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应用物理实验室(APL)使用3D打印技术开发出了一个海上空中无人机,被称为“耐腐蚀空中隐蔽无人航海系统”(Corrosion Resistant Aerial Covert Unmanned Nautical System),简称CRACUNS。据悉,这款无人机能够潜入水下长达数月而不会腐烂或者损坏,而一旦接收到信号,CRACUNS就能够立即从水下升到水面,开始飞行,进行多种任务。
据了解,APL的这个项目是专为美国海军开发的,军方希望能够制造出一种同时拥有水下和空中飞行功能的无人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PL与该校研究和勘探开发系的制造专家合作,开发出了一个不需要金属结构件或者机械加工表面的3D打印无人机机体。
实际上,科学家们在启动这个研究项目之前就明白,要想把CRACUNS变成现实,有两大挑战就必须克服。首先,它必须拥有一个非常轻的复合机身,它不仅能够进入水中,而且能够承受一定水深的压力。多亏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制造专家,APL一开始就使用了最具创新性、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
APL的第二个挑战是如何确保无人机如何能够有效地在水里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又顺利启动,进入运行状态。而且APL发现这中间最大的障碍是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对无人机的电子器件进行密封。研发团队首先将CRACUNS上的敏感部件密封进一种干压力容器内,然后将暴露在外的马达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保护涂料进行防水处理。最终,科学家们将造好的无人机在海水中淹没了两个月之后,发现毫无腐烂的迹象,而且CRACUNS仍然能够满负荷运行。
而且由于CRACUNS主要是由3D打印部件和市场上现成的防水涂料组成的,它的制造十分方便和便宜,因此它可以大量生产,并在高风险的任务中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工具。此外,它也可以用于非军事用途,比如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无人机帮助研究机构监控海洋等。
据悉,这台3D打印无人机仍处于原型阶段,目前它只能从水下发射到空中,其他功能仍在进一步完善中,科学家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它能够在完成空中任务后重新进入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