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聚焦第二十五届华创会|70 岁“追光者”闫大鹏:归国18载掰开“卡脖子”的手 光纤激光器实现全链条国产化

激光制造网 来源:湖北日报2025-11-26 我要评论(0 )   

闫大鹏以《追光筑梦,创新报国》为题讲述激光产业突围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龚雪 通讯员叶群“创新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11月25日,在第二十五届华创会开幕式现场,...

闫大鹏以《追光筑梦,创新报国》为题讲述激光产业突围故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龚雪 通讯员叶群

“创新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11月25日,在第二十五届华创会开幕式现场,国家卓越工程师、锐科激光总工程师闫大鹏以《追光筑梦,创新报国》为题,讲述了一段从“技术卡脖子”到“全球领先”的激光产业突围故事。

单价降幅达100倍 改写全球激光产业格局

“中国、美国、德国都已将激光制造列为国家战略,激光制造已成为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核心技术。”闫大鹏介绍,它的优势在于增精度、提效率、省材料,是绿色制造,可实现从大国重器到民生消费的全链条渗透。

“2007年以前,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是空白!”闫大鹏回忆,当时欧美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华工科技购买一台10000W激光器要花800万,严重制约先进制造业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他通过华创会回国,与华工科技共同创办锐科激光,2010年融入中国航天科工,开启冲破垄断突围之路。

如今,锐科激光已实现技术逆袭:相同功率的激光器,价格从800万降至8万,降幅达100倍;市场规模从“零”拓展到中国光纤激光百亿市场,带动激光装备进入千亿、激光应用迈入数万亿领域,彻底改写全球激光产业格局。

278项专利撑起中国激光“心脏”

“光纤激光器是激光制造的‘心脏’,必须掌握核心技术!”闫大鹏带领团队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创新体系。

在闫大鹏的带领下,锐科激光在2018年后颠覆国外技术,从增益光纤、半导体泵浦源到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全链条国产化,单根光纤输入功率达22千瓦,民用最高功率220千瓦(国外同纤芯仅120千瓦),多项技术国际领先。累计获国际专利10件、中国发明专利278件,出版专著1部,2018年推动锐科激光成为国内首家主营激光器的上市公司。

“激光技术要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闫大鹏介绍,锐科激光的产品已深度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在航天领域,助力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关键部件制造,生产效率提升3-4倍,机身重量减轻18%;在汽车领域,国内近400家车企实现装备100%自主可控,全球市场份额达38%;在新能源与核工业领域,用锂电池焊接、100-200千瓦激光远程破拆技术落地,还为激光防御系统提供核心光源,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基建领域,突破造船、桥梁制造工艺瓶颈,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提供支撑。

“今年我70岁了,但创新报国的初心不变!”闫大鹏表示,锐科激光至今已承担65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项目,202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坦言,总书记4次考察光谷、3次听取激光器应用汇报,更坚定了他“追光”的决心:“只要国家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让中国激光在全球更闪耀!”


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激光,产业,科技,科研,激光雷达,产业链,项目,投产,投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