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3D打印国内人才凸显匮乏 青岛高新区借力破瓶颈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新网2013-11-14 我要评论(0 )   

目前3D打印技术在中国还未有设立单独专业。明年,中国部分院校将增设3D打印本科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亚洲制造业协会CEO、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11...

 

目前3D打印技术在中国还未有设立单独专业。明年,中国部分院校将增设3D打印本科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亚洲制造业协会CEO、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11月13日在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人才十分短缺,企业招工难成为3D产业发展瓶颈之一。

 

  大型节会吸引人才聚集

  3D打印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之一,在工业设计、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3D打印产业,抢占先进制造业高地,是提升我国产品开发水平、提高工业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

  罗军当天宣布,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2014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正式落户青岛,并将于明年六月举行。为了能够吸引全球3D打印领域高端资源向青岛聚集,打造城市新的产业突破口和经济增长极,青岛市政府申请举办此次会议。同时,为能支持青岛3D打印技术的人才建设,全球3D打印领域代表届时将齐聚岛城,期间还将举行3D打印创意大赛等活动挖掘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解决技术瓶颈

  在青岛高新区,3D打印产业已经成为重点发展的重点产业,人才团队则全部来源于高校团队的技术合作,以此来解决人才匮乏的技术瓶颈。

  据高新区管委副主任褚晓明告诉记者,青岛高新区已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秉恒院士团队,打造较完整的3D打印产业链;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建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3D打印社会资源平台,研发生产高精度融沉积型3D打印机和数字光处理3D打印机;引进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院士、Drexel大学周功耀教授,研发国内首台可打印人体心脏支架及骨骼材料3D生物打印机;筹备与清华大学联合共建“3D打印联合研发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共建“青岛3D打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项目。

  多项政策培养专业人才

  已经落户青岛高新区3D打印联合研发中心的青岛合创快速智造有限公司就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尽管目前刚刚落户高新区,但订单已经相继不断,特别是作为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3D打印技术企业,更要发挥其特有的便捷性。“我们现在技术人才只有五个人,刚刚能应付现有的业务量,如果未来青岛高新区的相关企业不断增多,这些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其负责人程永丽对记者透露说,目前相关业务都是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项目,院校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但是对于未来发展,人才瓶颈问题十分突出。

  青岛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表示,目前青岛市科技局在此方面已经设立了专项经费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引进。

  据悉,青岛市政府目前已与北京印刷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角度对双方在3D打印和印刷电子专业建设方面的合作,未来并将开展一对一的对接合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