会提供基本投资,使合同研究的成本保持最低;企业提供合同和生产制造及市场化的可能性;学会研究机构自己培养工程师,并充当技术和产业应用之间的“导管”。

 

  叶茂举例说,比如企业看中了技术就可以与该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或者企业建立基金委托研究院来做。

 

  再比如美国和日本每年都会推出创新计划,以悬赏或者指派的方式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研究再进行产业化,这些研究机构多半来自企业而非高校,或者是高校与企业联合,这样就避免了产学研的严重脱节。

 

  反观国内,业界公认的国内产学研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中国科学院为依托的北方流派、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依托的中部流派和以资本为依托的南方流派。在这三者之中,以深圳、广东为代表的南方流派属于偏商业性的发展模式,产学研相对紧密。

 

  这也导致后续人才培养过于依托大学,且与市场脱节,高尖端人才明显短缺。

 

  闫大鹏就直言,部分从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进行对接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快速地实现产业化,锐科采取的办法便是直接从海外聘请有经验的人才。

 

  值得庆幸的是,叶茂透露,类似弗朗霍夫这种研究院的模式湖北省也在酝酿,并考虑设立湖北省激光产业研究院。

 

  “当然,激光产业要发展得好还与国家的规划有关。”朱晓说,当前的国家政策都表明要支持科技产业发展,但都太粗糙而非细分,可操作性不强,激光产业只是在这些大的政策之中,这需要规划政策进行调整。

 

  据悉,德国早在2000年就有“Laser 2000”(激光2000年计划),且在不断更新。前文提及的美国和日本每年也会针对激光推出创新计划,这些计划会明确落实10年、20年内激光发展哪些重点技术,甚至细化到要发展哪些功率的激光器。

 

  而在闫大鹏看来,国家制定的部分政策并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他举例说,国家对企业进口2000W以上光纤激光器予以免税,以前中国企业不能自己生产这类激光器时是利好,但如今国内已有数十家专门生产光纤激光器的企业,这样就会导致国产与国外产品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无形之中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