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腾讯WE大会苏运升将发布3D打印太阳能智能房屋——“易茧”

3D打印商情 来源:驱动中国网(北京)2014-10-29 我要评论(0 )   

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智能房屋是3D打印出来的,还能像蜗牛壳一样随心所欲地搬去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智能房屋是3D打印出来的,还能像蜗牛壳一样随心所欲地搬去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绿色住宅和智能建筑研究专家苏运升,将于11月8日在腾讯WE大会上向全球发布一款名为“易茧”的3D打印太阳能智能房屋,实现这一梦想。

    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腾讯WE大会邀请了包括苏运升在内的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互联网思想家和技术专家,讲述他们对未来的畅想。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科技、到外太空旅行探索等多领域的创新和行业趋势,WE大会希望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们站在未来,连接一切,参与一场由新兴产业引导的全球“进化运动”。

    “易茧”由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构成,40分钟左右即可自动完成建造,房屋内预装有水床、影音及照明系统,具体细节将在腾讯WE大会上首度向全球发布。据苏运升介绍,这个属于未来的智能房屋项目将把我们熟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为以磨材建模、3D打印方式建造的可移动智能房屋,并通过太阳能的方式供电。目前,“易茧”在安哥拉和哥伦比亚都有在建项目。

    苏运升指,“易茧”是永久性住房,用超轻钢做框架,很轻、耐用、低碳、可回收,能防八级强震;墙壁用特殊材料做成,超薄、可隔热、保温、隔音;家具与墙壁之间采用的是专利技术“内胆框架分离”建造法,销售时室内已精装好了,拎包就可入住,装修就像给保温瓶换内胆。比如固定在墙上的衣柜与墙是分离的,哪天觉得它应该“改朝换代”了,直接搬出去再换一个装上就行,位置也可自由选择,相比我们平时概念里的装修就环保多了。

    现代的城市建筑大多都是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都不可逆,每当城市更新、拆迁改建,总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比如,我国目前的建筑模式基本是以工地为中心,以开发商为单一实施主体的高污染、高耗能建设模式。开发商先竞拍拿地,再请设计师、施工队,一旦房屋出现结构性问题,业主难以申诉。许多城镇家庭平均每10-15年要装修一次,产生巨大的成本和大量建筑废料。苏运升说,这样的模式没有考虑到低碳等环保因素,能耗太高,难以为继。

    而“易茧的建造则是“可逆”的,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可拆卸可更换的。整个房子可以拆下托运再组装,搬家就像拎包一样简单,建一套别墅一般两个月就可以搞定。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吧,可这是真的。现在买一套房子的产权是七十年,而易蚕是永久性产权,能随心所欲地搬去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苏运升说:“易蚕的建筑材料不同于农业时代砖和木,也不是工业化的水泥、钢筋等高能耗的材料,我们希望能让易蚕接触环境的外表皮更环保,接触人的内表皮更宜居。我们要把原来的建筑模式彻底颠覆,把易蚕制作成一个更加轻巧、更加轻便的的智能房屋,靠的就是运用跟过去完全不同的建筑材料:纳米的气凝胶、高强度的碳纤维、OLED、薄膜太阳能等等。”

    “我们希望像iPad和iPhone一样,每年都举行新技术发布会,推出下一代的产品,完全按照苹果的路线走。比如我们先用3D打印一个床,可以放在机场,可以放在家庭的后院。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几个项目,比如说上海青浦的森林公园,在安哥拉和哥伦比亚也有在建项目。”

    苏运升希望能借着这种新型3D打印智能房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住宅的建造方式,让房屋脱离现在投资品的属性,回归到消费品,让居者有其屋。

    身为中国绿色住宅产业化的推动者,苏运升致力于中国建造及制造的创新。2005年起,他作为总规划师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了上海2010年世博会规划的全过程,领衔了世博村规划,并担任主题馆主题演绎顾问。

    现在,苏运升创立的公司叫“易托邦”,取的就是“易建宜居托城兴邦”的意思,寄托的是对未来绿色建筑的梦想。他认为,中国住房产业化的建造方式虽然起步晚,但还是有市场支撑的。低碳、环保型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方向,是建筑师们能够发挥创意的领域。目前,“易茧”团队的主攻方向是保障房、廉租房、别墅等小型绿色建筑,不久将进行产业化生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