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详版)》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激光杂志社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制定,系统梳理了中国激光产业在政策区域、技术产品、市场企业等方面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218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897亿元(同比下降1.4%),占全球总规模的56.6%。在激光切割成套设备这一重要细分市场,工程机械、钢结构等领域受房地产下行影响,设备采购量下降15%~20%,激光切割成套设备市场销售收入首次出现下滑2024年销售收入为304.3亿元,同比下滑5.1%,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调整至296亿元,同比下降2.7%。尽管短期承压,激光切割设备仍是机床领域发展较快的板块之一,且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反映出其长期产业价值尚未改变。
从竞争层面看,中国激光切割设备行业正面临产品同质化、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多数企业集中于通用型设备领域,技术路线趋同导致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化,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行业分化态势明显。细分市场呈现差异化特征:精密激光切割设备虽起步较晚、整体规模不及钣金激光切割设备,但增长潜力显著;钣金激光切割设备市场则呈现清晰的两极分化趋势。从整体竞争格局看,2024年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前十强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50%,头部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中国激光产业呈现出“区域联动、重点突破”的态势。不同区域以差异化路径推动产业升级:在华南区域,广东出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政策推动激光与增材制造发展;华中区域,湖南聚焦特种装备激光增材制造,湖北将多尺度激光制造列为数字制造的突破方向;华北区域,济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激光产业大会,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该区域部分企业也在通过技术和产能布局应对竞争格局的变化。以邦德激光为例,其在核心部件研发和产能建设方面持续投入,并构建“南北双擎”体系,通过济南与深圳双基地协同,提升规模化与市场响应能力。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激光产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传统工业市场需求收缩加剧行业竞争,尽管消费电子等部分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且企业出海步伐有所加快,但短期内仍难以扭转整体下行趋势,最直接的表现是2024年激光企业新增数量同比下降47.24%,行业洗牌速度明显加快。展望未来,中国激光企业需跳出低端内卷,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通过技术深耕强化核心能力,同时借助全球化运营拓展市场空间,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逐步迈向新一轮增长周期。(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新星 通讯员 张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