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解决方案

高功率纳秒激光系统实现近衍射极限光束质量

cici 来源: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11-30 我要评论(0 )   

近日,应对我国对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纳秒激光器的迫切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杨平、董理治课题

      近日,应对我国对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纳秒激光器的迫切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杨平、董理治课题组,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等的支持下,研制了混合式自适应光学净化系统,并应用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的板条激光系统中,实现了近衍射极限的光束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Optics 、Optics Letters 、Optics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上。

 

针对板条激光系统光束大长宽比、包含大幅值离焦以及像散像差的特点,光电所研制的混合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由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低阶像差补偿器以及高阶变形镜系统组成。科研人员采用低阶像差补偿器将7mm×35mm的长方形光束转化为41mm×42mm的近似正方形光束,并通过低阶像差补偿将光束质量从18倍衍射极限提升到2.8倍衍射极限,如图1所示;由高阶变形镜系统对光束波前畸变进行精细校正,最终将光束质量进一步提升到1.6倍衍射极限,如图2所示。

 

光电所在高功率、高重复频率纳秒激光器光束质量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已服务我国多型固体激光系统。

 

图1.校正前光束参数(a)波前;(b)远场强度分布;(c)近场强度分布。校正后光束参数:(d)波前;(e)远场强度分布;(f)近场强度分布。

 

图2.(a)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波前信息;(b) 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远场强分布;(c) 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前远场强度分布(3D);(d) 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后远场强度分布(3D)。

转载请注明出处。

纳秒激光激光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