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编辑推荐

奔向千亿!光芯片赛道跑出一匹“黑马”

十一郎 来源:激光制造网2025-10-21 我要评论(0 )   

近日,全球稀散金属龙头先导稀材投资63亿元的光芯片项目落地佛山南海,这座“超级工厂”刷新广东单笔投资纪录,同时也推动佛山半导体规模直逼千亿“门槛”。这座以家电...

近日,全球稀散金属龙头先导稀材投资63亿元的光芯片项目落地佛山南海,这座“超级工厂”刷新广东单笔投资纪录,同时也推动佛山半导体规模直逼千亿“门槛”。


这座以家电、机械闻名的城市,凭借“鑫诚光电”9个月建成投产的惊人速度、“星通半导体测试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初步构建起从材料到封测的完整生态。


Image


当前,佛山光芯片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作战”,全链条生态初现,正朝着千亿产业目标加速迈进,有望打造全球光芯片创新高地。


未来,在光芯片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下,佛山无疑也将成为大湾区“光芯走廊”关键支点之一。


01 光芯片赛道的“黑马”


当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地区等核心城市主导中国半导体产业版图时,佛山以“黑马”之姿闯入行业视野。


2025年8月28日,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广东省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该项目拟选址佛山市南海区,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百亿元。


该项目首期工程将聚焦光电材料、光电传感、光模块等核心产品,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4万片芯片、30万支光通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望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据介绍,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先导项目的落地,成为佛山光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而这座城市的产业雄心,远不止于一两个龙头企业,而是瞄准一个半导体生态。


Image


事实上,此前佛山有多个光芯片项目落户。2025年3月,专注光芯片制造的鑫诚光电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个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佛山速度”;5月,星通半导体测试封装基地落户,瞄准打造大湾区规模最大的芯片测试基地;与此同时,联动科技、奥比中光、信展通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佛山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已达336家,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至此,佛山半导体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作战”,快速集聚了一批优质项目,全链条生态体系初现雏形。


02 后发优势不可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市在光芯片领域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前瞻性的“链式思维”与生态化布局。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燕志雄指出,先导稀材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佛山半导体产业进入“补链强链”新阶段,通过补齐芯片材料与制造环节短板,叠加封装测试环节的集聚效应,实现了从“产业环节”向“产业生态”的跃迁。


Image


对内,光芯片与佛山本土的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形成深度协同。例如,光模块可赋能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激光雷达芯片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转型;对外,佛山积极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网络,与广州的集成电路设计、深圳的芯片制造形成互补,构建“研发在广深、制造在佛山”的协作模式。


业内人士分析,佛山发展光芯片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庞大的制造业市场需求;二是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三是"敢饮头啖汤"的闯劲。从9个月建成投产的鑫诚光电,到刷新投资纪录的先导项目,佛山用效率和诚意证明:在半导体这场全球竞赛中,佛山的后发优势同样不可小觑。


03 大湾区“光芯走廊”


事实上,佛山市的光芯片产业发展,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大湾区“光芯走廊”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先导稀材、鑫诚光电等项目的落地,一条串联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大湾区“光芯走廊”产业带正加速形成。


《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研发在广深、制造在佛山”的协同格局:广州聚焦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主攻芯片制造,佛山则承接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环节。


Image


市场分析认为,大湾区凭借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丰富的创新要素,有望崛起为中国光芯片产业的“第四极”,与长三角、湖北和陕西等传统优势区域形成竞争格局。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内外贸枢纽,其半导体消费量非常庞大,为光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佛山庞大的3C产业、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集群,对光芯片形成了持续增长的需求,有效牵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04 千亿产业呼之欲出

当前,全球光芯片市场正加速整合、重构,中国光芯片产业面临着国产替代、技术突破与新兴场景爆发的历史性机遇。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纷纷在光芯片赛道加大布局力度:湖北聚焦高端光芯片启动百项关键技术攻关,上海将光量子芯片列入未来产业规划……


面对激烈竞争,《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突破十项核心技术、培育十家领军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不过,尽管佛山已在光芯片赛道取得显著进展,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光芯片的生产制造工艺极为复杂,外延环节的工艺稳定性仍有待提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华经产业研究院分析指出,中国光芯片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在生态协同、标准制定等更高维度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市场研究机构C&C预测,2023-2027年全球光芯片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14.86%,远高于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随着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和量子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光芯片需求将持续爆发。


未来,佛山若能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强化中试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区域协作,不仅有望快速突破千亿产业目标,更可能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芯片创新高地。


来源:激光制造网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工业园,产业,科技,研发,工业激光,战略,装备,工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