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 看浙商邂逅3D打印

激光制造商情 来源:未知2013-09-27 我要评论(0 )   

9月25日,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面对这一全新领域,浙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浙江作为制造大省,工业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正方兴未艾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今年2月宣称,3D技术可以“确保下一次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曾断言,3D打印等数字化生产模式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9月25日,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面对这一全新领域,浙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浙江作为制造大省,工业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正方兴未艾。
 

     渐成气候

     犹记得,去年热播电影《十二生肖》中,成龙扮演的国际大盗,通过传感手套收集圆明园兽首的三维数据。另一边,远程3D打印机同步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兽首,让人惊叹不已。

     当然,电影情节是虚拟的。“现实中可没那么快。”在先临三维科技公司杭州3D打印服务中心,3D打印工程师蒋振磊正等着即将打印完成的样品。“看到没,刮刀来回一次,就是样品打印了一层,一层一层打印,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样品。”他说。用时5小时40分10秒,一个由圆盘底座和直立圆柱构成的样品完工。“这是客户委托我们做的一款电饭煲的小配件。”

     做了两年3D打印工程师,在蒋振磊眼里,3D打印很简单。“我们先从客户那里取得样品的三维数据,再将三维数据输入打印设备。打印设备会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说得形象一点,是像切黄瓜片一样,对数据进行分层,每层0.05毫米。像这个电饭煲金属小配件高53.75毫米,也就是它会被分成1075层。分层完毕之后,设备开始打印。刮刀来回一次,打印一层,要来回上千次。”他说。

    目前,像这样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研发,已在浙江省工业企业中蔓延开来。刚开始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主要是博世、松下等外资公司,因为他们对3D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现在国内大公司也逐渐认可了。省内万向、吉利、众泰、海康威视、苏泊尔等大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中均有采用3D打印技术。“每个月至少增加10个以上需要3D打印技术支持的客户。目前,公司在国内外有近千家客户,省内企业300至400家,其中杭州企业100至200家。”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贤清说。

     在浙江省3D打印领域,先临公司是最早掘金者之一。“十年里,公司从三维成像及激光打印技术起家,到如今提供3D打印与数字化技术装备及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黄贤清介绍。目前,公司已在杭州、温州、丽水建成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接下来还将布点义乌、慈溪、永康、乐清等工业集聚地。

     省冶金研究院院长顾小龙介绍,浙江省有汽车零配件、塑料、五金等大量制造企业,它们正是3D打印技术得以推广的沃土。

    看中浙江制造业产业优势,国内3D打印技术领军企业纷纷布局浙江。“我们在2007年已在宁波设立3D打印服务中心,目前台州也布局了一个,很快金华的服务中心也将建成。”技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的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虎城介绍。

 

     错位发展

  “今年6月底,在北京有一场3D打印行业内重量级研讨会,包括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的一把手全部参加。在会议的展览环节,国内外20多家3D打印设备制造商悉数到场,其中近10家国内企业,都是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研究出的成果。从展出产品来看,浙企和高校,目前在设备制造领域没有比较成熟的核心技术成果。”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化医学工程中心主任彭伟教授说。

    顾小龙介绍,浙江3D打印产业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浙商凭借灵敏嗅觉,介入该领域较早,目前省内已有不少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制造的企业。二是入门级的3D打印企业多。如设备开发方面,主要以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的桌面级3D打印机为主,而工业级3D打印机鲜有涉猎。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3D打印设备制造、3D打印材料、3D设计与成型软件开发、3D打印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积极探索。

   “目前,这些起步早的地方,在3D打印的很多领域,均有不同建树。如西安交通大学,早在10年前,就已经在销售成套的打印设备。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王华明教授,还因激光3D打印飞机钛合金技术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面对同行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领域,我们首先应该思考,浙江的优势在哪里?”彭伟教授指出。

     且看几个例子:今年8月6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了国内首款可打印生物材料和活细胞的生物3D打印机成果发布会。该校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支持活细胞打印,打印的细胞存活率高达90%。杭州六维齿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已为口腔数字化牙种植提供3D打印服务多年。

     彭伟认为,借助已经成熟的3D打印技术,发挥后发优势,错位发展,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专用设备、材料和临床应用开发走出一条新路。“大家都知道,3D打印的关键要素有三维数据、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目前,三维数据的采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打印设备的研发生产,国内已经有很好的企业,但材料研发这一块,比较薄弱。从国外的经验看,3D打印材料未来市场需求远远超过设备本身。”

    目前,杭州已初步形成3D打印的发展基础,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开展了3D打印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联手克难

    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期间,杭州培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武找到了彭伟教授,探讨起合作的可能性。

     在这样一个拥有打印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打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打印服务的企业、主要科研院所等40家单位的联盟里,企业与高校、打印企业与材料企业、设备企业与打印服务企业之间,都能找到很好的合作机会。

     “联盟架构中,有两个主要机构:研发工作组和应用服务工作组。”身兼联盟秘书长的黄贤清介绍,“研发、应用两条腿走路,从一开始就有清晰定位。”

      记者看到,研发工作组以浙江大学领衔,计划至2015年,基本建成3D打印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并在工业级3D打印机产业化开发和3D打印专属新材料研发方面有所突破。

     应用服务工作组,则以在工业制造、医疗、文化创意等不同领域提供3D打印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等组成,“到2015年底,建立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的3D打印应用服务体系”。

     省经信委副主任邓国强认为,浙江省从事3D打印的单位不少,在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也有了一定积累,但仍摆脱不了“小而散”的局面,大部分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要靠自身力量打开市场局面难度较大,需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p#分页标题#e#

    联盟的意义,除了抱团发展,还在于协调发展。“千万不要让3D打印成为又一个光伏产业。”顾小龙认为,在3D热面前应保持冷思考。目前3D打印离产业真正成熟尚存较大距离,市场规模短期内不宜高估。

    “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王华明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奖是靠10年里,每周工作7天得来的。做新技术的研发,不是今年播种明年就收获的。浙江企业要在这个新领域站稳脚跟,需要沉下心来做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彭伟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