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编辑推荐

业绩“回暖”?解码利元亨财报的“危与机”

十一郎 来源:激光制造网2025-05-13 我要评论(0 )   

国内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元亨”)近日发布了2024年年报。这家曾以动力锂电设备称雄市场的企业,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同比下...

国内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元亨”)近日发布了2024年年报。

这家曾以动力锂电设备称雄市场的企业,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同比下降50.3%至24.82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455.34%至-10.44亿元的“成绩单”,数据背后是行业产能过剩与客户需求骤减的残酷现实。

利元亨披露的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固态电池、检测技术及智能制造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但整体经营状况依然严峻,亏损持续扩大,显示出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巨大压力。

Image

但财报中亦有“暗流涌动”。

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战略客户收缩投资的寒冬里,利元亨却实现海外订单占比从13.5%飙升至35%,北美固态电池产线投产、欧洲储能装备批量交付、印尼PACK线中标等突破,勾勒出全球化布局的突围路径。

报告期内,利元亨通过深化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在固态电池、智慧物流等赛道实现技术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承压,但公司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仍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掷下重注——3.36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营收13.55%,不仅攻克干法电极、高速叠片等固态电池核心装备技术,更斩获全球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订单,为下一代电池革命抢占先机。

面对2025年,利元亨计划通过产能扩张、技术升级与人才赋能计划,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利元亨也悄然从设备供应商到“装备+服务+生态”解决方案商的蜕变。

在这场新能源装备行业的大洗牌中,利元亨的困局与突围,恰是中国高端制造转型升级的缩影。当技术红利逐渐取代产能红利,敢在寒冬中播种的企业,或将在下一个春天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01

全年营收24.82亿元

利元亨的主要业务涵盖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服务于新能源(动力锂电、3C锂电、固态电池、储能、钙钛矿、氢能)、智慧物流、ICT、AI算力、汽车部品等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年报显示,2024年,利元亨面临行业周期性波动与下游需求放缓的双重挑战,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30%至24.82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0.44亿元,主要源于下游客户产能扩张节奏调整导致的订单交付延迟,以及部分项目验收周期延长。

Image

尽管财务表现承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32.67%,显示其资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从业务结构看,新能源板块仍为公司核心支柱。锂电池制造设备收入20.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2.43%,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突破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至于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至18.9%,年报称,主要受制于订单价格竞争加剧与原材料成本波动。但通过精细化运营,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优化至8.7%和12.3%,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25.7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21%,其中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5%。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重启扩产计划,2025年设备需求有望触底回升,这或为利元亨业绩修复埋下伏笔。


02

锂电设备业务收入20.25亿元

作为新能源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利元亨在新能源锂电设备方面,产品覆盖方壳、软包、圆柱电池制造全工序,双层高速宽幅涂布机、高速切叠一体机等产品,为客户提供高效生产解决方案。

作为营收占比超80%的核心业务,锂电设备板块的“断崖式”下滑成为业绩滑坡主因。2024年锂电设备板块收入20.25亿元,同比下滑52.1%,直接拖累整体业绩。

Image

年报称,锂电设备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受下游客户扩产节奏放缓影响,但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攻克干法电极核心装备研发难关,实现全流程装备自主化开发,成功中标头部企业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为未来固态电池产业化布局奠定基础。

而在智能仓储设备与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板块分别实现收入6227.20万元和9852.82万元,反映新兴业务尚处于市场开拓期,成本投入与规模效应尚未匹配。

不过,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储能装备批量出口欧洲,并中标印尼PACK线项目,显示其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布局初见成效。


03

市场拓展多点开花

面对国内市场波动,利元亨加速推进“出海”战略,在北美市场实现首条电池包产线投产,并获得UL、CSA等国际权威认证,为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奠定资质基础。

在亚太与欧洲市场,公司携方壳/圆柱/软包三大电池整线方案参展,成功斩获欧洲储能装备批量订单及印尼PACK线项目,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至18.7%。

跨领域拓展方面,公司中标国有银行智能建设项目进军金融领域,从装备供应商向智能制造、储能、金融等领域的生态型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构建“装备+服务+生态”全价值链体系。

新赛道开拓方面,公司中标头部企业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标志着其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跨越。同时,公司切入光伏组件、氢能装备等新领域,与行业龙头建立战略合作,为未来业务多元化储备动能。

Image

还有,在ICT领域,公司中标某AI算力巨头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为其提供从仓储物流到设备运维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2024年,利元亨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成果显著。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利元亨加速了北美、亚太和欧洲市场的拓展。

在北美市场,公司实现首条电池包产线投产,获得17项国际权威认证;首条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启运美国,发布全球首台1800mm高速宽幅涂布机并亮相欧洲电池展,完成技术辐射欧美市场,还斩获北美模组线项目战略性订单。

亚太与欧洲市场方面,公司携方壳/圆柱/软包三大电池整线方案参展日本、韩国行业展会,实现储能装备批量出口欧洲、印尼PACK线中标。


04

筑牢技术护城河

在行业至暗时刻,利元亨将技术突围作为核心战略。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保持在13%以上,2024年研发费用3.36亿元,重点投向固态电池、检测技术等前沿领域,公司持续投入资源,推动各业务领域技术升级,如新能源锂电设备的工艺优化、固态电池设备的技术突破等,为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274项,授权355项,发明专利占比28%,50余项专利进入PCT国际申请阶段。公司参与超过20项国标与行业标准制定,从而在多个领域构建技术壁垒。

在技术创新上,开发出复合AGV等创新产品,自主研发的MES/WMS/WCS/RCS系统实现生产、仓储和物流全面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Image

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攻克了干法电极核心装备研发难关,实现了全流程装备自主化开发,并中标头部企业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EIS锂电池后段缺陷检测技术将电池老化检测时间缩短40%以上,提升了整线产能。


05

高端智造突围进行时

面对行业变局,利元亨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智能制造生态服务商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展望2025年,利元亨将继续深化主业聚焦,强化市场拓展,并布局新兴增长赛道。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管控,巩固在锂电、光伏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加速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创新产品迭代,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战略方面,利元亨将紧跟新能源行业出海浪潮,联合生态伙伴制定差异化区域渗透策略,构建研产销一体化国际服务体系。此外,公司还将深化全价值链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运营能效,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未来,利元亨还将加大在医疗设备、塑料焊接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实现亿元级销售规模。同时,继续探索仓储物流、新型显示等多元化业务矩阵的发展潜力,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025年,公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订单执行与交付,确保在手订单顺利实施,提高项目验收率和回款率;二是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三是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四是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客户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这些举措,利元亨有望在2025年实现经营改善,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利元亨2024年年报整理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光电,激光产业,企业,创新,激光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