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能源环境新闻

“光伏+”模式是否能提高土地产出率?

星之球科技 来源:中国电力2016-06-28 我要评论(0 )   

 土地对于人类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被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土地制度在不断的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而...

          土地对于人类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被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土地制度在不断的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而到了战国,商鞅变法确定了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君主、地主、自耕农三种不同形式,这个过程一直了延续到明清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管历史如何演变,土地的存量就是这些,能够容纳的人数十分有限,所以就出现土地能够创造出财富,但是不可能让多数人致富,大量的农民还需要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人多地少的现状难以承载起农民的致富梦。
 
  于是,一个新的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益,增加土地的产出率?
 
  何谓土地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是指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单位土地上的平均年产值。
 
  如何看待土地产率呢?我们从宏观方面来看需要政府部门正确规划、合理利用、科学开发,改变传统土地利用观念。从实践方面来看加大农村土地复垦力度,加强对河道塘泊废旧用地的整理等。
 
  土地种地,鱼塘养鱼,大棚种瓜果,这是农村的传统土地利用方法,但是土地的产出率局限性很大。
 
  这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取得飞跃式发展,模式从过去单纯的地面建电站,到现在延伸出“光伏+农业”的多重模式把蔬菜大棚,畜牧养殖,渔业养殖,农场,灌溉,旅游等有效结合,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能持续产出绿色电力让农民获得额外的收益,给原有的土地加单位面积产出率,还把农业带上了一条“类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从长远来看,发展光伏农业不仅可以解决光伏产业与农业发展争地的现状,对于农业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光伏农业大棚为例,它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有效统筹到一起,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了旅游收益。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质疑,光伏虽好,光伏+模式虽多,但是价格不便宜啊,老百姓哪里有那么多钱用来投资啊?的确是这样,现阶段光伏发电成本相对高,对比化石能源光伏发电的未来优势就凸显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官方统计目前全球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还可坚持200年左右;天然气储量共计119万亿立方米,还可开采60年;可采石油储量仅剩下1211亿吨,还可开采40年左右。
 
  40年、60年之后呢?未来怎么样谁也不敢预测!对于新能源的利用与推广我想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需要从长远角度来看。
 
  所以说光伏发电的出现,不仅迎合了能源匮乏的新能源亟需出现的契机,同时还成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