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其他

染料激光器的激发机理

激光制造商情 来源:百度文库2011-12-27 我要评论(0 )   

染料激光器的激发机理 1 .染料分子能级 染料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是有机染料溶液。每个染料分子都由许多原子组成,其能级结构十分复杂。由于染料分子的运动包括电子运动、...

染料激光器的激发机理

1.染料分子能级

染料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是有机染料溶液。每个染料分子都由许多原子组成,其能级结构十分复杂。由于染料分子的运动包括电子运动、组成染料分子的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整个染料分子的转动,所以在染料分子的能级中,对应每个电子能级都有一组振动一转动能级,并且由于分子碰撞和静电扰动,振动—转动能级被展宽。因此,染料分子能级图是如图(1)所示的准连续态能级结构。在电子能级中,有单态和三重态两类,三重态较相应的单态能级略低。染料分子能级中,每一个单态(S0S1S2……)都对应有一个三重态(T1T2……)S0是基态,其它能级均为激发态。


 

图(1) 染料分子能级图                 图(2) 染料的吸收荧光光谱图

2.染料分子的光辐射过程

如图(2所示,在泵浦光的照射下,大部分染料分子从基态S0激发到激发态S1S2……上,其中S1态有稍长一些的寿命,因此,其它激发态的分子很快跃迁到S1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这些分子跃迁到S0态上较高的振动能级时,即发出荧光,同时很快地弛豫到最低的振动能级上。如果分子在S1S0之间产生了粒子数反转,就可能产生激光。

由上述激光辐射过程可见:①染料分子是一种四能级系统,由于S0的较高振动能级在室温时粒子数几乎为零,所以很容易实现粒子数反转,使得染料分子激光器的阈值很低;②由于染料分子从S1的较高振动能级跃迁到最低振动能级时,要放出部分能量,所以发射的荧光波长较吸收的泵浦光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由于染料分子能级的准连续宽带结构,其荧光谱范围也是准连续宽带结构,这既使得染料激光器在大范围内可调谐,又可获得几十毫微微秒宽度的超短脉冲。

3.染料分子的三重态“陷阱”

染料分子与其它工作物质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殊问题——三重态“陷阱”效应。

如前所述,染料分子的荧光辐射相应于S1#p#分页标题#e#®S0的跃迁。由于三重态T1较单态S1略低,所以处在S1中的分子很容易无辐射跃迁到T1上。并且因为T1S0之间不允许产生辐射跃迁,T1的寿命较长,约为104~103秒,所以T1态对于激发分子来说,相当是一个“陷阱”。一方面,T1占有了S1上的部分分子,减少了S1S0的反转粒子数,另一方面,集累在T1中的大量分子又会吸收光能,由T1跃迁到T2,更严重的是T1T2吸收带与S1S0的荧光带有某些重迭,因此,这种吸收将降低S1S0的实际荧光效率,甚至导致荧光猝灭。由此可见,三重态的“陷阱”作用,对于染料激光器的工作来说,极为不利,必须设法消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染料中加入三重态猝灭剂,缩短T1的寿命;或者是使染料分子在T1上积聚之前,就已完成激光振荡,以使三重态的“陷阱”来不及起作用。后面这种方式要求激光器采用短脉冲泵浦光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