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芯片皮秒级中红外激光器问世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集成在芯片上的皮秒级中红外激光脉冲发生器,无需外部组件即可运行,可在数小时内稳定产生覆盖关键气体吸收带的光谱。这种新型激光器有望加速高灵敏度、...
2025-07-17 -
片上谐振腔的多彩激光产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基于高品质因子的薄膜铌酸锂微盘腔,实现了高效的横向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高阶非线性光学过程是推...
2025-07-16 -
哈工大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 推动“自由定制”激光技术发展
过去,若让激光按照我们需要的方式发光(比如聚焦、变换图案等),需要在激光器外加一些又大又复杂的光学元件。你能想象仅靠百纳米厚的一只小薄片,就能替代激光器和镜片吗?近日,我校深圳校区...
2025-07-14 -
科研团队开发出可自由调控发射波前的新型激光光源
记者7月14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宋清海、肖淑敏教授科研团队在激光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攻克了传统激光模斑形状、偏振、角动量受限的技术瓶颈,创新性开发出可自由调控发...
2025-07-14 -
安徽省一创新成果获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特别金奖”
记者7月11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在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年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上,来自我省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便携式多模态定位建图...
2025-07-12 -
星遥光宇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7月11日,星遥光宇宣布,近期,公司研发的异轨星间激光通信载荷(T2型)在轨实现跨星座远距离激光建链与稳定通信,载荷与目标轨道高度差数百公里,单次建链弧段星间距离变化超1000公里,星间距离...
2025-07-12 -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国科研团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登《自然》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
2025-07-11 -
中科大提出一种倾斜多模光纤布拉格光栅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安廷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多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成功实现了超十种不同高阶模式的可切换发射。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6日以“Switchable high-order tr...
2025-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