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象物创始人陈星原谈3D打印创业方向:始终受制于成本

星之球科技 来源:PingWest2013-08-09 我要评论(0 )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并非新鲜的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而在近两三年却受到了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3年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并非新鲜的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而在近两三年却受到了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3年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谈到,今天3D打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产业链初步形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由于3D打印在复杂化结构零部件加工、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将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信息技术驱动3D打印

  在二三十年前,3D打印技术就已经能用树脂或胶等材料制作产品。近几年,由于3D打印可处理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金属材料,而且成功地将几十年前就有的工艺技术重新组合利用,例如结合信息技术,使用激光和电子束进行表面工程和增材制造。此外,由于激光和电子枪等关键元器件品质不断提高等原因,使得3D打印技术更加成熟。而美国总统奥巴马振兴美国制造的新举动——成立3D打印创新研究院,则推动3D打印立马在全球“火”了起来。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李志强表示,3D打印技术具备诸多优点:第一是直接,从材料最简单原始的形态到直接成形,跨越了传统工艺的锻造、焊接、粗加工等环节;第二是快速,减少了物流环节,制造周期缩短;第三是绿色,少了中间环节之后,基础零件不用再被反复冷却,降低了能耗;第四是柔性,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任意的文件;第五是赋予了传统制造业变革的可能性,影响传统的流水线和大工厂生产模式,形成网络化生产。

 

  李志强认为,3D打印之所以突破瓶颈得以快速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信息技术,而不是工艺技术,数据处理能力的急速提升是很重要的因素。Materilise公司执行副总裁巴特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打印一个20厘米长的铅笔盒,可能会需要2G到3G的数据,这就需要在打印的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多重软件工序,处理掉这么庞大的数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日前透露了3D打印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从3D打印发展到4D打印,再发展到5D打印。4D打印是通过智能材料打印成一个结构,在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以后,这种材料可以发生变形,变成在工作状态下需要的结构。5D打印是指细胞打印,活体器官以“打印”的方式,通过生长因子,由干细胞繁殖变成母体。

 

  但是眼下,3D打印发展到今天就像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孩儿,被媒体鼓吹、被资本抬轿、被政府热捧。可实际上的3D打印,在眼下的国内,更多的只是流于概念,本身还存在不少发展瓶颈,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昨天,在北京的一个3D打印沙龙上,3D打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创始人陈星原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全球的3D打印市场都在快速增长的时候,澳大利亚的3D打印市场出现了萎缩。为什么呢?由于在澳大利亚由于廉价劳工的大量涌入,使得用3D打印做零件的成本还不如用手工制作,这样3D打印机被廉价的劳动力替代了。

 

  过去几年,为了解决澳洲经济持续增长和本地劳工供应短缺的状况,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提高招收外来劳工的数量。根据澳洲媒体报道,2011年,有着“矿产大州”的西澳政府引进了5.2万名劳工,澳大利亚全国引进了超过8万名海外员工。而在目前,澳大利亚仍然是对蓝领职业移民需要很旺盛的国家。

 

  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3D打印技术的普及其实与技术本身酷不酷关系不大,而直接由使用3D打印技术的制造成本决定。

 

  而制造成本则很大一部分由3D打印机的购买成本决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几年3D打印技术的突然蹿火。

 

  2009年,由于FDM(熔融沉积成型)专利的到期,一时出现了大量的开源3D打印机厂商,3D打印机的价格从几年前的上万美元到现在的几百美元,最近被以色列3D打印机厂商Stratasys 4亿美元收购的纽约3D打印初创公司MakerBot就是在那时诞生。

 

  同时,随着另一项3D打印关键专利——激光烧结将于2014年1月到期。3D打印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并且由于此类技术能够实现三个维度的高度解析打印,所以打印出来的产品商业化程度很高。所以当这一消息被曝出后,舆论便惊呼“3D打印即将爆发”。

 

  而在谈到3D打印是否会颠覆传统的工业时,陈星原表示,目前3D打印还只是作为工业制造的补充,主要用于生产功能件和产品原型。

 

  由于很多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之前,都需要制作一个产品原型进行商讨。而采用传统的方法——找模具厂商进行制造,需要很高的花费以及时间成本,但采用3D打印机则可以快速且廉价得将产品原型制作出来。陈星原举例说,去找一家东莞的工厂制作一个挂件或者iPhone的手机壳,开模的成本需要5-10万人民币,就在导致如果不能有一个稳定的产品需求预期,这样的成本是一个产品设计师无法承担的。但这样的开模成本在3D打印中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自己想要的产品原型。

 

  陈星原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力成本相对来说非常廉价,所以短期来看使用3D打印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生产是不可行的。但通过与产品设计师、时尚设计师合作,为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会是未来中国3D打印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也是马上的创业方向——为设计师和消费者搭建一个交易的平台。

 

  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让设计师们认知到3D打印对于制作产品原型的意义。陈星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在时装周等活动上3D打印展台,向设计师们介绍3D打印如何能够让他们的设计变得更“真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