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草根专家”方翔:扬州3D打印产业第一人

星之球科技 来源:扬州晚报2013-10-15 我要评论(0 )   

1956年1月出生,扬州市模具技术协会秘书长、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2011年,在扬州首先引进3D打印技术。曾先后担任扬州市塑料五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扬州喷雾...

        1956年1月出生,扬州市模具技术协会秘书长、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2011年,在扬州首先引进3D打印技术。曾先后担任扬州市塑料五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扬州喷雾制品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产学研办主任等职。

 

  没上过一天大学,却成为模具行业的专家,曾指导国内第一条铝质喷雾罐生产线技改。

 

  方翔,扬州土生土长的“草根专家”,两年前,在西安交通大学首次接触到3D打印机,凭着在模具行业浸淫数十年的敏感,他意识到3D打印技术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他的努力下,扬州第一次引进了3D打印技术。

 

  任职西安交大科技园 首次结缘3D打印技术

  2011年5月,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方晓平给模具协会的秘书长方翔打电话,告诉他西安交大科技园将会落户在扬州,问他有没有兴趣,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贡献一份力。

 

  在方晓平的引荐下,方翔结识了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方面的负责人。在了解到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将会设有快速制造中心后,方翔认为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模具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经过一番考察,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开园时,方翔担任了该园产学研办公室主任。

 

  3D打印是一项先进的快速制造技术,在国外很流行。塑料厂模具行业出身的方翔,在西安交通大学首次见到了3D打印机,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方翔决定,要在扬州第一个引进3D打印机。

 

  “3D打印首先要输入数据,打印机根据输入的数据,将要打印的物体一层层打印出来。”方翔说,传统的制造工艺采用的是组装技术。“比方说制造茶杯,先制造罐体,再制造把柄,再将两者粘合到一起。”而3D打印改变了这一传统生产方式。只要输入的数据正确,杯子可以一次性打印出来。3D打印对于制造内部结构复杂的产品优势明显。

 

  传统模具行业出身的方翔,看到了3D打印技术广阔的市场前景:比如,一只水龙头管子里有阀门,传统工艺不可能一次性制造,只得将两根管子拼接起来,在拼接的时候安装阀门。3D打印技术能做到一次性将水龙头水管生产出来。可以显著缩短模具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开发风险。

 

  方翔认为,这是传统的模具行业做不到的,他愿意把自己多年掌握的模具知识,与时下最先进的高科技结合起来。

 

  2012年5月,西安交大规模最大的3D打印机被快运到了扬州。有了这台机器,方翔的“3D打印店”就可以开张了。

 

 

潜心3D打印五亭桥开发 获扬州首张3D发明专利证书 

  “3D打印店”开张后,前来参观的老板一批又一批,也有一些订单,但产业的规模并没有井喷式发展,问题出在哪呢?方翔动起了脑筋。他认为,在产品开发上,还要下足功夫。

 

  他调研了扬州的旅游用品市场,发现了一个问题—扬州市场上缺乏一个能让旅游者记得住的纪念品。能代表扬州的名片是什么?五亭桥!想到这,方翔决定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五亭桥,开发旅游用品市场。

 

  3D打印技术的前提是数据。五亭桥的数据从何而来?方翔带领他的团队,在瘦西湖内呆了一天,实地测量了五亭桥的各个数据。“亭子有多高,长凳有多长,台阶的坡度有多大,每一个数据都仔细测量,回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放,得到了五亭桥的数据。”方翔说,他和他的团队经过数月的努力,最终打印出了惟妙惟肖的五亭桥。

 

  有了产品,下一步就得开发市场了。方翔认为,只要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D打印版的五亭桥还是会被市场认可的。

 

  方翔和他的团队利用3D技术打印出的五亭桥,已通过国家版权局的专利认证。方翔告诉记者,“两个月后,将领到专利证书。”而这将是扬州首张利用3D技术发明产品的专利证书。

 

  从小就喜欢工业机械 工作后痴迷于模具设计

  事实上,一直以“草根”自诩的方翔,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曾是扬州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母亲则是镇江的一名大家闺秀。

 

  良好的家庭背景对少年方翔的影响很大。由于父亲在其幼时过世,母亲便承担起教育方翔的责任。母亲告诫他:“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母亲的告诫给方翔指明了人生方向。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的他,又遇上了特殊的年代。“我们那个年代上学和现在不一样,不是系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而是学习‘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到田间地头、参观工厂。”

 

  农业和工业知识的学习中,方翔又偏好工业。“我从小就喜欢机械,对工厂里各种机器设备很感兴趣。”少年时代学习的工业基础知识,为方翔以后走上模具之路奠定了基础。

 

  1974年,方翔高中毕业。特殊的年代,方翔没能如愿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而是进入了广陵区一家集体塑料厂当学徒工。在这家名为塑料五厂的小厂里,方翔从一名学徒工升到副厂长的位置,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这期间,方翔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市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关于模具设计材料。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便会向大学出身的师傅请教。方翔回忆说,那时上班很苦,每天会加班到很晚,但从未感到过疲倦。 方翔的刻苦得到了同事的肯定。一次,厂里要生产一套模具,没有现成的图纸。方翔对照国家的规范技术标准,一笔一画将模具的图纸勾勒了出来。拿到车间给工人师傅一看,师傅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方翔笑笑说,没上过大学。

 

  一波三折终于脱产进修 学有所成多次主持单位技改

  虽没上过正规大学,但方翔的求学热情依然不减。除了在工厂自学实践外,他还渴望能有一次机会,让他再一次踏入校门,做一回学生。

 

  1980年,在方翔参加工作六年后,机会来了。此时他的身份是,塑料五厂的车间副主任。

 

  1980年,扬州电大招生。上课地点定在了扬州汽修厂(亚星的前身),参加学员多为汽修系统内部人员。经一番努力,作为外系统人员的方翔持“外卡”,参加了脱产学习的电大培训班。

 

  参加电大的过程还一波三折。起初,厂领导不同意方翔去,理由是他已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脱产学习厂里的生产怎么办,遇到技术问题去问谁?方翔向领导打了包票,他可以利用晚上、周末的休息时间,回厂里解决技术难题。一番恳求下,才最终获批。

 

  不过,想要进入电大学习,还要经过一轮PK。方翔至今都记得,当他从广播上听到自己是在9000名报名者中考得第一名时,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p#分页标题#e#

 

  在电大,方翔学有所成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我太太是下放回来,她对机械知识一窍不通,一遇到难题就向我请教。”方翔说,一来二去他和太太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83年,方翔电大毕业了。回到工厂后,方翔很快升任副厂长。在副厂长的位置上,他带领员工开展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攻关,很快将一家小集体企业转变为大集体企业。在方翔的记忆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厂门口的那块“国家中型企业”的牌子。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扬州能够称得上“国家中型企业”的没几家。

 

  三年的理论学习,方翔工作如虎添翼,先后在“中国模具制作”会刊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1988年破格晋升为中级职称。

 

  调任扬州铝制品厂 改造国内首条铝喷雾罐生产线

  1991年,方翔调到了扬州铝制品厂,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喷雾制品公司进行工作。当时,调他来的目的却是为了接手研究生产线上一堆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而令方翔未想到的是,从此他个人的命运却与国内首条进口铝罐生产线的兴衰相连。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扬州铝制品厂是全国五大铝制品厂之一,主要负责工业用途的铝制品生产。“主要生产的是用于原料药包装的药用铝瓶。”方翔告诉记者,当时厂里生产药用铝瓶效益很好,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药厂都采购。 当时,摩丝等这类发用定型产品在国外风靡一时,装摩丝的容器是一种铝制喷雾罐。“厂里当时进行了调研,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按照每人每年用1瓶的量来计算,发现如果引进一条生产线,每年的生产能力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就觉得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从1986年开始,铝制品厂就开始从西德引进了国内首条“全自动整体铝质喷雾罐生产线”,前后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到1988年,该生产线开始建成投产。

 

  由于铝制品厂是国内第一家生产这样的铝质喷雾罐的单位,当时,不少的采购商都从全国各地赶来,几乎每天都有采购商坐在厂里,等待生产出来的铝质喷雾罐。

 

  从西德引进的这条全自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2070万只铝质喷雾罐。然而,自投产后,每年只能产出几百万只,离达产还有很长的距离。

 

  “1991年我进厂后,首要任务就是对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希望能够尽早达产。”

 

  方翔的到来,一定上程度弥补了生产技术上的不足。

 

  完成铝质喷雾罐整体工序,引进全自动整体铝质喷雾罐生产线还不够,工厂还从法国引进了“精密注塑模具、气阀组装”生产线。

 

  “铝质喷雾罐生产线只能制作瓶身,整个喷雾铝罐还需要关键的气阀,把瓶身和气阀组装到一起,才能算是组成了完整的一个铝质喷雾罐。”

 

  就是在这条生产线上,方翔利用在塑料模具上研究的经验,发现精密注塑模具存在设计不合理。“当时和对方公司反映情况时,对方并不承认,后来我们把其不合理之处都指了出来,让对方心服口服。”

 

  一番较量后,对方承认了这一质量缺陷,并承诺可以把价值24.68万马克注塑模具免费返还修理,同时还赔偿了价值18.08万马克的设备和零件。

 

  经过一年努力,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只,和以前相比翻了一番,达到了产量的最高峰时期,但喷雾罐生产线上的核心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终究还是没有实现达产目标。

 

  “为了攻克国内配套这一难关,专门去了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拜访专家学者,遗憾的是当时他们都还没见过这种生产线。”方翔说。

 

  力推3D打印技术产业化 已经在汽配件等多个行业应用

  在模具行业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直到认识到3D打印时,他敏感地意识到,这项技术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更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因此,在他的钻研努力下,扬州第一次引进了3D打印技术。

 

  方翔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把这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产业化。为了将这一技术推广出去,方翔率领他的团队走进企业上门介绍。 2012年7月20日,本报以《扬州制造尝试‘快速成型’》为题,首次向扬州市民披露了3D打印技术的神秘面纱。

 

  方翔告诉记者,本报的报道发出后,一批接一批的企业老板到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参观。他们均对这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赢得了不少订单。

 

  “单笔最大的订单来自保来得,一笔‘打印费’7000元,最大的订单量来自一汽配生产企业,用3D打印技术生产了几十个零配件。”

 

  去年底,“江苏省牙刷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杭集召开,方翔在会场向与会的牙刷企业的老总们详细介绍了3D打印的来源、方法、优势及成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牙刷的把柄常换常新,不断更换模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3D打印能够很快地解决。”

 

  由于3D打印的产品以克为单位计算价格,成本高昂。不过方翔也承认,随着3D打印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成本一定会得到控制,扬州3D打印的春天终将会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