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轨道交通新闻

车联网:智能交通新体验(二)

星之球激光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3-03-04 我要评论(0 )   

整车厂与手机厂联姻 随着我们的生活从原来的电视+电脑两屏,进入了平板+手机+电视+电脑的四屏时代,车联网产品的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智能手机厂家也开始跟整车厂合作,...

    整车厂与手机厂联姻

  随着我们的生活从原来的电视+电脑两屏,进入了平板+手机+电视+电脑的四屏时代,车联网产品的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智能手机厂家也开始跟整车厂合作,加强两者在车联网的地图数据应用、语音导航等方面合作。

  早在发布iOS6时,苹果就曾经表示,未来12个月之内,将有宝马、通用、奔驰、陆虎、奥迪、丰田、本田、捷豹、克莱斯勒一共9家汽车厂商完成Siri的集成工作,开启苹果口中的“EyesFree”驾驶之旅。EyesFree,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司机在专注于驾驶的同时,通过语音的方式进行手机导航,解放双眼和双手的同时提高驾车的安全性。

  而诺基亚则似乎热衷于网络服务,他们已和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欧洲公司达成了一致,将把诺基亚的HERE地图服务集成到汽车中去,预计到2014年,搭载HERE地图的汽车就会面世。另外,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诺基亚还会将本地搜索服务集成到丰田汽车欧洲分部的Tough&Go导航与娱乐系统中,提供综合的高质量地图数据及社区化服务。

  而在今年1月底,黑莓发布首款触屏设备Z10手机的同时,黑莓CEO海因斯表示,黑莓未来要进入新兴细分领域,比如说汽车领域。于是,继苹果、诺基亚、HTC等之后,在或明或暗表态进入汽车领域的智能手机厂家名单中,又加上了黑莓。

    如果说整车厂与智能手机厂家联姻是被动的话,智能手机厂家的角色就要显得主动得多,更有一种“天时地利人和”水到渠成的意味:第一,物联网大概念的兴起提供了联网、物质基础,智能手机的应用呈现数量级的爆发,而且有向“车载终端”扩散的迹象,此乃“天时”;第二,基于LBS位置导航的成熟、社区化网络的兴起提供了“地利”,第三,更多年轻的智能手机用户买了车,他们开车离不开网络社交,这便是“人和”。如此说来,两者联姻也就顺理成章了。

 

  车联网打造智能交通

  如今全球的车联网仍然都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之所以说是初级阶段,因为其实用化实验2012年才在美国相关研究机构完成了3000辆样本的车联网实验,并且有关人士指出这次的标本数量还有些偏小。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云计算技术、高速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等的不断发展,车联网行业的增长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届时,车联网的具体应用将主要包括:通过碰撞预警、电子路牌、红绿灯警告、网上车辆诊断、道路湿滑检测为司机提供即时警告,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为民众的人身安全多添一重保障;通过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拥塞检测、路径规划、公路收费、公共交通管理,改善人们的出行效率,为缓解交通拥堵出一份力;为人们提供餐厅、拼车、社交网络等娱乐与生活信息,提高民众生活的便捷性和娱乐性,当然,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商家们开辟了新的商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联网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在空间上呈现车、路、人三位一体的动态画面,时间上为相对静止的同步轨迹。这不仅为私人领域的空间拓展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大众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先进的传播手段。到那时,开车和停车也不再是难题,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导航也将带你体验全新的驾驶感受。

  当然,车联网的应用,促进智能交通实现,而包括娱乐交互在内的更多应用会不断出现,极大丰富我们的驾驶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