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弹激光琴 拍闪电球科学原来可以这么“玩”

星之球科技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2013-05-20 我要评论(0 )   

反应测试。 激光竖琴。 5月20日讯 昨天,江苏科普周的开幕式现场,成了无数青少年和成人的游乐场――江苏省首个流动科技馆在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里正式亮相。据主办方江...

 

 

反应测试。

激光竖琴。

  5月20日讯 昨天,江苏科普周的开幕式现场,成了无数青少年和成人的游乐场――江苏省首个流动科技馆在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里正式亮相。据主办方江苏省科协介绍,流动科技馆今后将在全省13个城市巡回展示。

  激光、闪电不可怕还很可爱

  昨天的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变成了一个科技馆,所有的展台展品都欢迎触摸,观众尽可以亲手操作实践。

  “叮叮咚咚。”优美的竖琴声最吸引女孩子们了。原来这是一个激光琴。因为运用了光电自动控制技术,手指挡住琴身内激光做的琴弦时,就会触动底下的传感器,使得音箱系统发出悠扬的乐声。看过闪电吗?你可以在这里亲手制造!轻轻把手放在“魔力球”上,透明的球体内幻化出闪电般的蓝色弧光。而另一组操作平台上,观众转动操纵盘,利用金属尖端电荷分布的原理,使两边的金属杆尖端不断靠近放电,这形象地解释了避雷针的原理。

  平时看上去有点吓人的东西,在这里都变得很可爱。比如一只长着“血盆大口”的鲨鱼,观众把手伸进鲨鱼嘴里,遮盖住舌头上的热感应器,等鲨鱼的眼睛一发出红光就迅速抽手。记者忍不住和几位参观的小朋友“一试身手”:我们怕被咬着,哆哆嗦嗦地把手伸进去,时不时准备逃跑。机器居然还不买账:“你在作弊,你在作弊”地发出警告呢。等鲨鱼眼睛一红,赶紧抽手!哈,一旁的彩灯和数字显示,记者的反应时间不到0.3秒,属于“快”。也有反应慢的,0.9秒,被鲨鱼咬了一口――别怕,硅胶做的鲨鱼牙齿咬一下,手还痒痒呢,孩子们再看看展品上的文字介绍,懂得了条件反射和反应速度的原理,连大人们都忍不住自测一番呢。

 

球幕电影院,充了气就开张

  现场有一个巨大的黑色球幕电影院,每次可以容纳十几名小观众,可专门播放3D电影,或者球幕电影,在这里学习天文知识,了解宇宙和星空再好不过了。

  现场所有的小型展台,其实就是一个特殊设计过的标准收纳箱,各种展品都可以倒扣进去,变成一个个小箱子,方便运输。您可能要问了,这巨大的球幕影院怎么运输呢?其实,它就和充气游乐场一样,充了气影院就开张,泄了气,收收叠叠就可以运走。

  科技馆造价200万将全省巡展

  这一个个可以随时装箱运输的科技“魔盒”,其实就是江苏省首个流动科技馆。虽然南京已经有江苏省和南京市两家专业科技馆,但昨天仍然有很多创新的展品让大家耳目一新,连家长们都很好奇,忍不住和孩子们一起学一起玩。

  一位留学过美国的博士老爸,特别注意给儿子讲解一个个神奇的机械结构。他评价说:“这个流动科技馆真的很有国际范儿”。

  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陈慧娟说,“流动科技馆”可以为众多郊县、农村的孩子带去科技展览,让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据了解,流动科技馆造价200万元,接下来,将在南京工业大学展出一周,之后还将听取观众们的意见,继续改进展品。今年开始将从南京出发,在全省13个城市巡展,把生动的科普知识送往江苏各地。王晟摄影刘莉

  -相关新闻

  卡片在摄像头前一晃

  三维立体恐龙跃然眼前

  昨天,江苏省科协推出了多样的科普活动,展示了一批民生科技产品。记者采访发现,很多科技产品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紧贴民生,让市民生活变得更“智慧”。

 

  裸眼3D电视,预计今年投放市场

  能不能不戴3D眼镜,也可以享受3D带来的立体效果?东南大学真空学会展示的3D裸眼电视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记者看到,电视屏幕上,一张张扑克牌从画面上弹出,仿佛向眼前飞过来。“这种电视可以在任何角度都能享受3D效果,而且不用戴任何眼镜。”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面上一般采用的是8视点3D技术,也就是8幅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拍一个物体,会在不同角度拍摄8幅不同的图像,通过电脑计算把8幅图像合成为一幅,做成视频源,连接到电视上。而东大研发的“加强版”裸眼3D有28个视点,一家人可以坐在客厅里,享受3D带来的视觉冲击。据悉,普通8个视点的裸眼3D电视售价一般在2万―3万,而利用东大这种技术制造的裸眼3D电视预计在今年可以投放市场。

 

  灭绝的恐龙“复活”了!

  拿着一张印有恐龙图案的卡片,在一台加装了摄像头的普通电脑前轻轻一晃,一只“活生生”的三维立体恐龙跃然眼前,与此同时,体验者的画面也立刻出现在屏幕上,和恐龙一起“漫步”在侏罗纪时代的原始森林里。一种名为虚拟混合现实的最新技术,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震撼感受。

  南京古生物馆馆长冯伟民介绍,这种虚拟混合现实技术,是一项最新的高科技成像技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