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激光制造网 来源:长江日报2024-01-16 我要评论(0 )   

2023年岁末,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成为热议话题。武汉,的确很“重”。2023年10月,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全国...

2023年岁末,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成为热议话题。


武汉,的确很“重”。


2023年10月,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全国人口超千万的八座超大城市,武汉是中部惟一。


到2023年12月,武汉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迈上2万亿台阶。经济总量每跨越一个万亿大关,城市发展能级将迎来“质的飞跃”。

蓝天白云下的武汉。记者胡冬冬 摄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地处华夏之“中”,坐拥“天元”之位,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座重镇。从汉口开埠后的“东方芝加哥”,到洋务运动中的“汉阳造”;从新中国成立后刷新了多项共和国第一的众多“武字头”国企,到改革开放时期开风气之先的小商品市场;从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到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在历史的天平上,武汉一直以“国之重镇”为人们熟知。


武汉是中部重镇,九省通衢,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这既是回看武汉历史的重要维度,也是展望城市未来的关键视角。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武汉之“重”应该有什么新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武汉关怀备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武汉”“中部重镇”“英雄城市”的殷殷期许,深刻领悟总书记对武汉“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殷殷嘱托,当进一步增强勇创一流、担当国家使命的政治责任。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24年市两会召开在即,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必将成为这座“中部重镇”的历史新命题。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8个多月后的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一下飞机就冒着大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打着雨伞卷起裤腿考察的照片在人们记忆中定格。


彼时的阳逻港并不起眼。从昔日小渔村变身沿江港口不到10年,整合了武汉、鄂州、黄冈、咸宁港口的“武汉新港”正式挂牌刚3年。然而,在全国水路运输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长江中游惟一深水良港的阳逻港,距离武汉中心城区20多公里,京广、京九铁路连线位于阳逻港以北仅30公里——水路、公路、铁路彼此近在咫尺。


时任武汉港务集团总经理顾强生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码头上风大雨急,总书记卷着裤腿,撑着雨伞,边走边问:‘内地港口是不是发展潜力很大,到东南沿海的集装箱多吗?’”

阳逻港。记者刘斌 摄

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对长江深切关怀,对长江流域寄予厚望。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为43.1%,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2013年考察阳逻港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主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2016年、2018年、2020到2023年,从重庆、武汉、南京到江西,从“推动”“深入推动”“全面推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担当大任。

如今,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万标准箱,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

货轮从阳逻港出发。记者刘斌 摄

近日探访阳逻港时,电子显示屏上的货物运输路线引起记者的注意:货物从日本到德国怎么走?过去走海运,穿马六甲海峡、走苏伊士运河,单程45天。如今,从日本走水运抵阳逻港,在武汉“歇个脚”,搭乘中欧班列,坐火车去欧洲。在武汉中转,全程只需26天。

站在阳逻港,东望航运向东入海,西望班列向西入欧,素以九省通衢著称的武汉,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格局,也有了更重的使命。

长江经济带是黄金经济带,也是绿色经济带。

不久前,电动船舶“华航新能1”轮在武汉阳逻港首航,这是中国首艘长江支线换电电池动力集装箱班轮正式投入使用。长江行船不再只是柴油机轰鸣。放眼长江两岸,武汉人曾熟悉的、嘈杂鼎沸的两江货运码头,已经变身为世界最长的滨江绿道。十年禁渔,长江武汉段水质达到最优,跳跃于江面的长江江豚是武汉人钟爱的团宠……

长江武汉段江豚出水瞬间。记者胡冬冬 摄

寒冬时节,楚天极目,气吞云梦。置身长江之畔的黄鹤楼上,但见清水东流、层林尽染、巨川浩荡。

10年间,武汉生动书写长江大保护绿色答卷,也在生动实践“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的宏伟蓝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认为:“上海、武汉、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分别担负着带动区域发展的重担,只有龙头、龙腰、龙尾都挺起,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才能腾飞。”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武汉角色吃重。面向未来,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宏大的时代命题,武汉必须知重负重,回答时代考题,践行时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5次来到湖北武汉,在这里擘画蓝图、指引航向,以这里为外交主场开展大国外交,在这里深入生产现场、港口码头和科技园区,走进居民社区,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全方面把脉定向、掌舵领航,留下殷殷嘱托。

五次考察,三赴光谷,从“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里,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就是科技创新。

光谷。

跳出武汉看武汉,如果说之于全国大局,从“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写下了武汉之“重”的新格局,那么之于时代“创新”则赋予了武汉新的历史重任。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成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蝶变”,是这座传统工业强市必答的时代命题。

虽是寒冬,著名的“武”字头企业——武重集团却热火朝天。最近,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武重集团与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对大型复杂薄壁回转构件加工装备的技术突破,获评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重时强调,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武重人牢记嘱托,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10年过去,这家老字号企业可谓浴火涅槃,从10年前的亏损转为年均增长12.6%,规模和效益连续7年保持双增长。

武重集团功能部件设计所所长杨应虎介绍:“我们的机床核心功能部件数控A轴铣头,以往只能依赖进口,还买不到最先进的产品,现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产品核心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制作周期缩短30%以上,实现了全流程自主可控。”

鸟瞰武重集团。

从一炉钢到一束光,武汉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如何在更多领域实现领跑,在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11月,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航空发动机三维五轴激光加工特种智能装备交付使用。这是继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后,国产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首次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应用。这种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是加工异形曲面零部件的利器,代表目前全球激光数控机床最高的技术水平。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说,2013年总书记考察光谷,他就在现场:“总书记当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就在那一年,华工科技联合上游企业共同攻关,诞生了首台国产万瓦光纤激光器。

“从前可被动了,这种设备只能从国外购买,不仅售价高,且购买数量、发货时间都由卖方决定。”华工科技总裁助理李慧告诉记者,如今国产产品的售价仅为进口货的十分之一。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光谷,在烽火科技集团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

“我们感受非常深,‘三维五轴’就是典型例子。”李慧说。2018年,华工科技推出第一套拥有国产化切割头的三维五轴设备,获当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然而,三维五轴设备的另外两个核心技术——数控系统和激光器依然受困。

这几年,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华中数控三大链主“结盟”,在一条产线上,展开了多企业、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如今,三维五轴设备的核心技术已全部实现国产化。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超重管激光三维加工中心。记者高勇 通讯员俞智君 摄

“不能有歇歇脚的想法。”李慧说。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考察,“我们一想到总书记在车间大楼前强调的,‘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就深感肩上使命重大。”

2023年,22位院士、专家受聘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等多家高校、创新机构签约成为研究院合作单位。实体化运营不到半年的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已有14个科研项目立项,均面向未来前沿性研究。

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作为著名的科教大市,武汉拥有在汉科研院所百余家,高校92所,这样富集的科教人才资源,是国家长期投入和资源布局,时代也赋予武汉新的创新使命。

高位谋篇,系统布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要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武汉,将进一步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地要找准自身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积极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繁忙的武汉站。覃凯 摄

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备受期待的合武高铁正式开建,这是沿江高铁通道“承东启西”的关键段落。沿江高铁贯穿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国城市群五极中的三个,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合武高铁沿线的武汉天河站将是“华中地区第一个空铁枢纽”,也是武汉新一个第四代站城融合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当各种资源要素在这里聚集、流通,产生化合作用,临空经济、枢纽经济等将成为新的经济热点,从区位到枢纽的“武汉努力”必将有新的实践样本。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武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沿着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分别向前,将会在“武汉”这一节点交会;而如果把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看作两条飘带,武汉,也正好是陆海节点。武汉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能够衔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纽扣,也是内陆地区少有的集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如此独特的地理方位,意味着在新发展格局中,武汉必须担起更重的担子。

打通双循环堵点,流通体系的现代化是重要一环。

一个多月前,武阳高速全线贯通,湖北、湖南、江西中部三省省会城市3小时高速交通圈正式形成。随着公铁等路网的快速推进,如今,以武汉为中心的“两纵两横两连”十二个方向的“超米字形”客运铁路网络,正在不断拉近武汉与其他城市的距离,武汉加速从“高铁之心”迈向“祖国立交桥”。

武汉是传统的内陆城市,但现在,武汉成为新的出海口。

2023年12月,行程超过1万公里的“武汉—上海—圣彼得堡”联运首发,标志着武汉又添一个新的铁海联运通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公铁水“联手”,江海陆“联运”,“通全球”成为武汉的常态。2023年底,阳逻港—洋山港“联动接卸”模式成功落地,海关对两港视同一港整体监管,洋山港接卸功能前移近千公里至阳逻港——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开放前沿。

到2023年底,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花湖机场,进出境航班突破千架次,出港货物中九成为出口。花湖与天河联动的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在全球城市群中独一无二,内陆开放“出海口”的秉赋不言而喻。

花湖机场。任勇 摄

自1957年我国第一条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在武汉贯通至今,武汉已从中国南北连接点,成为空中畅达五洲、水运直达东盟、陆地连接亚欧的重要节点。从通九州到通全球,九州通衢之“通”,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巨大的拓展。

在更深层次上,“循环”不只是交通的畅达,而是从生产要素、技术赋能到分配消费,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等环节的畅通无碍,是加快推进以创新为动力、协调为标尺、绿色为底色、开放为抓手和共享为宗旨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

武汉是全国三大智能密集区之一,借“智”创新,不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024年,武汉理工氢电科技公司最新款“膜电极产品”将正式推向市场,将氢燃料电池寿命提高1倍左右。作为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膜电极对于氢能绿色发展有着关键作用,这家武汉企业也因之跻身于全球膜电极供应商前列。

打破国外厂商对2K柔性屏的独享!国内400G硅基光收发芯片产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将在武汉实现商业化量产……随着越来越多“第一”的出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华星光电可折叠式智能显示面板。记者周超 摄

2024年1月2日,工信部202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拟认定名单公示,4家武汉企业入选拟认定公示名单,这是历年来武汉市入围企业最多的一次,至此,武汉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将增至27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持续名列第一。

如今在武汉,一分钟可以下线3辆新车、百部手机、34台空调……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成“群”崛起迈进,若干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厚实发展后劲,武汉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网络安全等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充满活力,经济发展才会活力奔腾。

虽是深冬,武汉之东的武汉新城中心片区光谷科学岛内,眼下一片火热。武汉新城正在一步步从规划图变为施工图、走向实景图。武汉新城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将武鄂黄黄连成一片,瞄准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以重大创新策源,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身为科教大市、经济大市,未来的武汉必进一步实现发展能级的跃升,体现大城大担当,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多作贡献。

2023年底,一名国外留学生在汉打车时,发现居然是辆空无一人的自动驾驶汽车,惊奇之余录下视频传上网络,引起海外百万网友的围观、感叹。事实上,自2022年9月,武汉和重庆两地率先开启车内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服务以来,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在武汉已跑出了34万单,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

“新质生产力不断重塑传统汽车产业,自动驾驶技术便是产物。”“萝卜快跑”武汉城市负责人杨文俊如此解释。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李岿 摄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科创资源禀赋转化为大城发展的内核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武汉一直在努力破题。

2022年,武汉获批建设全国第五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23年新春第一会,武汉便直奔主题,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为题,明确宣示将“举全市之力”来推进。

围绕以创新为内核的高质量发展,从2023年到2024年,“闯关”成为武汉高频词。

闯什么关?

闯“动能转换”的关。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的驱动力,正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三化形式,在武汉这座科创大城涌动。比如,武汉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965”产业体系中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撑武汉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同时着力发展氢能这一绿色新兴产业,形成从氢气的制取、储运到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加快发展光化学产业,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

武汉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一度令人骄傲,但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这是武汉必须要闯过的关键阶段、重大关口。

2023年12月28日,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光纤激光器核心部件生产现场。记者周超 摄

三个转化,每一个都是明确的路线图,每一个都是必须闯过的发展关口,每一个都是迫在眉睫、需抢抓落实的硬任务。

速度!在武汉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当月,作为创新排头兵的武汉创新发展研究院就正式启动,面向全球“遴选院长”,一时令人瞩目。截至目前,武创院共组建挂牌成立专业研究所1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9家,集聚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突破!2022年11月,武汉超算中心正式投运,这是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于一体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一年后,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又陆续开工。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55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4家、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载体500多个。

集聚!链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让要素进一步向武汉集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023年7月,继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后,武汉会同鄂州依托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又申报“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借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大会在汉举行的契机,武汉进一步加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力度,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再现新时代“货到汉口活”盛景。

2023年汉交会现场,展示国内外辣椒品种。记者周超 摄

补齐!中小企业发展不足,武汉直面弱项,着力补齐短板,连续出台“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方案”和“加快独角兽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大力营造良好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阳光雨露。
探索!2023年12月18日,武汉首批2个项目共计7609吨碳普惠减排量在武汉碳普惠登记平台登记,并挂牌交易,绿色发展产业迈出新步伐。“武汉云”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一朵云”,以迅猛发展的数字应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估中,武汉排名全国第二。“用发展的眼光治理城市”,武汉不断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超大城市武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万马奔腾,更呼唤一马当先。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统领各项工作,武汉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登高望远,落实为重。要不折不扣抓落实,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求真务实抓落实,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武汉要坚定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所能”。

武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知重负重”,是英雄的重要特质。

伟大事业都是干出来的。2024年已拉开帷幕,要将路线图变为实景图,需从头抓紧,干在实处。

真正的英雄,必定牢记嘱托,担当使命;真正的英雄,必定舍我其谁,勇当先锋;真正的英雄,必定闯关夺隘,敢于胜利,扛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长江日报 记者鲁珊 蔡欣星 栾嘉雯)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江日报,光电,激光,激光企业,激光制造,激光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