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市场研究

激光设备行业研究:方兴未艾,新能源端需求高企

激光制造网 来源:未来智库2023-04-14 我要评论(0 )   

激光技术优势明显,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激光由激发辐射过程产生。LASER 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受激发射(Stimulated emi...

激光技术优势明显,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激光由激发辐射过程产生。LASER 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受激发射(Stimulated emission)是由爱因斯坦 1917 年提出,狄 拉克 1927 年首次实验证明受激发射存在。除受激辐射外另外一种光的发射过程是自发 辐射。 激光是 20 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是一种 人造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和“奇异的激光”。它的亮度约 为太阳光的 100 亿倍。

历经多年的发展,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激光产业链 上游主要包括光源材料、光学元器件及其他组成激光器的材料;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 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其他例如电源、散热器、传感器、分析仪、防护镜等;下游则是 成套的激光加工设备,如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打标机等。激光产业链的终 端应用领域涉及交通、医疗、电池、家电、商业用途等。

在激光加工设备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及制造成本占比 10%左右,原材料成本占比 90% 左右,其中激光器成本占比在 30-50%。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原材料成本占比 90%左右。 激光是由受激辐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其中激光器是产生、输出激光的器件,是激光 加工系统的核心器件。激光器是激光的发生装臵,有三大功能部件:泵浦源、增益介质、 谐振腔。泵浦源为激光器提供光源,增益介质(也称为工作物质)吸收泵浦源提供的能 量后将光放大,谐振腔为泵浦光源与增益介质之间的回路,振腔振荡选模输出激光。

工业是激光行业的主要应用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激光加工是利用高强度的激光束,经光学系统聚焦后,通过激光束与加工工件的相对运 动来实现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加工的一门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切割、蚀刻、 焊接及精细微处理等诸多工业生产领域。激光加工具有加工对象广、变形小、精度高、 能耗低、公害小、远距离加工、自动化加工等显著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型制造技术 和手段,被誉为“永不磨损的万能加工工具”。

激光加工具有输出能量集中、稳定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处理传统工艺方法 较难处理的硬 度大、熔点高的材料。激光加工设备是实现激光加工的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主要可 以分为: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刻蚀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焊接设备等。在精细微加 工领域,激光具备切割质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非接触式切割、材料损伤小 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激光加工设备开 始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动力能源等传统宏观加工领域逐步渗透到显示面板、消费电 子、集成电路等精细微制造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未来,随着 全球制造业升级的不断加快,新的生产需求和应用场景也将不断出现,激光加工设备的 技术水平及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工业是激光行业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工业激光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激光工艺对传 统工艺的替代。目前材料加工行业以传统的机床加工为主,但激光加工具备加工应用范 围广、加工精度高、节约环保等优点,激光加工渗透率在快速提升。

2023 年 1 月,制造业 PMI 为 50.1%,2 月为 52.6%,均位于荣枯线以上,工业投资持 续改善,宏观数据向好。

与世界制造业大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及装备制造业中激光的应用比例偏低,仅为 30%。 而美、日、德激光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比重均超过了 40%,其中德国高达 46%,高 出我国 16 个百分点。因此我国激光产业的市场潜力较大。

激光设备市场稳步增长,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整体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2021 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 210 亿美 元,预计 2022 年将以 10%左右的速度增长达到 232 亿美元。

目前激光技术被应用在锂电、光伏、医疗等多个行业。由于激光技术壁垒较高,导致长 期以来我国激光器核心器件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为降低对激光器核心部件的进口依赖和 生产成本,近年来国内厂商纷纷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未来随着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 激光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跨领域应用 逐渐增加,其与制造业的融合日趋紧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跨领域应用逐渐增加,其 与制造业的融合日趋紧密。同时激光加工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入材料加工与光刻、高 端工程机械、桥梁建筑模板、装配式建筑、特变电输送铁塔、航空航天、通讯与光储存、 医疗美容等工业及消费领域,上述领域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激光加工设备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机遇。

激光器作为激光设备的核心部件,迎来国产替代

激光器是激光设备的核心部件。激光器的主要原材料为激光晶体、芯片、特种光纤等激 光材料和元器件,因此产业链上游为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数控系统等制造商。激光 器组装成激光设备后可以完成多种激光加工工作,例如打标、切割、焊接、清洗和熔覆 等,应用服务面非常广泛,包括汽车、钢铁、石油、造船、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既可 用于传统加工行业,又可进军高新技术行业,为光伏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实现 提供支撑。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设备的部件,而激光器器件包括泵浦源、光学谐振腔等,由于其技术 壁垒较高,导致长期以来我国激光器器件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为降低对激光器部件的进 口依赖和生产成本,近年来国内厂商纷纷加大力度,投入多科研资源,我国激光器行业 逐渐步入成长阶段,国产化程度逐年提升。 对于激光加工应用场景,业界一般定义功率低于 100W 为低功率激光器,功率位于 100W-1000W 之间为中功率激光器,功率大于 1000W 为高功率激光器,在中、低功率 激光器领域,国产替代率高,而在高功率激光器领域,仍被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 近年来,中低功率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厂商纷纷向高功率段进军,高功率激光 器研发不断突破。

在激光加工设备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及制造成本占比 10%左右,原材料成本占比 90% 左右,其中激光器成本占比在 30-50%。

近年来,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0 年市场规模达 109.1 亿美元,同 比增长 7.16%,占全球激光器市场 66.12%的份额。根据 Laser Focus World,预计 2022 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将达 147.4 亿美元。 目前中国激光器市场主要以光纤激光器为主导,由于光纤激光器性能优异,适用性较强, 近十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占比达 51%。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占比 相差较小,分别为 17%、16%和 16%。

2021 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增长超出预期,达到 124.8 亿元,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 告,预计 2022 年整个市场将会继续增长到 138 亿元。

2021 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企业占比总和达 73.7%。2021 年,IPG 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到 28.1%,锐科激光上升到 27.3%,几乎和 IPG 持平,创兴激光占比 达 18.3%。

除光纤激光器外,近年超快激光器成为激光器市场中受关注较多的一个细分领域。这是 因为如今各个行业的产品都向更小的体积,更强大的功能方向发展,带动了生产工艺精 细化和微纳化。超快激光器具有超短脉冲宽度和超高峰值功率密度,可提供可靠、高质 量的精密“冷加工”,这种“冷加工”无冲击,热量几乎不会传递到材料中,可以减少熔 化区和热影响区,微裂纹较少,能够实现对敏感材料的一致、受控加工。

先进制造助力激光加工设备发展,行业集中度较低,看好龙头企业成长空间

近年,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发展,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凭借其加工效率、精 度、加工质量及环保等优势,替代传统制造工艺领域不断扩大,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 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和竞争的领域。 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属于高端技术 制造业,长期以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鼓励和大力支持。近年来,中国激光市场快 速增长,2021 年中国激光设备产量约为 20.19 万台。

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目前随着国内上游核心元器件以及高功率激光器的持续研发投入, 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国产厂商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IPG 等国外品牌此前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总体来看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集中度相对较 低,大族激光在 2020 年市场份额为 13.0%,化工科技占比 3.3%;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加大对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力度,国产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激光切割技术是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 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从而将工件割 开。激光切割具有切割质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非接触式切割、可切割材料种 类多等优势。 根据《2022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1 年我国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 到 821 亿元,其中激光切割设备为激光加工技术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市场规模达 280.1 亿元,占比高达 34%。预计 2022 年国内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950 亿元, 其中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324.6 亿元。 激光焊接设备市场随着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数码加工、精密加工等领域应用的崛起, 国内激光焊接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22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近年来受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半导体及新兴市场的需求驱动,同时受益于激光功率的不断提升 和激光器价格的下降,激光焊接设备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2021 年中国激光焊接成 套设备市场销售收入为 66.5 亿元,同比增长 29.9%,预计 2023 年将近 90 亿元。

激光熔覆技术,又称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激光为能量源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 达到显著改善工件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性能,或达到修复工件表面尺寸、强 化延长寿命的效果。根据《2022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21 年我国激光熔覆 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 42.9 亿元,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53.7 亿元。

光伏激光设备市场广阔,技术迭代释放需求

光伏行业作为目前我国最有竞争力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光伏产业从技术到产业,都成为中国领先并引领全球发展的“长板”,正以不可估量的速 度飞速发展,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未来实现我国承诺减排目标“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 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内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 加速应用背景下,光伏装机容量将持续攀升。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 年上半年国内 光伏发电装机 30.88GW,同比增长 137.4%,已超过 2021 年 1-10 月国内新增装机容 量总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 85~100GW。预计 2022 年-2025 年,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 83~99GW,我国光伏产业总体呈现稳 定上升的发展态势。

光伏行业尝试各种渠道推动电池片生产成本的下降。一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根据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 1%,成本可下降 5%-7%,因此提升转 换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二是通过降低物耗以降低成本,电池片加工环 节的主要材料成本包括晶硅和浆料,其中浆料价格与银等大宗商品挂钩,下降难度较大, 因此企业往往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电池片中的浆料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三 是通过压低原材料价格以促进成本降低;四是通过设备的国产化,提升生产品质的同时 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综上,为在平价上网的大背景下保持企业竞争力,电池片生产成 本降低将成为市场趋势。此外,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发电量高的高效电池成为产业发 展的重要方向。电池片转换效率主要由其技术路线、工艺和生产设备等因素决定。 光伏发电将凭着环保优势对传统能源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在能源中的占比将迅速上升, 由此带来对光伏组件的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效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的市场需求将 被进一步拉动。

PERC 电池仍为主流,激光技术助力增效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反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激 光加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融、切割、刻边、掺杂、打孔、激光修复、激光划片等工 艺。

PERC 叠加激光掺杂 SE: 采用激光掺杂的 SE 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浅扩散区域的表面浓度,降低表面复 合,在金属接触区域实现重掺杂,改善金属浆料和电池的接触,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电 池转换效率。因此,激光掺杂技术能在与现有 PERC 电池线兼容的基础上,提高产出电 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ERC+SE 电池较普通PERC 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绝对值可提高0.3% 至 0.5%。利用激光加工工艺实现 PERC+电池,光伏制造企业仅需在 PERC 生产线基础 上增加 SE 激光掺杂设备,投入较小,效益明显。 2019 年,为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酸排放,碱抛技术逐步替代传统的硝酸和氢氟 酸,成为 PERC 电池 PN 结隔离的主要手段。碱抛技术的应用,提升电池背钝化面的平整 度,提升了背面反射率和钝化效果,提升了转换效率提升。针对碱抛工艺的激光掺杂技 术也应运而生,解决了原有技术的局部腐蚀问题,提升了转换效率。

随着大尺寸硅片时代的到来,182mm 和 210mm 的大尺寸硅片进一步提升了激光消融和 掺杂整幅面的均匀性的要求,PERC 叠加激光掺杂 SE 技术和碱抛已经成为 2020 年新增 PERC 产能的标准配置。

PERC 消融(刻蚀)工艺: PERC 高效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在电池背面增加钝化层,阻止载流子在一些高复合区域(如 电池表面与金属电极的接触处)的复合行为,减少电损失,同时可以增强电池下表面光 反射,减少光损失,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电池的性能。PERC 电池与常规全 铝背场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电池背面用全表面介质膜钝化和局域金属接触方式取代全铝背场电极。

在 PERC 技术中,背面电极透过钝化层实现微纳级高精度的局部接触是技术难点之一。 加工过程中,在对钝化膜精密刻蚀的同时,不能损伤到硅衬底材料,否则会影响电池片 最终转化效率。早期实验室主要采用湿法刻蚀工艺,产业化难度高,且成本高。即便利 用激光方式,也要求激光加工能够定位最优化的能量密度分布,精确控制激光作用时间, 同时保证每个脉冲严格一致。只有特制的激光器和光路控制,配合长期积累的工艺经验, 才能得到最佳的电池性能。迅速定位与特定材料加工匹配的微纳级激光加工技术和适应 高效生产的控制系统是 PERC 电池激光加工设备的技术核心,同时也是高效太阳能电池 实现产业化的保证。

激光掺杂帮助 TOPCon 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 PERC 高效太阳能电池快速发展的同时,限制于电池结构的限制,转换效率逐步接近 天花板。以 N 型电池为代表的 TOPCon 电池、HJT 电池、IBC 等高效太阳能电池结构不 断技术升级,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据 PV Infolink 预测,各大企业对 N 型的研发投入逐渐加大,在未来几年内,以 N 型为 主的 TOPCon、HJT 和 IBC 增长趋势明显。从生产工艺来看,IBC 电池工艺最难最复杂, TOPCon 次之,HJT 电池工艺最简单、步骤最少。从生产设备来看,TOPCon 电池与现有 主流技术 PERC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兼容性最高,可从 PERC 产线升级,IBC 次之,HJT 电池完全不兼容现有设备,需要新建产线,且设备投资额最大。 2013 年德国Fraunhofer ISE 研究所提出TOPCon电池概念,采用N型硅材料作为衬底, 硼扩散形成发射极,背面采用一层超薄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层钝化层,双面丝网形成金 属电极,经过几年的技术优化,Fraunhofer ISE 公布的最高转换 效率已达到 26%。国内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中来股份等多家光伏企业相继开展了相关 研究,量产的转换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在 TOPCon 电池生产流程中,激光技术可以用于选择性重掺(SE 工艺)及激光转印等环 节。

TOPCon 电池中,激光硼掺杂为提效核心工艺之一,可实现 0.2%-0.3%的效率提升。从技术原理上看,TOPCon 的激光硼掺工艺原理与 PERC+SE 基本相同,即通过实现局部 重掺,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但最大差异在于,两种工艺的扩散材料本身存在差异,前者 扩散硼,而 PERC 电池扩散磷。且扩硼难度高于扩磷难度、更为复杂。PERC 电池技术标 配激光 SE 为一次掺杂,但 TOPCON 电池用的是 N 型硅片衬底,需要硼扩散,硼扩散速 率慢、温度高,在硅中固溶度低、一次掺杂困难,此前行业内使用二次掺杂方案较多。 二次掺杂工艺主要工序为硼扩散后首先用激光开槽,将表面BSG硼硅玻璃打穿至掺杂面, 然后再进行一次硼扩形成高低结重掺。但是硼扩温度极高、能耗较大,同时第二次硼扩 也会额外增加硼扩、清洗等设备投资。

激光 LIA 修复设备帮助 HJT 提效降衰

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 solar cell)是在晶体硅 上沉积非晶硅薄膜,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 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显著优点。日本三洋公司在 1990 年研发了 HJT 电池,2010 年核心专利过期后,多家公司开始专注于 HJT 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在光照情况下,对 HJT 电池进行加热退火,可以提高非晶硅的钝化效果,提高电池转换 效率。除此之外,在 HTT 电池上,LIA 技术同时能减少电池片的暗衰减,延长电池组件 的使用寿命。 修复工艺的核心是能否将效率提升稳定保持到组件上,主要路径有 LED 光注入和激光 LIA 设备。激光 LIA 设备兼具抗衰减和提效双重功能,且可以有效降低组件端衰减,已 成为 HJT 光注入修复路径中的重要选项,较传统 LED 工艺具备绝对优势。 在 HJT 电池中的应用方面,以帝尔激光为例,公司激光修复技术通过激光均匀辐照,整 幅面激光辐照均匀性可达 5%以内,满足 230mm 以下尺寸电池片高光强辐照,提高非 晶硅的钝化效果,提升电池开路电压,同时改善银浆与衬底的接触,大幅提高填充因子, 进而提升转换效率。根据帝尔激光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激光 LIA 设备曾获量产订 单,单台设备价格不低于 300 万元,对应激光 LIA 设备单 GW 价值量约 3000 万元。

新型无接触激光转印技术,替代空间广阔

激光图形转印技术(Pattern TransferPrinting,简称:PTP)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印刷 技术,该技术在特定柔性透光材料上涂覆所需浆料,采用高功率激光束高速图形化扫描, 将浆料从柔性透光材料上转移至电池表面,形成栅线。PTP 技术能够突破传统丝网印刷 的线宽极限,轻松实现 25μm 以下的线宽,实现更优的高宽比,帮助电池实现超细密栅 电池,匹配选择性发射极技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做到 18um 以下可以浆料节省 30%, 在 PERC 上已经得到论证,HJT 电池使用的是低温银浆,颗粒度小,转印可以达到更新 的线宽,从而降低银浆耗量,提升电池效率,TOPCON 工艺是 N 型双面银浆,对银浆耗 量更为敏感,在 TOPCon、HJT 等路线上的节省量会更高。

丝网印刷过程中,为保证整个电池幅面印刷质量,全程对电池表面施加比较大的压力。 PTP 技术加工过程中则无需接触电池表面。随着 182mm、210mm 电池尺寸时代的到来, 印刷面积更大,硅片进一步减薄,加工过程中的压力降低可以显著降低电池的破损率, 提高生产的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PTP 印刷技术在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可以实现超细线宽的银浆印刷,改善印刷质量,进一步提升高效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 降低银浆耗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PTP 印刷技术不局限于电池结构,在 PERC、TOPCon、 HJT、IBC 等电池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于银包铜、低温银浆等不同的浆料类 型也可以使用。

锂电激光设备:下游需求不断释放,发展空间宽广

锂电激光设备是指利用激光技术,实现新能源锂电池组焊接、切割、清洗、焊接、打码 等工艺流程的设备。根据加工目的不同,锂电激光设备可分为锂电激光切割设备、锂电 激光焊接设备、锂电激光打标设备、锂电激光清洗设备等。锂电激光设备具有安全性高、 自动化水平高、精度高等优势,随着锂电产业发展,锂电激光设备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锂电池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安全性和设备要求极高,近年来, 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市场对加工设备的精度、安全性等提出了 更高要求,激光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先进技术,在此背景下,其在锂电池 加工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进而带动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扩大。

目前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锂电池制造的各环节,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激 光设备市场需求随之增加。根据 GGII 的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 达 74 亿元,同比增长 42.3%,预计 2022 年将达 89 亿元。

相较于传统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具有高效精密、稳定可靠、自动化和安全程度高、 洁净环保等特点。随着锂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厂商产能不断扩大,对锂电设备的精度、 安全性以及一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技术,高度契合 锂电池的生产需求,在锂电设备中的应用量呈增长趋势。 从全球市场来看,海外市场长期使用圆柱电池,圆柱电池市场渗透率显著高于国内。一 致性高、安全性好、成本优势明显的圆柱全极耳电池已经成为特斯拉、宝马、松下、LG、 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全球巨头的一致选择,电池全极耳化发展趋势逐步显现,并面临 迫切量产需求。随着锂电设备全球化发展与圆柱全极耳电池全球量产加速,圆柱全极耳 电池设备有望成为锂电设备的新增长极。

锂电激光设备市场参与者较多,市场竞争格局较分散,在国内市场上,锂电激光设备供 应商主要有联赢激光、大族激光、光大激光、迅镭激光、华工科技、海目星激光、尚拓 激光、锐科激光等。 随着激光技术在锂电池制造广泛应用,锂电激光设备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行业发展 前景广阔。锂电激光设备供应商多,市场相对分散,但随着需求升级,锂电激光设备定 制化发展趋势明显,相关企业凭借技术、定制化服务、快速响应等优势,与下游客户建 立较强粘性,将提升锂电激光设备行业进入壁垒。

激光切割: 锂电池加工对精确性、可控性和加工机器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在激光技术出现前,锂电 池产业通常使用传统机械进行加工和切割,但传统模切刀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 免地出现磨损,粉尘掉落并产生毛刺,可能进而引起电池过热、短路、甚至爆炸等各类 危险问题。与传统的机械切割相比,激光切割拥有无工具磨损、切割形状灵活、边缘质 量控制、精确性更高和运营成本较低等优势,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 幅缩短新产品模切周期。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决定整车性能。 由于对精确性、可控性和加工机器的质量要求较高,金属箔分切(foil slitting),金属箔 切割(foil cutting)和隔离膜切割(separator foil cutting)等需要运用到切割工艺的环 节更适合使用激光进行加工。

激光焊接: 激光焊接机的作用是为客户提供整套锂电池生产装备,确保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续航里 程和安全性。相比传统的氩弧焊、电阻焊等方式,激光焊接具有显著优势:一是热影响 区小,二是非接触加工,三是加工效率高。从激光焊接来看,锂电池主要的焊接材料包 括铝合金和铜合金。电池外壳形状主要分为方形和圆柱。目前,方形电池在国内的普及 率比较高。焊接方式主要包括拼接焊和叠焊。在新能源锂电领域,激光焊接技术已经大 规模用于极耳、电芯壳体、密封钉、软连接、防爆阀、电池模组等焊接。

激光清洗: (1)极片涂覆前激光清洗,锂电池的正负极片是在金属薄带上涂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而 成,金属薄带在涂覆电极材料时,需要对金属薄带进行清洗,金属薄带一般为铝薄或铜 薄,原来的湿式乙醇清洗,容易对锂电池其他部件造成损伤。激光干式清洗机能够更好 的解决以上问题。(2)电池焊接前激光清洗,采用脉冲激光直接辐射去污,使其表面温 度升高而发生热膨胀,热膨胀使污染物或者基底振动,从而使污染物克服表面吸附力脱 离基底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物体表面污渍的目的。该方式可以为电池焊接提前做准备,以 减少焊接的不良品。(3)电池组装过程中激光清洗,需要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外贴胶处理, 以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短路的发生以及保护线路、防止刮伤。对绝缘板、端板进行激 光清洗,清洁电芯表面脏污,粗化电芯表面,提高贴胶或涂胶的附着力,且清洗后不会 产生有害污染物,属于环保的绿色清洗方法,这在全球高度关注环保的情况下越发显出 它的重要性。

激光打标: 为更好地把控产品品质,追溯锂电池的全程生产信息,需要将关键信息(包括原料信息、 生产过程和工艺、产品批次、生产厂家及日期等)存储在二维码内并在电池上进行标识。 传统的油墨喷打码技术存在易摩擦,长时间容易缺失信息等问题,而激光打标具有永久 性强、防伪性高、精度高、耐磨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为产品品质追踪提供最佳 的解决方案。

行业内重点公司分析

华工科技:新能源业务增添发展动力,盈利能力迎来提升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0.11 亿元,同比+18.14%;实现归母净利润 9.06 亿元, 同比+19.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21 亿元,同比+32.53%;其中第四季度实现 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同比+551.99%。

公司毛利水平从 21 年的 17.04%,提升到 2022 年的 19.16%;净利率水平从 21 年的 7.36%,提升到 7.41%;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在新能源 汽车产业发展、装备国产化的背景下,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产品收入在 2022 年已超过 21 亿元,产品利润超过 5 亿元,较 2021 年增长幅度超 100%。

智能制造业务:公司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销售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其中第三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面向热成形行业交付 突破 200 台,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聚焦锂电和光伏方向,成功推出了锂电 大卷清洗设备,其中基于激光技术的宽幅正极锂电池清洗设备为行业首台;应用于新能 源汽车行业的激光加工装备收入同比增长 71%。去年公司智能装备事业群业务收入同比 增长 30%,净利润同比增长 73%。在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公司聚焦半导体制造核心工 艺制程,解决激光表切、隐切、退火、缺陷检测等关键技术,推出半导体激光表面切割 划片设备、半导体激光隐形切割划片设备和 SIC 衬底外观缺陷检测设备,实现国产替代 装备应用;持续拓宽新能源赛道,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聚焦比亚迪、特斯拉 等行业优质龙头客户,打造扁线电机自动化产线,实现国产替代。

感知业务:公司的新能源 PTC 热管理系统业务全面开花,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汽车品 牌,同比增长 260%;国际业务成功进入 Daikin(大金)品牌供应系统,Whirlpool(惠 而浦)、BSH(博西家电)、GE(通用电气)智能家电用传感器实现批量供应。去年公司 传感器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0%,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成为公司主导业务, 销售贡献占比超过 54%。联接业务:公司继续围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从芯片、材料、 技术、工艺和应用布局新领域。2022 年公司的 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 付,进入海内外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应用于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 800G 硅光模块已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场。在 5G 业务领域,无线光模块系列产品发货量保持行业 领先地位,客户侧 10G-400G 传输类光模块全覆盖,线路侧 CFP2/QSFP-DD 产品迭代取 得重大进展,光模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1%;“觉影”(Joinsite)5G 无线小站产品发货量 行业领先,并成功推出 RHUB 新产品,产品向更高端迈进。公司全球光器件供应商排名 跃升至第八位,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光伏激光设备龙头企业——帝尔激光

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于光伏产业的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在光伏领域,公司可针对国内外 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设备和服 务。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高端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 2022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53 亿元,同比+12.65%;实现归母净利润 3.36 亿元, 同比+19.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 亿元,同比+19.03%。

公司 2022 前三季度毛利率 46.9%,同比+2.3pct,主要原因系应用于大尺寸 PERC 电池 片激光设备毛利率较高,净利率为 31.95%。

公司已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 PERC、MWT、TOPCON、IBC、HJT、钙钛矿等高效 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 的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爱旭科技、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阿特斯 太阳能、韩华新能源、东方日升等国际知名光伏企业均与公司开展合作。

在光伏领域,公司对激光印刷相关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站在当前时点,综合 几种技术来看,激光转印的优势非常明显,主要优势在于:激光转印的栅线更细,因此 浆料节省更多,低温银浆也同样适用,激光转印为非接触式印刷,可以避免挤压式印刷 存在的隐裂、破片、污染、划伤等问题。同时,未来硅片薄片化趋势,薄片化会带来更 多隐裂问题,激光转印由于非接触式印刷,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该技术在 PERC、 TOPCON、HJT、IBC 等电池工艺上都可以应用。除 PERC 激光消融、SE 激光掺杂等技术 外,在 TOPCON 电池工艺上,公司拥有激光硼掺杂、激光开膜、特殊浆料开槽等相关技 术储备;在 HJT 电池工艺上,公司的 LIA 激光修复技术已取得客户量产订单;在 IBC 电 池工艺上,公司的激光开槽技术已经取得量产订单;同时,公司也在开展钙钛矿电池的 相关研发并取得订单。组件方面,公司在薄膜打孔、切割、激光无损划片拥有相关技术 储备,其中激光无损划片、叠瓦已有量产设备交付。除光伏领域之外,在显示面板行业, 公司针对 LCD/OLED、Mini LED 的激光修复工艺,均开展了研发和样机试制,在半导 体封装、应用电子领域的激光微孔工艺,公司已取得设备订单并交付。

激光焊接设备龙头企业——联赢激光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 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制造业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激 光器及激光焊接机、工作台以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 2022Q1-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4 亿元,同比+106.80%;实现归母净利润1.87 亿元, 同比+232.33%。并且公司发布 2022 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 28.23 亿元,同比 +101.65%;实现归母净利润 2.75 亿元,同比+198.6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7亿元,同比+258.41%。

盈利能力方面,2022Q3 公司的毛利率为 35.94%,较上年同期下降 0.38pct;净利率水 平上升较多,2022Q3 公司的净利率为 9.90%,较上年同期上升 3.74pct。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激光器、工作台以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激光器产品包括:YAG 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复合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蓝光激光器、脉冲激光器等系列产 品。与一般专业激光器厂家不同之处在于:公司的激光器是专门针对焊接进行开发、生 产的,工作台和成套设备也是根据客户的产品和要求定制化设计、生产。公司产品广泛 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领域,客户群体覆盖宁德 时代、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上汽时代、国轩高科、科达利、星恒电源、富士康、 泰科电子、长盈精密、松下、三星、中航动力等行业知名企业。在激光焊接领域精耕细 作,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及行业客户资源,形成了较为突出的品牌、技术等竞争优势, 现已成长为国内激光焊接行业的领军企业。

激光器+激光智能装备促进成长——杰普特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激光器、激光精密加工装备及光学精密检测设备。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半导体、集成电路、被动元件、动力电池、光伏材料等的精 密制造和检测。公司是中国首家商用“脉宽可调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MOP A 脉冲光 纤激光器)”生产制造商和领先的光电精密检测及激光加工智能装备提供商。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11.73 亿元,同比-2.17pct,实现归母净利润实现 0.77 亿元,同 比-15.99pct,扣非净利润 0.54 亿元,同比-16.80pct。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3.42%,较上年同期下降 0.09pcts;净利率为 6.27%, 较上年同期下降 0.71pct。

公司深耕上游核心激光光源技术,通过与 3C、新能源、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重点行业标 杆客户深度合作,实现激光技术和产品在重点领域的突破。 公司的“激光光源+”发展战略,依托于品类齐全的自主激光光源,让公司能够在新领 域拓展的时候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激光器,并针对加工工艺的需求做定制化的调教,以达 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锂电: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覆盖了锂电生产的全部激光加工工序,并且在头部客户里面 完成了所有激光加工工艺的验证。公司为客户设计的激光解决方案已在批量出货并在持 续对接客户的新需求。除新扩产产线中进行国产替代以外,原有激光器的替换、锂电生 产的创新激光应用、储能等泛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在积极跟客户验证。同时公司也在持续 对接更多的锂电客户,未来在锂电头部客户开始批量使用国产激光器并稳定生产后其他 锂电客户也将进行激光器的国产替代工作。 光伏:2022 年公司在晶硅电池的技术路线上从组件端到电池片端做了更多激光器品类的 扩展,从电池片无损裂片、光伏玻璃钻孔,到 PREC 开槽以及这两年下游扩产趋势较为 明确的 TOPCon SE 掺杂,都是国产激光器新工艺的突破,目前都已经批量出货。未来公 司将继续配合下游客户需求,在光源方面做更多工艺及设计上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激光 工艺对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钙钛矿方面,公司激光膜切设备推出了第二 代产品方案,涵盖 P1-P3 薄膜划切工艺段及 P4 清边工艺四台设备及前后小型自动化设 备,第二代方案在线宽可调区间以及加工效率方面相比之前都有较大的提升,目前公司 正在广泛与下游客户进行业务拓展。

激光设备领军企业——大族激光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激光加工设备与自动化等配套设备及其关键器件,公司的主要业务分 为:通用元件及行业普及产品、行业专机产品、极限制造产品,业务范围从工业激光加 工设备与自动化等配套设备拓展到上游的关键器件。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9.61 亿元,同比-8.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97 亿元,同 比-39.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75 亿元,同比-43.25%。

2022 年,在经济下行及全球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低迷,行业 设备投资明显减少。公司信息产业设备业务实现收入 48.36 亿元,同比减少 31.06%。 其中,消费电子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0.50 亿元,同比减少 30.13%。 PCB 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86 亿元,同比减少 31. 72%。作为 PCB 产业的主要下游 之一,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的低迷直接带来 PCB 产业增长幅度的大幅放缓,订单的骤然下 滑降低了企业对新设备投资的意愿。

同时公司新能源设备业务实现收入 27.64 亿元,同比增长 30.60%。其中,锂电设备业 务实现营业收入 25. 36 亿元,同比增长 27.94%。公司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原中航锂 电)、亿纬锂能、欣旺达、海辰、蜂巢能源等行业主流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光伏设备 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8 亿元,同比增长 69.81%。公司 PECVD(等离子增强气相沉积设 备)、扩散炉、退火炉等设备已经中标行业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在光伏新技术领域,公司 在 TOPCON 领域产品布局完整,逐步具备 TOPCON 电池全产业链设备研发制造能力; 在 HJT 电池已布局 PECVD(等离子增强气相沉积设备)、PVD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等 设备产品。钙钛矿技术领域,凭借多年在薄膜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了钙 钛矿激光刻划设备,已实现量产销售,与协鑫光电等行业头部客户一直保持合作关系。 半导体设备(含泛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0.9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70%。2022 年,LED 市场增长放缓,公司在行业空档期,完成了多款 LED 设备产品的迭代升级,包 括激光剥离,激光全切以及 Mini-LED 修复等设备。推出的新产品 LED 分选机,迅速获 得客户认可,并且取得批量订单。

激光自动化设备领军企业——海目星

公司是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动力电池、钣金加工等 行业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并在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突 破性进展,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 2022 年,根据公司的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1 亿元,同比+106.9%;归母净 利润 3.8 亿元,同比+249.5%;扣非归母净利润 2.9 亿元,同比+305.3%。

2022 年三季报,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34.22%,同比增加 6.02pct;销售净利率 9.11%, 同比增加 5.58pct。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激光技术作为高端制造的 核心技术之一,在精细化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未来将逐步替代 传统工业制造业技术的存量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 续提高,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光伏、显示面板等下游应用的旺盛需求,这一部分增 量业务亦将助力我国激光设备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主要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分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3C 消费类电子激光及自 动化设备、钣金激光切割设备,同时,公司产品在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亦取得突破性 进展。 公司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覆盖了下游方形、圆柱及软包电池的部分生产环节。 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公司继去年全国首台 TOPCon 激光一次掺杂设备顺利交 付后,近日,海目星 20GW 的 TOPCon 一次掺杂设备在客户处持续稳定量产,产线提效 在 0.3%左右,助力客户承接高效组件订单。进入 2023 年以来,海目星多次中标光伏头 部客户多个基地的全额订单,截至目前,TOPCon 一次掺杂设备已开标的项目公司中标 率超 60%。2022 年,公司攻克 TOPCon 的一次激光硼掺杂工艺,同年,首批 TOPCon激光一次硼掺杂设备订单批量交付客户,目前,累计量产数量接近 20GW,量产光电效 率提升 0.3%左右,未来有潜力增值至 0.5%。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应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