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能源环境新闻

光伏业转型遇困 外资乘机低价收购

星之球科技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08-14 我要评论(0 )   

经历了欧美双反打压和行业寒冬,去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今年更是制定了17.8吉瓦的光伏电站规划目标。但是《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整个光伏行业仍面临着不...

       经历了欧美“双反”打压和行业寒冬,去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今年更是制定了17.8吉瓦的光伏电站规划目标。但是《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整个光伏行业仍面临着不良贷款率居高、技术升级乏力等问题,而且遭遇马来西亚、印度、欧盟等多方夹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外资乘虚而入低价收购。面对转型受困局面,国家能源局推出持续三年的“领跑者”计划,众多企业将发展希望寄托于此。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相较2014年上半年的332万千瓦有2倍多的增长。而制造端回暖的速度也在加快,目前虽然整个光伏行业的开工率低于70%,但是骨干企业的开工率均在85%以上,甚至超过100%。
  但是,“我们面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低端制造方面,马来西亚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印度制造也在蠢蠢欲动,印度光伏组件的产能总共是3GW,却计划在2022年达到100GW。这个计划跟一般的小国家不一样,这是要推动本土制造的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
  欧盟正在集中优势力量,协调金融资源支持技术创新,重点推动最先进的X-GWp计划(百万千瓦级先进光伏制造工厂计划)。“我国能否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技术竞争当中占据主动,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而紧迫的。”王勃华还表示,我国光伏产业已存在外资低价侵入的风险。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国内一家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国光伏骨干企业的生产设备正处于升级换代期,目前光伏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20吉瓦的设备升级需要资金340亿元。但企业无力投入,将错失产业升级机会。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朱治国也坦言,“在世界上,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我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企业的现状是资金链紧绷、财务负担过重,无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只能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而光伏产业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也让银行“积极”不起来。“截至去年底,银行所有贷款不良率只有1%,但光伏产业贷款不良率平均达7%左右。”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面对紧迫形势,国家能源局从今年起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目前,该计划第一个获批项目已花落大同,另有多个省市在筹划申报,该计划至少连续实施三年。
  “该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将会推动全行业的技术升级,淘汰劣质和低效率产能,让行业自然地形成技术和品牌壁垒。同时这样一个计划,让发电企业免去了很多跑项目审批的行政流程,可以专心于电站建造和品质保证。”大同“领跑者”计划的中标者之一晶科能源全球新闻发言人钱晶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光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