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半导体/PCB

中国科学院开发的5纳米超高精度激光光刻技术

星之球科技 来源:富民2020-12-02 我要评论(0 )   

今年7月,研究进展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官方网站上。中国科学院苏州研究所和国家纳米中心在《纳米快报》上发表了题为“制备5纳米间隙电极的超分辨率激光光刻技术”。“超...

今年7月,研究进展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官方网站上。中国科学院苏州研究所和国家纳米中心在《纳米快报》上发表了题为“制备5纳米间隙电极的超分辨率激光光刻技术”。“超分辨率激光光刻技术在5 nm纳米间隙电极和阵列上”的研究论文介绍了该团队开发的新的5 nm超高精度激光光刻处理方法。

  

  该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图片摘自ACS官方网站

  新闻发布后,外界开始沸腾。一些媒体声称,这项技术可能“突破ASML的垄断地位”,“ China Chip取得了重大进展”。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谦对《财经》记者说,这是一种误解,而且该技术不同于极紫外光刻技术。

  极紫外光刻技术主要解决了光源波长的问题。极端紫外线(Extreme Ultra-violet,简称EUV)是一种光刻技术,它使用波长为10-14纳米的极端紫外线作为光源。

  集成电路的线宽是指可以通过特定工艺光刻确定的最小尺寸,通常称为“ 28纳米”和“ 40纳米”。该尺寸主要由光源的波长和数值孔径确定。掩模上电路布局的大小也会影响光刻的大小。当前主流的28-nm,40-nm和65-nm线宽工艺均使用浸没式光刻技术(波长为134 nm)。但是,在诸如5nm的先进工艺中,由于波长限制,浸没式光刻技术无法满足更精细工艺的需求。这就是极端紫外线光刻机诞生的背景。

  中国科学院开发的5纳米超高精度激光光刻加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制造光掩模。这是集成电路光刻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是限制最小线宽的瓶颈之一。目前,中国生产的标线主要是低档,大部分设备材料和技术都来自国外。

  刘谦告诉《财经》记者,如果可以将超高精度激光光刻处理技术用于高精度光罩的制造,那么有望提高我国光罩的制造水平,减小光罩的线宽。现有的光刻机芯片。这也是非常有用的。该技术完全独立于知识产权,其成本可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并且具有产业化的前景。

  但是,即使该技术已经商业化,以打破荷兰ASML(NASDAQ:ASML)在光刻机上的垄断地位,仍然需要突破许多核心技术,例如透镜的数值孔径和透镜的波长。光源。

  如果您将光刻机看作是倒置的投影仪,则该掩模相当于一张幻灯片。光源穿过掩模,并且将设计的集成电路图案投影到光敏材料上,然后通过蚀刻工艺将图案转印到半导体芯片上。

  

  原理图:首先通过激光将电路设计写在光掩模上,然后用光致抗蚀剂通过掩模将光源照射到矽晶片的表面上。

  通常,每个掩模版的布局是不同的,并且通常需要一组不同的掩模版来制造芯片。掩模版的生产要求非常高,这使其非常昂贵。例如,一套45nm节点CPU标线片的成本约为700万美元。如今,随着产品个性化和小批量化的趋势,标线片的价格在整个芯片成本中迅速飙升。

  高端口罩在中国仍然是“瓶颈”技术。在半导体领域,除了可以独立生产的英特尔(NASDAQ:INTC),三星(PINK:SSNLF)和台积电(NYSE:TSM)之外,美国光电子公司(NASDAQ:PLAB)主要使用高端掩模。Dainippon Printing Co.,Ltd.(DNP)和Toppan Printing Co.,Ltd.(PINK:TOPPY)由三个公司垄断。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数据,这三家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2%。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图:陈一帆

  而且,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要实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ASML于1999年开始开发极紫外光刻机,直到2010年才发布第一款原型机。首款7nm极紫外工艺芯片于2019年商业化,历时20年。这是技术必须从实验室支付到商业用途的时间成本。

  半导体行业已经发展了60多年,实现摩尔定律的关键在于光刻机可以不断实现更小的分辨率,在单位面积上在芯片上制造更多的晶体管,并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如果没有光刻机,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先进的芯片制造。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Fores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全球光刻机市场的74%在2019年由荷兰ASML公司垄断。ASML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批量生产极限紫外光刻机的公司。

  

  如何突破专利保护层也是获得完全独立的光刻机的难题之一。极紫外光刻技术的领域就像是一个充满地雷的战场。ASML通过大量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来垄断该技术。

  长期以来,该行业一直在尝试另一条技术路线。例如,中国科学家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周瑜于1995年首次提出了纳米压印技术,但仍无法克服商业化的困境。

  而且,极紫外光刻机的成功商业化不仅是ASML的工作,更像是一个集成的创新平台,其中近90%的核心组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ASML通过收购开放了上游业务。产业链,例如德国的卡尔·蔡司的激光系统,美国的矽谷光刻集团的激光系统以及西盟科技的紫外线光源。目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立完成光刻机的制造。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国几乎不可能突破ASML在极端紫外光刻技术中的垄断地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造业激光激光技术激光光刻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