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汽车制造

强强联合下,激光雷达量产上车元年即将到来?

星之球科技 来源:Aston雅斯顿2021-01-11 我要评论(0 )   

谁都想打响2021年的第一枪,汽车领域各方选手亦是如此,但现实总是PiaPia打脸,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在新年第一天,汽车界的众多讯息基本都被特斯拉官网Model Y降价的...

谁都想打响2021年的第一枪,汽车领域各方选手亦是如此,但现实总是PiaPia打脸,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在新年第一天,汽车界的众多讯息基本都被特斯拉官网Model Y降价的消息所淹没,以至于如果不是一直关注着小鹏汽车的动态,很可能都会错过,它在这天官宣了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所达成的合作。

大疆与小鹏

为什么小鹏汽车公布激光雷达合作伙伴的消息很重要?因为在过去,业界普遍都认为激光雷达受限于成本,不能在车上进行规模化搭载,离真正实现量产落地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即使早前小鹏汽车曾宣布,2021年将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但业界对这一消息的反馈并不强烈,更多的是观望、迟疑的态度。毕竟披露的消息很少,连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谁,都没有公布,可信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此次公布的合作伙伴Livox览沃科技成立时间并不长,至今也不过四年光景,但它推出产品的速度却非常惊人。在2019年初的CES展上,Livox览沃科技正式推出了两款千元激光雷达浩界Horizon和泰览Tele-15,价格分别为 6499 元和 8999 元,直接将动辄上万美元的激光雷达拉到了1万人民币水平以下。它也大概率成为了第一家将激光雷达产品价格首次下探至千元级的企业。

Livox览沃科技之所以能推出如此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主要得益于大疆的背书。其在采购、供应链、生产包括售后等部分都与大疆共享一个体系,所以可以较快实现量产出货。但除了价格与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优势外,产品和技术上的独特性,也异常重要,不然小鹏汽车也不会选择与它合作了。据悉,Horizon是专门为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设计,标称探测距离为260米。

为了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和生产成本,Livox览沃科技还将激光雷达技术集成到了更多产品和应用之中,譬如测绘、移动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希迪智驾(CiDi)、高仙机器人(Gaussian Robotics)等都是其合作伙伴,Livox的产品已远销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盟在内的26个国家和地区。显然,在国际市场上,览沃科技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并不是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可言。

据介绍,此次与小鹏的合作,Livox览沃科技基于浩界Horiz车规级激光雷达平台为小鹏汽车进行了一系列定制化开发,而且还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全新的「超帧率」激光雷达技术概念:通过巧妙设计的旋转棱镜式类固态技术方案,可在10赫兹帧率下升维获取20赫兹的点云效果,在没有增加额外激光发射成本的情况下将点云线束效果提升至等效144线。

同时,该产品的探测距离将达到150米量程(针对10%反射率目标物),可以让汽车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高速公路、城区道路等场景下远处障碍物的超前检测,更密的点云输出也让算法可以更快检测出远处路面上诸如行人、自行车、雪糕桶等细小目标物体。

在视场角方面,单台Horiz小鹏定制版版本的横向FOV也达到120°,超宽的点云视野极大提升整车应对侧方车辆加塞等场景的能力。而小鹏汽车表示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这一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Livox也正式成为了小鹏汽车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首家合作伙伴。简单点说,小鹏汽车与览沃科技的强强联合,无疑会让这场自动驾驶「军备竞赛」变得更有看点。

华为与极狐

既然是竞赛,自然就要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了。说起国内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少不了要提禾赛科技、速腾聚创、镭神智能这几家企业,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它们。因为相比这几家专门做激光雷达的头部企业,华为显然与大疆更相似。作为中国科技新生代的企业标杆,华为和大疆的产品代表了当下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而且它们俩都属于跨行入局激光雷达市场。

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公众号上的消息显示,华为激光雷达产品的研发团队访问了大量的TOP车企,倾听对激光雷达产品的需求,同时遍寻产业链厂家,经过半年的调研明确了方向:要做一款高性能、车规级、能够大规模量产的激光雷达,基于此定位,激光雷达团队启动「爬北坡战略」——选择从难度更大的前装量产产品进行开发,而非传统旋转机械式激光雷达切入。

2020年12月21日,历经四年多研发,华为正式对外发布了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据官方资料显示,得益于ICT领域光学设计、信号处理、整机工程等长期积累,结合市场对激光雷达的实际需求,华为重构了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扫描器。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华为选择了MEMS激光雷达切入,但采用的却不是传统MEMS技术方案。华为引入了多线程微振镜激光测量模组,这样设计的优势就在于,该产品规模效应突出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能有效增加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50米),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能力。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在成本方面,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暂时还做不到此前宣传的100美元,但是基本在几百美元左右。」看来在定价上,华为也是要和大疆竞争一下的。

据悉,华为提供了3个激光雷达的方案(搭载1颗、2颗或3颗)。3颗方案足以应对龙门架、隧道场景、地库场景、ETC抬杆、十字路口左拐等场景应用,此外,针对现实中快递小哥骑摩托车、行人乱穿马路等场景也可以做出快速识别和判断。而搭载了华为3颗激光雷达的北汽蓝谷ARCFOX极狐HBT的车型也将于明年发布,不过它并非唯一一家选择华为激光雷达的车企,日前,长安汽车也透露,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极有可能在首款车上搭载华为的激光雷达。

为了满足未来激光雷达市场的需求,华为还在广东东莞市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Pilot产线。据其官方资料显示,面向百万级量产需求,华为已按照年产10万套/线在推进,以适应未来大规模量产需求。

雅斯顿小结

其实在激光雷达这条赛道上,华为和大疆毫无疑问都属于新玩家,但它们所展现出的实力却不容忽视。当然,目前号称已经过车规级和量产的激光雷达厂家也并不只有华为与大疆,也有不少自称的,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看前装上车后的实测结果。所以我们就再等一等,看看大疆和华为能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造业激光激光技术激光雷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