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于工程投影行业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关键点,随着激光安全协议的放宽,激光工程产品闪亮登场,成为划时代的激光元年。
在数字电影行业,之所以票价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字电影机的光源寿命问题。以高端的数字放映机为例,整套灯泡的售价在30万以上,而单独灯芯的售价要在10万元以上,简而言之,灯泡就是放映机的耗材产品。正常情况下,高亮工程机的氙灯寿命非常短,只有2000到3000小时左右,这对于院线方而言是个非常巨大的开支。探寻能有效节约成本的长效的新光源,一直是放映机厂商们技术研发的目标之一。
在新光源领域,LED和激光是两大发展方向,然而LED亮度提升困难,始终无法胜任高亮输出的投影光源需求,激光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长寿光源。在2012年,巴可、科视、NEC三大技术厂商纷纷发表了激光光源的原型机,一举突破了传统氙灯的4万流明的亮度瓶颈,最高达到了7.2万流明。
然而受制于美国激光管制协会和欧盟安全的诸多法令,激光产品始终无法正式发售。2013年,这些标准开始有了松动,让工程投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13年末,NEC正式发售了NC1100L,成为了全球第一台激光数字放映机。
ZOL点评:
2013年是激光投影机的元年,在可预见的未来激光将成为投影光源的统治者。随着激光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将是传统光源的终结者。
影院神器 改变消费
每次谈到工程投影机,大家只有三个感觉,一是陌生,二是贵的离谱,三是脱离生活。其实不然,工程产品就在我们的身边,指示我们平时很少能看见真容而已。工程投影,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高亮演示和数字放映。工程投影都不以单独的产品出现,虽然投影机是核心部件,但整套应用方案才是厂商宣传的重点。
在数字放映行业,由于其产品特殊性,与民用级产品相比售价较高,都属于豪车级别,但是整体销售数量依然持续增长。今年在这一领域,巴可、科视、NEC皆有新品涌现,S2K机型正逐渐成为热销机型。S2K机型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影院的投入成本,而且有利于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还恰好符合中国发展的特殊需求。
中国影院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几乎相似,呈现了两大趋势;一是,发展过快与全球地位不符;二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间的经济不平衡。中国的影院也是这个状况,以大陆地区为例,沿海地区的超级大城市不超过30个,70%以上的院线集中于此,并为中国影院行业贡献了60%以上的票房。而潜力巨大的三四线城市,人口基数庞大,平均分得的影院却寥寥可数,但对国内票房的贡献值的更高。
这些最新上市的S2K数字放映机,体积小巧,易于安装维护,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普及影院的最佳选择,亦是百姓更多接触低价影院的最佳途径。对于社会深恶痛绝的青少年沉迷网络,老年人无所事事的问题,电影其实是良师益友和解决良方。
ZOL点评:
S2K小机器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打乱了高价影院的经营模式,正逐渐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
品牌市场 竞争加剧
工程投影好比服务器,看似与我们日常生活无关,其实却又千丝万缕的关联。大型展会、体育赛事、电影院、大型展示、建筑投影、水幕电影等,都有工程投影默默在后方鼎力支持。对于厂商而言,庞大的教育行业是投影机销售数量最多的市场,也是最赔本赚吆喝的薄利产品;工程投影销售数量相对小的可怜,但是其利润率是最丰厚的,整个投影市场,销售的工程机数量不足20%,但是利润却超过了50%。
2013年,工程投影市场略显平静,其实却是暗涌不断,各大品牌开始呈现更加激烈的产品线交集和市场竞争:
A,以巴可为代表的欧美厂商开始关注中低端市场,开始发售1万流明中端产品,和5000流明左右的低端工程机型。#p#分页标题#e#
B,以丽讯、奥图码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和以雅图未代表的大陆品牌,不甘于只发售低端工程产品,开始向1万流明的中端市场发起冲击。
C,在中端市场,昔日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日系品牌出现了防守局面。虽然受益于投影市场的迅猛发展,昔日品牌的销量依然是有增无减,但是市场总体占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与此相呼应的是,各大投影厂商纷纷与母公司合作,以集团化的优势共同应对风起云涌的工程市场。曾有业内大佬分析,10年后电脑销售将只剩3、4个品牌;结果10年过去了,品牌反倒越来越多了。现又有大佬分析,10年后投影行业将会是寡头瓜分市场的格局,结果谁知道呢。
ZOL点评:
究竟是狮子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一个很判断的话题,都是食物链顶级的猛兽。作为能量产工程投影机的厂商,可以说就是投影行业中的巨兽。或许决胜负是次要的,分头抢占更多的地盘是比较现实的。
后记:
投影市场非常广阔,潜力应用持续涌现,但是投影行业类似电脑行业,都强调技术实力,拥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只会更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