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机器人
外媒:中国未来制造需警惕“机器人”产业泡沫
星之球激光 来源:在新闻2015-03-27
我要评论(0 )
美国《侨报》日前刊文称,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各行业面临用工成本骤升问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减人增效,成为企业
美国《侨报》日前刊文称,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各行业面临用工成本骤升问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减人增效,成为企业共识,机器人由此备受青睐。中国目前出现了机器人企业排队上市,这让人更有理由担忧机器人产业“泡沫”的存在。文章提醒,理性、冷静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同时将更多精力用于技术攻艰、工艺突破,这才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文章说,为保持和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世界很多国家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的中国“两会”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随即,中国工信部宣布将启动30多个智能制造项目。机器人,不但能为中国“智造”提供“智”的基础,也是推动中国智造的“催化剂”,自然是战略倾斜重点。
国际权威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每万人的机器人保有量仅为23个,严重落后国际平均量的58个,更遑论与日、韩、德等国比肩。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巨大空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机器人行业也终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其实,这种迹象在近年已有凸显。一些地方城市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纷纷向机器人产业出台“减税”、“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时间,机器人企业成为投资新宠,在中国大地雨后春笋般涌现。
分析则指,紧跟世界的潮流,发展机器人行业,这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为赶形势,造业绩,就盲目招商、批地,上项目。这容易造成机器人行业“躁动”。有消息称,中国机器人企业两年来已猛增300多家。此外,中国还出现了机器人企业排队上市。这让人更有理由担忧机器人产业“泡沫”的存在。
如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机器人畸形膨胀没能让中国有浃沦肌髓之感,那么,中国光伏产业的昙花一现理应是教训深刻的一课。前几年,光伏产业也曾是中国地方招商的“座上宾”,给优惠、给政策, 光伏产业遍地开花。但结果呢,这种冲动性的投资过热,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光伏产业随即由盛入衰。
还须一提的是,中国在机器人方面起步晚,处于产业链下游阶段。即便中国机器人市场非常庞大,但核心技术目前尚不能自主化,存在先天性劣势。何况,一些国外机器人企业也打起价格战,以挤压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
该文指出,理性、冷静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同时将更多精力用于技术攻艰、工艺突破,这才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0 条相关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