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芯片/显示

LED显示:重点工程大放异彩(一)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2-09-17 我要评论(0 )   

LED显示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进入新世纪以来,LED显示应用发展迅速。 产业集约发展 2001~2005年是LED显示应用行业创新发展的阶段...

 

LED显示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进入新世纪以来,LED显示应用发展迅速。

 

产业集约发展

       2001~2005年是LED显示应用行业创新发展的阶段,LED产品技术和应用领域发展形成多元的广阔市场,相关产业构成也有显著变化。在此期间,LED基础材料和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推动了LED显示应用的创新提高,LED显示大屏幕在高密度、高清晰度技术以及整机可靠性、工艺水平方面等不断改进和完善;LED显示屏的核心控制系统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的产品;针对不同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开发,在半导体景观照明、城市亮化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新型LED显示应用产品;LED照明受到政府、研究单位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LED显示应用产业的聚积效应比较明显。

 

2006~2011年,LED显示应用发展趋于成熟并迅速向规模化发展。国产LED材料和器件在类似天安门广场全彩色LED显示系统等重大工程取得成功应用,LED显示应用产品逐步以国产LED器件为主。同时,资本市场开始关注LED显示应用领域,一些上市公司并购LED显示应用企业,LED显示应用行业内的部分优秀企业在创业板和中小版IPO步入资本市场,昭示LED显示应用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开始发展。

 

2008年全国LED显示应用市场销售突破百亿,昭示着LED显示应用产业的市场应用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009年中国LED显示应用市场持续增长,全国LED显示市场销售总额达到了140亿元人民币。2010年,全国LED显示应用产业持续增长,较上年度增长35%,全国LED显示应用行业2010年度的市场规模达到190亿元人民币。2011年度中国LED显示应用行业发展整体规模较上年度有所增长,行业年度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20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的190亿元增长了16%。

 

同时,我国LED显示应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基本形成了若干以出口业务为主的骨干企业。全行业技术不断进步,常规产品的标准化和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具备了特殊LED显示工程和重大LED显示应用项目工程设计、实施的能力,中国已经成为LED显示应用产品的制造大国和应用大国,正在走向技术强国。

 

行业规模提升

 截止2011年末,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会员企业数294家,基本上涵盖了中国LED显示应用领域的骨干企业和主要生产单位。估计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LED显示应用产品制造和工程实施企业数有400家左右,全国各种类型和规模从事LED显示应用业务的企业数量应该在1000家左右。估计全国以LED显示应用行业从业人数规模近50000人左右。

 

在行业协会对150家单位所做的统计中,所统计的147亿元人民币销售总额中,出口额为26亿元人民币,其他LED显示应用产品销售23亿元,均比2010年度有增长。

 

从产业布局上,2011年的统计表明我国LED显示应用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产业总体规模占到全国的75%以上,产业聚集效应愈加明显。

 

LED显示应用已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证券交易、金融信息显示;机场航班动态信息显示;港口、车站旅客引导信息显示;体育场馆信息显示;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调度指挥中心信息显示;服务领域的业务宣传及信息显示;广告媒体新产品;演出和集会;展览和租赁;城市景观亮化等。

 

稳定的国际市场出口已经成为部分企业业务的固定构成,并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度出口额度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有:上海三思、福建富顺、南京汉德森、深圳艾比森、深圳锐拓、深圳雷曼、深圳奥拓、深圳联建、深圳洲明、深圳迈锐、深圳大族元亨、深圳蓝普、深圳丽晶、深圳联腾、惠州德赛、惠州兆光、北京利亚德、四川九州、西安青松等。其中的部分企业年度出口额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