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工程师使用3D打印为果粉实现使用单个连接器为所有电子设备充电

星之球科技 来源:网易2021-10-20 我要评论(0 )   

10月18日讯,瑞士 Youtuber 和工程师 Ken Pillonel(又名 Kenny Pi)利用 3D 打印的力量创造了他所谓的“世界上第一台 USB Type-C Apple iPhone”。使用桌面 3D 打印和...

10月18日讯,瑞士 Youtuber 和工程师 Ken Pillonel(又名 Kenny Pi)利用 3D 打印的力量创造了他所谓的“世界上第一台 USB Type-C Apple iPhone”。使用桌面 3D 打印和焊接的组合进行修改,工程师的定制智能手机能够通过传统的 Type-C 电缆充电和交换数据。在多年传言苹果将推出自己的 Type-C 设备之后,Kenny Pi 的 hack 可以帮助 iPhone 粉丝最终实现他们能够使用单个专有连接器为所有电子设备充电的梦想。

最后一部可以工作的 Type-C iPhone?

尽管苹果已经慢慢将其 MacBook 和 iPad 上的端口从自己的闪电电缆端口切换到更广泛使用的 USB Type-C 配置,但它的 iPhone 系列还没有实现同样的飞跃。

尽管有传言可以追溯到 iPhone 8 的发布,即苹果最终将打造一款 Type-C 智能手机,以及可能迫使其采用通用充电器的新欧盟法规。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的 Ken Pillonel 是一名工程学专业的学生,他非常擅长使用增材制造来解决日常技术问题。去年,在他的新 iPhone 的前身项目中,工程师发现他能够使用 Prusa MK3s 3D 打印机为他的 Galaxy Fold 创建一个车载支架,这使他能够在移动。从那时起,Youtuber 将他从 Fold 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于 2021 年 5 月在他的频道上推出了改进的 USB Type-C 供电的 iPhone。Pillonel 的初始原型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开发通过将 Apple 专有的“C94”连接器硬接线,使用他定制的独特分线板来读取 Type-C 电缆。该板具有改进的母 Type-C 端口,可以有效地连接到定制 iPhone 并作为其母闪电端口的替代品,使任何类型的电缆都可以为其充电或传输数据,尽管代价是方便和拖着一个笨重的电路。

Kenny Pi 改装的 iPhone V2

虽然 Pillonel 的第一个 iPhone 原型机按计划运行,因为它支持 USB Type-C 快速充电和数据传输,但他现在开发了一个更精简的设备版本。通过简化他的原始设计,移除大部分电缆并将其焊接到定制的 PCB 上,这位工程师成功地将他的充电适配器和 Type-C 端口挤进了普通的 iPhone X。

为了实现这一点,Pillonel 说他必须对 Apple 的 C94 连接器进行逆向工程,使其适合小型电路板的头部,他在 10 月 8 日上传了一个工作模型的预告片。工程师并没有确切地透露他是如何设法将 PCB 缩小到一定尺寸的,但他的预览确实表明他依靠 3D 打印来使这个过程成为可能。同样,目前还不清楚工程师是否计划像他的 Galaxy Fold 支架那样开源他的 mod 的 3D 模型,该支架可通过 Thingiverse 下载。不过,据说这位 Youtuber 在发布前正在 PCB 上编辑一段完整的视频,这不仅可以揭示他的方法背后的秘密,而且最终实现了各地 iPhone 用户的梦想。


Pillonel 的第一款 iPhone Type-C 原型 PCB

Youtuber 驱动的 AM 创新

使用桌面 3D 打印,Youtubers 继续打破现代技术的模式(通常是保证),旨在解决 21 世纪的第一世界问题。今年早些时候,Youtuber Electrosync 3D 打印了一艘“bevvy 船”,旨在让用户可以通过游泳池运送零食,而不必忍受外出的不便。


转载请注明出处。

3D打印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