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2016:“互联网+制造”平台之战!

星之球科技 来源:江南智造局2016-03-06 我要评论(0 )   

当时代的年轮走过十二五、驶入十三五的快车道,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掀起的创新潮一浪高过一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面支撑《中国...

 当时代的年轮走过“十二五”、驶入“十三五”的快车道,“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掀起的创新潮一浪高过一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面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为重点,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等七大行动计划。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紧密,一个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与现代工业体系的轮廓日益清晰。
 
作为“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将在部分行业、领域、城市落地,显示强大的创新动能与经济价值,而那些率先与互联网特别是新型产业互联网亲密接触的中国制造企业,将在低迷的景气下踏上艰难但充满希望的转型升级之路。
 
海尔收购GE家电剑指何方
 
1月15日,海尔集团与通用电气(GE)在美国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尔将以54亿美元收购后者的家电业务。同时,双方同意将在全球范围内合作,海尔将成为GE云平台Predix的最大客户,在工业互联网、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长期合作。
 
这不是海尔第一次海外并购,由于双方同步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使得人们无法将此次收购仅仅等同于一次全球产能整合,或者是一次国内品牌的全球化冲动。 
2012年起海尔先后收购了新西兰斐雪派克和日本三洋并成功整合,斐雪派克和三洋、AQUA成为海尔旗下品牌,并且在全球市场初步获得了议价能力。斐雪派克还反哺中国,进入国内高端市场。事实上,海尔手中并不缺少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只是上述公司的体量都无法和GE家电相比。
 
这场国际并购,被看成比当年联想收购IBM笔记本业务的意义还要重大,引起制造圈、互联网圈、投资圈等不同圈子的热烈讨论。人们都在揣摩,海尔究竟是看上了什么。海尔是中国第一家千亿规模的家电企业,但国内市场正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消费疲软和竞争对手的强力追赶。2013年、2014年,海尔在净利润增长的同时,营收增长明显放缓,正在谋求转型。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海尔与GE结合在一起,可实现业务的高度互补。众所周知,GE与英特尔、思科、华为等多家企业携手,耗资10多亿美元开发了Predix软件操作平台,负责将各种工业资产设备和供应商相互连接、接入云端,并提供资产性能管理和运营优化服务。自去年起,该平台面向所有企业开放。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购背后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基于Predix平台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
 
Predix代表了一种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创服务型制造蓝海市场的工业转型思路。Predix将各种工业资产设备和供应商相互连接并接入云端,提供资产性能管理(APM)和运营优化服务,每天共监控和分析来自1万亿设备资产上的1000万个传感器发回的5000万条数据,其终极目标是帮助客户实现100%的无故障运行。GE用工业互联网连接工厂、机器和用户,希望它带来10亿美元年收入。这恰恰和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观点高度一致。
 
在中国企业中,海尔以率先拥抱“互联网+”闻名,重组大企业的组织架构、搭建创客平台、推行人单合一等创新举措无不让业界惊叹。有专家分析称,海尔出价远远高出两年前GE家电的参考收购价,除了与美的竞争志在必得的考虑之外,也包含了与全球第一个工业大数据平台结盟、全面搭上工业互联网这班“快船”的战略意图。
 
工业物联网平台争食中国市场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工业物联网平台,是代表互联网+制造融合创新大方向的顶级生态系统。未来的平台,既可以来自硬件领域,也可以来自软件领域。在美国,除了GE的Predix,另一个堪称未来工业级平台的强有力争夺者就是IBM的Bluemix。
 
2014年,IBM投资10亿美元用于发展Bluemix创新云平台,使其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基于Cloud 
Foundry的云计算平台。基于开放标准的Bluemix提供超过120种先进工具与服务,涵盖大数据、移动应用、沃森(Watson)、分析、整合、DevOps、安全和物联网等各领域。IBM 
Bluemix发布一年多来,全球有超过30000云客户,可使用的服务与组件超过100项。
 
2016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全球最大的白电制造商惠而浦宣布将推出搭载人工智能系统“沃森”的家电产品,未来的家电能够和用户交流并自主学习。很显然,这是Bluemix得到越来越多制造业伙伴支持,加快向工业物联网平台靠拢的信号。
 
西门子与SAP,一硬一软两大德国工业4.0巨擘,他们也是世界级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有力竞争者。
 
作为德国工业4.0的领军企业,西门子去年年底宣布将增加研发投入3亿欧元搭建跨业务新数字化服务平台Sinalytics。目前,已有约30万台设备已连接至Sinalytics平台。这一平台与Predix非常类似,整合了远程维护、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等一系列现有技术和新技术,还能够对机器感应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保密传输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提升对燃气轮机、风力发电机、列车、楼宇和医疗成像系统的监控能力。
 
SAP也加大了向中国市场扩张的动作。几乎与海尔收购GE家电同时,1月14日,浪潮与SA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浪潮企业管理软件和SAP工业软件融合互补,加快浪潮ERP软件与SAP的MES、MII、PCO等工业软件的集成,联合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建中国智能制造平台,推出浪潮与SAP 
HANA一体机。
 
显而易见,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德国工业4.0,其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平台正在中国展开激烈竞争。在云南大理,GE为华能集团的大理龙泉风电项目提供了55组2.75-120智能风机,总装机容量为151MW。据悉,通过安装在风机上的传感器, 
风场可以预测未来30分钟的风况,通过储能平滑系统为电网提供可预期的稳定功率输出,优化运营参数,提升发电量5%,相当于为风场增加20%的利润。
 
推进“互联网+制造”呼唤中国平台
 
美国的工业云平台、德国的制造业软件平台频频与中国企业签约,背后折射出美德制造强国抢占互联网+制造生态体系制高点的共同趋势。
 
面对这种崭新态势,是追随结盟,还是自建平台,对于中国制造企业和信息通信企业而言,是一个考验眼光、决心与意志的时刻。
 
1月19日,三一集团副总裁贺东东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发问:在美国、德国的工业云平台纷纷落地中国企业自家门口的态势下,中国的工业物联网市场是否不可避免地将构筑在外国平台之上?
 
以三一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已经行动起来。排名世界大型装备制造前五强的三一集团经过七八年探索,初步打造了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端的大数据平台,“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底层控制系统,到现在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所有设备底层控制的硬件和软件都是自己做的,能够实现双向的交互以及对设备的远程控制,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工作。”目前平台上管理了20万台设备的数据。通过对传感器传回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宏观环境、分析区域市场的变化、分析产品结构、预测配件需求与设备故障。
 
今年元旦期间,三一集团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议,提出了企业转型发展战略,并作出重大决策,把自身的云+端大数据平台面向中国制造企业开放服务,将整合相关资源,为打造中国本土的物联网平台奠定基础。贺东东同时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信息通信企业发出呼吁,工业物联网将比互联网安全层级更高、战略价值更大,中国制造企业搭建本土物联网平台的努力,需要信息通信巨头们的参与和支持。
 
无论是美德工业巨头结盟工业云平台战略,还是中国制造企业搭建并开放工业大数据平台的探索,都深刻地说明,工业云平台引领并点燃了“互联网+制造”的未来。 
任何一个工业云平台都将收集到机器的海量历史数据,而数据通常源于五花八门的机器设备、硬件和软件公司。没有大范围的产业合作,仅凭某一两家公司之力,是无法建成打通所有机器、系统,可以决胜未来市场的工业云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