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市场研究

2025年全球及中国激光振镜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激光制造网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2025-11-19 我要评论(0 )   

激光振镜产业概述激光振镜是一种用于控制激光光束方向的光学器件。它主要由电机、反射镜和驱动电路等组成。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带动反射镜转动,从而精确地控制激光光...

激光振镜产业概述

激光振镜是一种用于控制激光光束方向的光学器件。它主要由电机、反射镜和驱动电路等组成。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带动反射镜转动,从而精确地控制激光光束的扫描方向,实现激光在特定区域内的快速扫描和精确定位,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显示等领域。

激光振镜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激光振镜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基础研究、产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为激光振镜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其不断发展壮大。

激光振镜行业产业链

激光振镜行业产业链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为中游制造商提供基础材料和技术支持,中游制造商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优化,将原材料转化为高性能的激光振镜产品,最终满足下游应用领域的多样化需求。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振镜行业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激光振镜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球激光振镜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激光振镜市场规模已实现显著扩张,成功增至8.27亿美元。这一增长得益于激光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如精密制造、医疗设备及通信领域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激光振镜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健增长,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激光振镜行业现状分析

1、中国激光振镜行业产量

结合当前市场现状来看,2024年国内激光振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产量实现显著增长,一举攀升至77.54万套。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振镜的市场前景愈发广阔,未来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中国激光振镜行业需求量

随着激光技术在国内各领域的深度渗透,激光振镜作为核心部件,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我国激光振镜需求量为27.17万套,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86.83万套。在工业制造中激光加工普及、3D打印与新能源产业崛起等因素推动下,激光振镜市场需求持续上扬,彰显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3、中国激光振镜行业市场规模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激光技术广泛渗透等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激光振镜行业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激光振镜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92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5.99亿元,同比增长了12.07%。这一增长幅度显著,彰显出行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在3D打印、新能源、半导体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带动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4、中国激光振镜行业市场产品结构

在2024年,伴随激光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渗透,我国激光振镜行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呈现出清晰格局。其中,激光加工设备领域,作为激光振镜的核心应用场景,凭借制造业升级、加工工艺精细化需求的推动,市场规模达到15.14亿元。而在激光雷达等新兴领域,尽管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合计市场规模为2.78亿元,展现出激光振镜应用拓展的潜力。


激光振镜行业竞争格局

激光振镜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国际上,Novanta、Scan lab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在高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技术实力雄厚。国内企业如金橙子、大族思特等发展迅速,金橙子在激光加工控制系统领域形成国产龙头优势,在国内中低端市场有较高市占率,但在高端市场与国外企业仍存在差距。整体而言,激光振镜行业竞争激烈,国外企业在技术和品牌上具有优势,国内企业则凭借成本和本地化服务等特点,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


激光振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激光振镜在光通信、医疗设备、机器视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5G通信、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激光振镜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激光振镜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特点将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