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深度解读

无线充电:激光也搭上了这班车?

星之球激光 来源:科技日报2015-08-03 我要评论(0 )   

 《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提出一个问题:技术的发展,已经帮人类剪掉了数据线,那能否消灭电线呢? 


    《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提出一个问题:技术的发展,已经帮人类“剪掉”了数据线,那能否“消灭”电线呢?
  无人机等机器人技术,正从科幻概念,一步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然而,它依然要受制于人类技术领域最大的短板之一——电池问题。任凭怎样高端厉害的一架无人机,或者风驰电掣的特斯拉电动车,时间一到落到主人手里,就都得乖乖更换电池或者充电。
  对于这一缺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电脑专家乔舒亚·史密斯决心为此做些什么。他选择的方法便是无线充电。今年5月,乔舒亚成立了一家名为Wibotic的公司,目标定位为帮助无人机及其他机器人摆脱物理充电线的束缚。乔舒亚希望自己的技能,能够让今后的机器人在电池缺电时,只需主动移动到充电站附近半米以内,就可以迅速补充能量。相对于Wibotic,另一家西雅图的公司“激光动力”显然要激进得多。他们认为无人机根本无需回到地面,利用激光和光伏技术在空中就可以完成充电。
  其实,无线充电的前景如此引人入胜,自身却并非什么“小鲜肉”,而是地地道道的一枚“老古董”。早在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天才尼古拉·特斯拉就曾经当众演示过如何隔着一个房间的距离,点亮一枚电灯泡。不过,这点小把戏与特斯拉那些巨大的奇思妙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他曾宣称,借助一个由铁塔和气球组成的系统,他可以将电力传输到全世界。这个念头在当时是如此“吊炸天”,甚至连J.P·摩根都愿意掏钱资助他一试。
  最终,正如同时期其他物理学家所预料的那样,这位好科学家,同时更像是个“疯子”的特斯拉失败了。但他所设想的远程充电,却在后世重新得到了关注。当然,与特斯拉“全球输电”的伟大理想相比,今天我们的实践范围要“谦卑”得多:手机、厨具、头盔显示仪、人工心脏或脑电波的检测仪等等。但其市场前景却颇为广阔:根据著名咨询公司IHS的预测,以上这些“玩意儿”目前每年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十年后将翻上30倍!
  与激光不同,当前大多数无线充电的原理,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当一股交流电通过一个缠绕的线圈时,会产生一个振荡磁场。这个磁场又会感应到第二个临近线圈里的交流电。如果这两个线圈足够靠近并且放置于同一方向,那么几乎所有的电能都将得到转移。分开几毫米或者晃动它们,电流的传输效率便会大幅下降。
  这种电感耦合系统,非常适用于电动牙刷之类小电器的充电。但用在无人机,尤其还要求盘旋在充电站之上充电,就差得太远。 Wibotic的解决方法,是在发射和接收线圈间使用调谐电路。当这种电路被调节到相同的谐振频率时,它们将更加高效的交换能量。这种模式可以让电能在线圈的直径范围内甚至更远的距离进行传输,不仅能完成为无人机充电之类的任务,其充电设备还可制成碗状以便给智能手表充电,甚至与工作台整合而完全无形。
  当然,谐振感应与电磁感应一样,都不是什么新近的发现。特斯拉在维多利亚时代所做的许多演示便是应用了这一原理,但只能限于一定的距离之内。而当代的谐振电路,已经能够让机器人在飞行中完成充电。Wibotic甚至宣称自己的无线充电设备,已经可以应付无人机飞行状态不稳定的情况,比如大风天气下。此外,如今的无线充电技术还能够将设备制作得密封防水、防压。飞利浦公司就展示过一台无线食品加工机,它依靠放置柜台里的充电设备进行供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大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而这却引起了一场纷争: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线充电激光动力电磁感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