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产业资讯

京企实现星间激光通信系统性验证

激光制造网 来源:千龙网2025-11-06 我要评论(0 )   

本市商业航天企业极光星通研制并发射的极光星座01/02星,在入轨飞行1年,完成了星间激光通信技术从短距到超远距、多速率和长时持续建链的系统性验证,累计建链时长超210...

本市商业航天企业极光星通研制并发射的极光星座01/02星,在入轨飞行1年,完成了星间激光通信技术从短距到超远距、多速率和长时持续建链的系统性验证,累计建链时长超210小时。近日,极光星通技术总监李峰说,过程中获取的数据不仅推动我国在星间激光通信从试验验证向体系化能力形成的跨越,更为后续星座规模化、链路稳健性优化和商业化落地提供依据。

当前,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鸿鹄星座、千帆计划等星座建设均采用星间激光通信作为核心技术路径。该技术相当于在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星间距离下,让空间激光通信实现微弧度级的精确指向。这就像万里穿针,任何轻微误差都可能导致链路偏离。

重重困难还包括:在卫星平台存在微振动,星间处在高速相对运动状态的同时,实现卫星纳米级的精准稳定跟踪;激光链路要穿越大气扰动,应对深空路径损耗,保持高速、低误码率的可靠传输;通信终端也要在功耗、重量、体积等因素受限的条件下,实现深度轻量集成。

李峰介绍,面对这些难题,该公司建立了系统性的工程解决方案。其中,无信标高精度动态捕获跟瞄技术和在轨高精度光轴自主标校技术已处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光机电一体化轻小型高集成技术让激光通信终端不断“瘦身”,简化了系统架构,为大规模星座建设提供了工业化基础。

目前,该公司的卫星产品在需要千公里级距离高精度指向跟瞄,并存在大多普勒频偏的条件下,能实现10吉比特每秒的高速通信。极光星座01/02星入轨飞行1年,绕地5520圈,完成140余次建链、累计建链时长超过210小时,覆盖了星间距260公里至5100公里的大跨度试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