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编辑推荐

全球三大激光巨头财报出炉:谁领风骚?谁在触底?

十一郎 来源:激光制造网2025-08-11 我要评论(0 )   

近日,全球激光行业三大巨头——德国通快集团(TRUMPF)、美国IPG光电(IPG Photonics)与美国nLIGHT公司相继发布最新财报。在工业激光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家企业...

近日,全球激光行业三大巨头——德国通快集团(TRUMPF)、美国IPG光电(IPG Photonics)与美国nLIGHT公司相继发布最新财报。

在工业激光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家企业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态势:通快集团确认市场触底信号,IPG通过多元化布局实现逆势增长,nLIGHT则凭借战略转型在国防领域打开新增长极。

最新财报显示,通快集团2024/25财年销售额同比下降约17%至43亿欧元,全球主要市场普遍下滑,不过首席执行官坚信已到最低点,公司通过多项措施节省约3.5亿欧元,正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

Image

相较之下,IPG光电则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IPG光电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507亿美元,环比增长10%,超出市场预期。多元化应用布局成关键驱动力,焊接应用、医疗与先进应用领域增长显著,新兴增长产品销售额占比升至54%。其还计划投入资金用于产能扩张与战略并购。

而nLIGHT第二季度营收6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主要得益于向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深度转型,该领域收入贡献占总营收的66%,公司已上调全年该领域收入增长预期。

综合来看,全球激光产业复苏轨迹初现,传统工业激光市场承压,航空航天国防等细分领域成新增长极。

分析财报可以看到,三大激光巨头分别以不同策略构建抗风险能力,说明行业已告别普涨时代,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技术创新与市场洞察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动力。


1


通快:营收承压17%,至暗时刻已过?

Image

7月23日,全球工业激光龙头通快集团(TRUMPF)发布2024/25财年初步数据,全年销售额降至43亿欧元,同比下滑17%;订单额同步下降7%至42亿欧元。

通快的全球三大核心市场——德国、美国、中国销售额分别下降15%、17%、22%,折射出全球制造业需求疲软的现实。其中,中国市场虽降幅最大(22%至约4.8亿欧元),但仍是亚洲最强劲的单一市场。

Image

然而,通快并未陷入数据悲观。

首席执行官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直言:“连续三年的危机中,经济与地缘政治未现转机,但我们相信已至最低点。”这一判断基于两点:其一,订单与销售额趋稳;其二,通过人员调整、削减开支、暂停新投资等措施,累计节省3.5亿欧元成本,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Leibinger-Kammüller强调,成本优化并非简单的“收缩”,而是为未来技术投入腾挪空间——“我们正在加大对数字化、自动化及新兴应用领域的研发投入,这些领域将在下一轮增长周期中成为核心竞争力。”


2


IPG:营收逆势增10%,多元化布局“破局”

Image

8月6日,全球光纤激光器龙头IPG光子(IPG Photonics)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为低迷的工业激光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当季营收2.507亿美元,环比增长10%,超出市场预期;新兴增长产品(激光光源、子系统及整体系统)销售额占比升至54%,成为拉动营收的关键引擎。

从收入结构看,材料加工应用仍占85%,但医疗与先进制造需求扩张带动其他应用领域同比大增21%。区域市场分化显著:北美市场环比增长31%,亚洲市场因中国电池制造投资复苏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4%,成为最大增量市场。

Image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是我们的战略核心。”IPG首席执行官Mark Gitin博士强调,公司在激光技术、焊接工艺监控领域的独特优势,叠加医疗、微加工等新兴领域的深耕,正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面向国防领域的激光反无人机解决方案已完成作战效能验证,9月伦敦DSEI展会上将正式发布;2025年计划投入1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与战略并购,捕捉高增长机会。


3


nLIGHT:军工赛道爆发,营收同比增22.2%

Image

美国当地时间8月7日,高性能激光器供应商nLIGHT发布二季度财报,以“超预期”姿态成为行业焦点:当季营收6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收入创纪录达4070万美元,同比大增49%、环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66%,成为核心支柱。

与此同时,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改善。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司总毛利率升至29.9%,产品毛利率达38.5%(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这一转变源于战略聚焦——自2023年起,nLIGHT将业务重心转向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通过定向能系统研发与新订单拓展,构建差异化优势。

Image

基于二季度表现及项目储备,nLIGHT将2025年该领域收入增长预期从“至少25%”上调至“至少40%”,并预计第三季度营收6200万至6700万美元。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激光器的需求,正成为其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4


行业观察:三巨头财报折射产业周期“密码”

Image

综合三大巨头的财报表现,可以看到全球激光产业的复苏轨迹——传统工业激光市场(如通用切割、焊接)仍承压,但航空航天国防、微加工、医疗、激光反无人机等细分领域正成为新增长极。

例如,通快的“成本优化+技术储备”、IPG的“多元化应用+区域平衡”、nLIGHT的“战略聚焦+高端突破”,本质上是企业在周期波动中构建抗风险能力的路径选择。

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升级,激光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从传统的金属切割焊接,到微纳加工、生物医疗、国防安全,激光产业的边界正不断被打破。

此次三大激光发布的巨头的财报,既是行业现状的缩影,更是未来趋势的预演——当周期迷雾散去,技术创新与市场洞察将成为穿越周期的最强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从这三巨头的财报也看到,当前,激光行业已告别普涨时代,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企业需在坚守核心技术的同时,敏锐捕捉新兴场景,方能在复杂环境中行稳致远。

来源:激光制造网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光电,激光产业,企业,创新,激光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