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产业资讯

中国经济战“疫”录:制造业如何应对“第二波冲击”

星之球科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3-26 我要评论(0 )   

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和冲击。专家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从第一波冲击向第二波冲击转换过程中。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

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和冲击。专家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从第一波冲击向第二波冲击转换过程中。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的“疫情冲击下的产业发展”专家网络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为中国制造业“诊病开方”。


“如果说,疫情对制造业第一波冲击主要来自国内,随着复工复产进度加快,第一波冲击的影响正在缓解,那么,第二波冲击的影响已经显现,而且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能要大于第一波冲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中国制造业现在正处在从第一波冲击向第二波冲击转换过程中,从内部冲击为主转向外部冲击为主,从供给端冲击为主转向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受到冲击。疫情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如何应对“第二波冲击”?王一鸣提出,首先要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加快解决物流链的堵点和供应链的断点,继续减免制造业税费和社保缴费。其次要采取措施保障出口企业的海外订单交付能力,特别要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第三要制定应对国际供应链中断的预案:对国外可替代的中间品,要开拓海外多元化供应渠道;对国内可替代产品,加快制定并适时启动国内替代方案。此外,还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金融、电信和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提出,要“新老基建”并重共举,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老基建”仍然可以作为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基建”应该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新老基建”的建设应该统筹安排一体推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应对疫情冲击,重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重大风险隐患之一是加大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迟福林说,有的发达国家力图重建已放弃的某些产业,如最近日本政府要求其海外制造企业回迁本国;美加墨新贸易协定(USMCA)试图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把三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比例提高到75%。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产业链变局,有效防范全球产业链切割和供应链节点重新布局可能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内需为导向,与经济转型升级的中长期趋势相适应。”


莫干山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曹文炼建议,与正在研究制定的“十四五”规划衔接,中国应尽快制定一揽子产业恢复振兴规划。可以重点考虑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一是发展新基建的专项规划;二是制造业,钢铁、煤炭、化工等产业的振兴规划;三是服务业发展的振兴规划;四是建筑业的发展振兴规划;五是海外产业投资发展规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加快重要产业链中出口型头部企业的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分化,例如很多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还有一类新产业在疫情后可能会面临困难,比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因此,对于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分化的特点采取不同办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造业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