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报讯 图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图为:高速高精大幅面坡口激光切割加工装备。
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将在武汉隆重召开。这是对我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集中展现,更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大会前夕,省科技厅负责人详细回答了此次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相关情况。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那么,此次获奖的科技成果,是否也是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
是的,这是此次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授奖项目中,除25项自然科学奖项目外,其余282项均是与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成果,占授奖项目比重达到91.8%。
如“高端硅钢热轧生产线的自主集成与关键技术创新“项目形成了具有武钢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端硅钢热轧关键技术与装备,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垄断。“高速高精大幅面坡口激光切割加工技术与装备”项目填补了国内高速高精大幅面激光切割加工设备空白,产品已在7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并出口3个国家,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
在授予18家企业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中,有一半以上是各地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企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授予突出贡献奖的段正澄院士今年已78岁高龄,至今仍活跃在我省装备制造行业第一线,堪称科学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
我省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在这次科技奖励中是否有体现?
企业的获奖比例,可以说是大幅度提高,这体现了他们创新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显。
据统计,在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成果推广奖的282项科技成果中,由企业完成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完成的科技成果为172项,达到60.35%,尤其是19项发明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完成或参与的项目高达13项,逐步改变了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发明奖的状况;中铁大桥局还获得了多年空缺的科技进步特等奖,体现了我省企业创新水平的显著进步。同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以鼎龙化学、安琪酵母、华夏窑炉等为代表的地方企业获得一等奖的比例大幅提高,显示出我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
这些获奖成果的应用、转化情况如何?
项目应用、转化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011年授奖项目都经过了3年以上实践检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本次授奖项目中近三年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的有26项,超过1亿元的达119项。如“国标一级优质超级杂交早稻新品种两优287的推广与应用”在湖北、江西、湖南、广西、安徽等省累计推广33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9.7亿元;“非有效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与智能消弧技术及应用”开发了非有效接地电网接地保护与智能消弧系列产品,产品已应用3000余套,近三年产生效益22.8亿元。
我省原始创新能力是否有突破?
湖北的原始创新能力,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可以说,应用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比翼齐飞。据省外网评专家反映,在今年参评并授奖的项目中,相当比例代表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授奖的项目中,已有多项参评2012年国家科技奖并通过了网评。
此次奖励大会产生的强大“冲击波”,相信将进一步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斗志,让广大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让科技活力竞相迸发,推动创新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