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编辑推荐

大国之光 | 合肥先进光源:“灵眸”乍现,一“眼”千里

2025-08-01 我要评论(0 )   

大国之“光”中国大科学装置巡礼系列报道当人类凝视宇宙的深邃,总渴望借助一束光穿透未知。大科学装置正是这样一束光——它照亮微观粒子的精妙舞蹈,解码生命起源的原...

大国之“光”

中国大科学装置巡礼系列报道

当人类凝视宇宙的深邃,总渴望借助一束光穿透未知。大科学装置正是这样一束光——它照亮微观粒子的精妙舞蹈,解码生命起源的原始密码,甚至让转瞬即逝的量子跃迁凝固成可供研究的“标本”。 


此次,我们重磅推出《大国之“光”——中国大科学装置巡礼系列报道》,以“光”为线索,走进这些中国大科学装置的殿堂,聚焦激光与光源领域的核心设施,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追光之旅”——  


从每秒振荡万亿次的飞秒激光,到能穿透物质骨骼的同步辐射光源,从捕捉“幽灵粒子”的地下迷宫,到再现太阳核心能量的超强激光装置……


在这里,我们将以全景视角展现这些科学利器的非凡魅力,揭秘这些“超级工具”如何解码微观世界、探索宇宙奥秘、赋能人类生活。


从南海之滨到燕山脚下,从地下实验室到深空观测站,中国大科学装置集群正编织着一张立体的创新网络。


据透露,目前,中国已建成运行57个大科学装置,在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构筑起立体化创新矩阵。这些被称为“国之重器”的超级工具,不仅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标尺,更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阶梯。


当我们凝视这些照亮未知领域的“中国之光”,看到的不仅是科技实力的具象刻度,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创新长跑中重新定义领跑姿态的“精神光谱”。今日推出《大国之“光”——中国大科学装置巡礼系列报道》之五:


合肥先进光源:

“灵眸”乍现,一“眼”千里




在合肥北郊未来大科学城,一只巨型“灵眸”正悄然成型。

这只“眼睛”并非自然造物,而是总投资超27亿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肥先进光源(HALF)。

作为国际最先进的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先进光源的软X射线亮度与相干性较前代提升百倍,将在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打开微观世界的“超清窗口”。

Image

事实上,从2017年合肥获批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3年项目正式获批并开工,再到2025年配套工程封顶,这座周长480米的环形“科技灯塔”正以每秒60万圈的电子束流速度,勾勒中国全能量区先进光源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

“灵眸”的诞生,不仅标志着我国同步辐射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更将为量子信息、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提供“看得更清、测得更准”的科研利器,成为探索纳米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01

“灵眸”初现

从空中俯瞰,合肥先进光源宛如一只凝视微观世界的“灵眸”——480米周长的储存环构成“眼眸”核心,直线加速器与光束线站如同“视神经”延伸,总占地面积约657亩,总建筑面积达9.8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

这只“眼睛”的“瞳孔”是注入器、储存环与光束线站三大核心系统,共同构成探测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作为中国新一代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选址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核心区,总投资27.7892亿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法人单位牵头建设。

Image

据介绍,目前,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27年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唯一、全球低能区光源中亮度与相干性双领先的“科技之眼”。这只“灵眸”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我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在光子科学领域迈入国际第一方阵。


02

性能“跃迁”

合肥先进光源的“先进性”,核心在于实现了从“看清”到“看透”的跨越。

作为基于衍射极限储存环的第四代装置,其发射度仅86皮米·弧度,这一指标在全球低能区光源中首屈一指,意味着电子束流的发散度极小,能产生更集中、更明亮的光。

其中,亮度与相干性的跃升是其最显著的标签。相比前代光源,其软X射线亮度提升百倍以上,相干性提升超100倍。

通俗来说,这就像从“蜡烛”升级为“激光灯”:常规光源如白炽灯只能发出单光谱光,医院X光机亮度不足,而合肥先进光源覆盖中红外至中软X射线全光谱,且能像“精准手术刀”般分离出任意波长的光,让科学家在纳米尺度下“实时直播”物质变化。

Image

还有,这个大装置的“工作流程”展现了精密科技的协同之美: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经192米直线加速器加速至2.2GeV能量,再通过输运线进入480米储存环;在储存环中,电子束在磁场作用下偏转,经波荡器产生可调波长的同步辐射光;随后,光束线站的高分辨单色器(分辨率达10万)筛选特定波长光,聚焦镜将其压缩成纳米级光斑,最终在实验站与物质作用,实现百纳米空间分辨、百纳秒时间分辨的探测。

这种“全链条精密控制”,让人类首次具备在原子、分子层面“围观”化学反应、材料演化的能力。

 

03

“超级显微镜”

据专家介绍,对于基础科学而言,合肥先进光源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在生命科学领域,它将破解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之谜——这类疾病由蛋白质异常折叠引发,病灶尺度仅10纳米,现有技术无法看清。而合肥先进光源的三维成像分辨率达几纳米,能“拍摄”蛋白质折叠的动态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病理高清影像”。

Image

在物理学领域,它将助力量子信息研究。量子材料的电子态、自旋态变化是量子计算的核心,但其尺度仅原子级别,常规设备难以捕捉。借助光源的高能量分辨能力(电子伏特量级),科学家可实时观测电子在材料中的运动轨迹,为量子芯片设计提供“微观蓝图”。

催化剂表面的原子如何参与反应?电池充放电时的化学态如何变化?这些过程的时间尺度在纳秒级,空间尺度在纳米级,此前只能通过理论推测。

而合肥先进光源的“时间分辨”技术,能像“高速摄像机”般记录这些瞬间,让“看不见的反应”变得可视化,推动绿色催化、高效能源材料的研发。

 

04

产业新“引擎”

这只“灵眸”不仅服务于基础研究,更将成为破解“卡脖子”技术的“利器”。

在集成电路领域,它将实现芯片的“无损体检”——传统芯片检测需切开晶圆,而合肥先进光源可通过软X射线穿透芯片,在不损伤器件的前提下,识别纳米级缺陷,这将大幅提升芯片良率,助力我国突破高端芯片制造瓶颈。

Image

在新材料领域,它将为国产大飞机“减重”提供可能。我国高端轻元素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几乎依赖进口,因现有技术无法看清其加工过程中多尺度结构的演化。而光源能追踪材料从原子排列到宏观性能的变化,让研发从“碰运气”变为“精准设计”,预计可将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

在光刻工艺上,光源可提供高精度光刻光源,助力国产光刻技术升级;在新型显示领域,能解析OLED材料的发光机制,提升屏幕亮度与寿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优化电池电极材料结构,提升续航能力。

 

05

“世界级光子中心”

据悉,合肥先进光源的建成,将与上海光源(高能区)、北京HEPS(中能区)形成“全能量区覆盖”的光源体系,使我国在光子科学领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开放机时超5000小时,预计吸引全球超万名科研人员,带动光子科学、量子计算等产业集群。

Image

从区域发展看,它将加速合肥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依托全超导托克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合肥已形成“装置集群效应”,而先进光源的加入,将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与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预计带动形成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推动“科研高地”向“产业高地”转化。

从国家层面看,它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等领域,其对燃料化学态、农作物基因结构、特种材料性能的精准探测,将为战略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正如同步辐射光源被称为“科技的灯塔”,合肥先进光源这只“灵眸”,正照亮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前路,让人类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拥有了更明亮的“眼睛”。


来源:激光制造网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