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六安市金安区抢占半导体新赛道

激光制造网 来源:安徽日报 六安市金安区抢占半导体新赛道2025-11-21 我要评论(0 )   

  近日,在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的洁净车间里,一片片闪着金属光泽的氮化镓晶圆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流转。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杨力勋手持刚刚下线的激...

  近日,在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的洁净车间里,一片片闪着金属光泽的氮化镓晶圆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流转。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杨力勋手持刚刚下线的激光芯片,透过显微镜仔细检测着产品细节,“这种高端氮化镓激光芯片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我们不仅突破了技术瓶颈,更在两年内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在他身后,身着防尘服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即将发往上海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芯片进行最终检测。

  这是金安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区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通过系统化布局、全链条扶持,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走出一条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发展优势、不断巩固的特色之路。

  为夯实产业基础,金安区打出政策“组合拳”。2024年出台《金安区打造全国半导体激光产业基地实施方案》,高标准规划建设550亩电子信息产业园,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构建起覆盖人才、研发、市场的全方位支持体系。“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以半导体为主导的未来产业集群,而非简单引进几个项目。”金安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园区半导体产业的领军企业,格恩半导体集聚了包括近20名博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营业收入的30%以上,目前已申请专利500余项,其中获得授权的专利近200项。

  “半导体产业技术门槛高、投入周期长,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企业很难在初创期站稳脚跟。”杨力勋感慨。如今,格恩半导体已成为全球少数掌握IDM全链条模式的企业之一,预计2025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

  产业集聚效应在金安经济开发区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29家半导体相关企业落户,形成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今年1月至8月,园区半导体产业实现产值超16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走进园区,5万平方米的新建标准化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设备。厂房不远处,配套建设的人才公寓里,来自合肥、上海等地的技术骨干已经入住。整个园区呈现出产城融合、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我们不仅要引进优质企业,更要打造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的产业生态。”金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文静介绍,园区创新构建了“三库一平台”服务体系,通过科企培育库、技术供需对接库和科技攻关项目储备库,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同时搭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也能共享尖端设备。

  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在促进产学研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院长胡坤告诉记者,研究院已成功引进29个创新创业团队,促成22项产学研合作,“我们正在努力构建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产业发展的成效正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得到体现。2025年前三季度,金安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5%,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7.8%,指标均位居六安市前列。这些数字背后,是半导体产业带来的新发展动能。

  在园区另一端的安徽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发往欧洲的订单。“我们是通过长三角产业协同机制从西安引进的企业。”公司副总裁申辰说,“落地后发展迅速,投产首月订单就突破1000万元。”

  “巩固提升战新产业优势,需要持续创新和系统推进。”金安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协作,积极推动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基地。(记者 唐欢 通讯员 赵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产业,科技,科研,激光雷达,产业链,项目,投产,投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