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独家报道

美光速造完成近亿元融资,硅谷知名基金独家投资

激光制造网 来源:美光速造2025-08-01 我要评论(0 )   

近日,江苏美光(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美光速造”)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交割。这是继上轮获得苏州永鑫方舟投资后,时隔不到半年再度斩获重磅投资,本轮融资由...

近日,江苏美光(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美光速造”)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交割。这是继上轮获得苏州永鑫方舟投资后,时隔不到半年再度斩获重磅投资,本轮融资由华登国际独家注资。作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 “黑马”,美光速造 2025 年上半年金属 SLM 设备全球出货量近千台,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万亿赛道爆发,金属增材制造迎量产拐点

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正经历高速增长。据权威研究(SmarTech Analysis / Wohlers Report),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135-180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188亿美元,并预计于2032年突破千亿美元(达1190亿美元)。面对传统制造(CNC、铸造、MIM)数万亿级的庞大市场,金属SLM技术作为重要替代与补充,未来5-10年有望迎来50-100万台设备增量机遇,行业爆发拐点已至。

全链条闭环+AI驱动,重新定义量产范式

美光速造由南洋理工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团队联合创立,汇聚材料、光学、软件算法及AI等多领域顶尖人才,构建了覆盖设备研发、材料科学、工艺优化及智能软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闭环。

其自主研发的Fastlayer智能工业平台,深度融合开源架构与AI垂直大模型,突破传统工艺边界,为个性化医疗、消费电子、工业零部件、精密模具、AI服务器及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数字化量产新方案。截至目前,美光速造全球在营设备超1500台,累计打印时长突破1000万小时,产出零件逾2亿个,服务客户超350家,以“从原型到量产”理念推动全球制造业AI驱动转型。

大维度突破,破解金属增材量产核心瓶颈

金属 SLM 增材制造自 2012 年左右在国内兴起以来,虽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小批量应用,但在规模化量产中面临成本高、一致性低等问题,难以与传统 CNC、铸造及 MIM 在成本效率比上竞争。美光速造聚焦量产场景,从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三方面破解痛点:

行业专机精准破局:针对医疗口腔领域中小义齿工厂及海外十万家 dental lab 的需求,国内首推一体化金属桌面打印机 DeskFab X1,“比小更小” 的设计使其占地面积小于烤箱,且支持一键化三步打印,目前海外订单供不应求;面向工业零部件批量打印需求,推出 M300 - 双光设备,采用永久滤芯解决长期安全生产问题,成为行业首家标配永久滤芯的厂商。

极致效率与成本革命:以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设备性价比跃升。早前推出的M140C将单光设备价格从40万元级降至15万元级,震动行业。2025年新品M300双光设备,不仅将百万级设备价格拉入40万元以内,更实现打印效率提升30%以上,大幅降低设备投入与使用门槛。

灵活模式降低准入门槛: 创新推出设备租赁、租赁转销售、混合模式及“打印服务转销售”等灵活方案。以华南某手板客户为例,通过M300租赁转销售,月租金低至2万元内,日均打印不锈钢粉约4000g(产值2000-3000元),设备使用费仅500-700元/天,显著降低中小客户风险,加速技术普及。美光速造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一台能够赚钱的设备”。

AI + 软硬件深度融合 剑指首个 “增材大模型”

在创新上,美光速造持续突破技术边界:

硬件创新: 坚持上送粉架构保障粉末精准控制;全球领先的LFPT技术实现激光与铺粉同步,单层铺粉时间最高缩短15秒(效率提升50%),大幅压缩制造周期;“智光”系统运用AI实现环形多模态光斑调制与大层厚自适应沉积,成型速率提升200%。

软件智能: 智能预处理引擎支持一键镂空及变层厚打印;智能支撑生成与多模型差异化配置;高效切片能力(支持10GB级模型,效率数倍提升);多激光智能协同控制(64振镜动态拼接),拼接区抗拉强度离散度<3%。

AI大模型: 依托1500+台设备、数千万小时运行数据,构建SLM垂类大模型。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揭示成形稳定性与缺陷规律,建立打印过程调控策略,完成全流程验证,有望继英伟达参与投资的FREEFORM增材模型之后,国内推出金属增材领域首个“增材大模型”

量产场景持续拓展 未来三年剑指万台交付

美光速造专注规模化量产应用,客户结构持续多元化:2024年约80%订单来自医疗口腔;2025年消费电子、AI服务器、工业模具、手板、燃气轮机等领域客户占比快速提升至30%-50%。业务已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仅印度市场订单即超百台,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量已超2024年全年。

本轮融资后,美光速造将重点投入下一代产品研发、产能扩大、国内外市场拓展及 “增材大模型” 构建。公司坚信,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多重驱动下,金属 SLM 打印市场已进入爆发阶段,计划未来 3 年实现设备交付规模超 10,000 台,持续引领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升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