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编号为(199953)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闵乃本星”。
中科院院士闵乃本是南京大学教授,2006年他与团队关于介电体超晶格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闵乃本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4月18日发现。此后这颗新小行星陆续得到美国Panstarrs项目、洛威尔天文台、基特峯天文台、林肯实验室、卡特林那项目组等多个天文台站的观测证实,给予国际永久编号。
闵乃本提出“介电体超晶格”概念,并与团队将准晶结构引入介电体超晶格,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预言了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可以同时实现多种波长的激光倍频和直接实现激光三倍频,随后用实验证实。他与合作者发现了介电体超晶格中准相位匹配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增强效应;发现了微波与超晶格振动强烈耦合所引起的微波吸收新机制;揭示了超声波在介电体超晶格中的传播规律,研制成若干超声原型器件,填补了超声工程中体波器件从几百到几千兆周的空白频段。在经典晶体生长动力学方面,闵乃本将Frank螺位错机制与理论推广为更为普遍的缺陷机制与理论,成为经典晶体生长理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