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副总裁 陈焱
超前“搞钱思维” 成为“第一个用集装箱装设备去卖的业务人员”
陈焱的商业敏锐,早在童年时便已显露。出生于湖南衡阳的他,儿时推着冰棍车叫卖的经历,竟成了最早的“商业实践课”:用“薄利多销”打开销路;就连偶尔遇到的“霸王餐”,他也清醒地计入营销成本,早早摸透了成本控制与用户心理的门道。这份源于童年的商业通透,这份早已超越简单的“搞钱思维”,成为他底层商业认知的胜利。
1997年,陈焱毕业后南下深圳,一次偶然,他在深圳特区报上看到大族实业公司(大族激光前身)的招聘信息,怀揣着对激光行业的好奇,陈焱前往面试。与董事长高云峰的4小时长谈十分投机,可就在他以为胜券在握时,高云峰却告知招聘岗位已满。然而,陈焱对大族激光的向往并未就此熄灭,几天后,他主动致电高云峰表达求职决心,最终成功打动对方,破格入职,成为大族激光第10号员工。
初入大族激光,陈焱作为工程师,与公司一同经历了资金寒冬,见证了企业艰难完成原始技术积累的过程。2000年,事业转折点来临,他被外派福建开拓市场。当时大族激光在福建市场近乎空白,陈焱带着5万块积蓄踏上征程,直至钱快花光才成功卖出第一台机器。他独创“先交朋友后谈业务”的销售理念,在泉州皮带扣厂商聚集区深耕细作,最终实现该区域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第一个用集装箱装设备去卖的业务人员”。
敏锐捕捉行业风口 从“模仿者”到“被模仿者”
在多年的工作中,陈焱总能敏锐捕捉技术变革的脉搏。当光纤激光切割成为行业风口初现时,陈焱率先洞察其潜力,即便面对学术界的质疑声,他仍果断牵头组建团队,全力攻克高功率光纤激光集成应用的核心难题。从反复试验到技术突破,他带领团队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市场空白,更推动大族激光的光纤激光切割机完成跨越式迭代,成功实现企业从激光装备“模仿者”到行业“被模仿者”的身份转变。
同事眼中的他“像一只鹰,总能精准锁定重点”,而陈焱却笑着回应:“我只是不愿浪费时间,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 正如他始终践行的:从来不是风口主动选择他,而是他始终以思考为帆、实干为桨,为每一次风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作为中国光纤激光切割机创始人,陈焱始终站在技术创新最前沿。他带领团队完成多项“从0到1”的突破:2016年推出国内首台8KW光纤激光切割机;2017年全球首发15KW光纤激光切割机并当场签约;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项目研制的16KW、20KW机器人激光焊接工作站,成功应用于“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制造。
在他的推动下,大族激光掌握万瓦级激光焊接、切割等世界领先工艺,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如今,大族激光产品已进入苹果等国际供应链,亮相纽约时代广场,让“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
不“内卷”的破局者 筑路人 传火者 以多元角色助力“中国智造”崛起
陈焱身上从不缺“打破常规”的勇气,早从年少生活的细节里便深深扎根。他曾靠一本书“开挂”,颠覆了“密植才高产”的固化认知:不盲从传统种植经验,反而用科学间距换取更高收成;砍柴时会主动琢磨避开蚊蛇的路径,插秧时敢挑战祖辈相传的老办法。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不缺努力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反骨’”,因此他始终拒绝从众,选择用逻辑拆解问题,用知识寻找最优解,在看似既定的规则里,走出属于自己的突破之路。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突破精神,不仅塑造了他的生活态度——“不内卷”,更成为他职场打拼的 “核心密码”。
在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之外,陈焱更将视野投向行业进步与社会担当。作为深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宝安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会长,他始终践行社会责任;2025年5月,他又受聘担任新安中学(集团)科技副校长,走进“青少年大学堂”开设讲座,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激励学子。
不止于社会职务的践行,陈焱的多重身份更勾勒出他对“产学研用”融合的深度探索。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组长到湖南大学兼职教授,从“鹏城十大杰出人才”到“深圳市质量强市金质奖章”获得者,每一个身份背后,都是他推动产业升级的坚实足迹。
“从小作坊到全球激光设备领军企业,大族激光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回望来路,陈焱的感慨里满是对行业的深情;展望未来,他亦有着清晰的信念:“创新路上永远有挑战,但只要坚持客户价值导向,再难的关也能闯过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