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国进口钢材136万吨,较上月增加19万吨,同比增长9.7%;9月份进口金额16.7亿美元,同比增长9.76%。今年前9月,我国钢材进口量累计达1101万吨,同比增长5%;累计进口金额137.19亿美元,同比增长8.33%。
图1:单月钢材进、出口量
尽管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再创新高,但是量增价跌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2014年9月,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739美元(吨价,下同),连续5个月持续下跌。去年同期出口价为828美元,同比下跌了89美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材出口均价782.6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74.3美元,累计出口均价也呈下降趋势。
图2:单月钢材进、出口价差
另一方面,9月份我国进口钢材平均价格1228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1美元,单月钢材进、出口价差高达489美元(除2014年2月、8月以外最高)。从累计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钢材累计平均价格1246美元,钢材进、出口价格为463.5美元,价差连续9个月呈扩大趋势。
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保持良好态势,从数量上来讲,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对国内资源的缓解起到明显作用,而出口订单也保证了钢厂的回款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钢厂前三季度的利润大幅回升与良好的出口态势密不可分。但对此也不可盲目乐观,量增价跌的局面无法扭转。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着规模大、产量高、利润低、国际竞争力弱的局面。中国钢材产品仅依靠低价走出国门的做法不具备长久战斗力,单就传闻中的取消出口退税一旦落地,中国钢材出口优势就将大打折扣。另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跟踪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际上涉及到中国钢铁行业的贸易摩擦有25起,而截至到2014年9月底,已达20余起,中国大量的低附加值钢材产品以低价争夺国际市场使得贸易摩擦逐渐升级。
世界钢动态6月份发布最新的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进入榜单的36家钢铁企业中仍有5家中国钢企入围,但排名持续下滑,宝钢由去年的第11名下滑至第21名,其余四家基本处于榜单的最后十名水平,说明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将企业的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上,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附加值。另外要积极推进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对标,逐步建立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系列标准体系,为产品走出国门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