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3D打印改变人类医疗历史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东方财富网2013-07-10 我要评论(0 )   

3D打印机制造出身体器官 3D打印在医学界的最直接应用,便是各式各样的器官或组织3D模型构建。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市维克森林大学科学家已用...

    3D打印机制造出身体器官

   3D打印在医学界的最直接应用,便是各式各样的器官或组织3D模型构建。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市维克森林大学科学家已用一台3D打印机制造出一个肾脏原型。他们使用了加入细胞混合物的凝胶一样的可生物降解脚手架,逐层构建肾脏。

   目前,维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们正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用于培育人体细胞的脚手架,从而制造包括耳朵和鼻子在内、看似真实的面部特征。在另外几个实验室中,科学家正为制造人和猪的心脏、肺、肝脏和肾的体内脚手架寻找方法,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替代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3D生物打印机需要生物墨水,而最有可能成为墨水的便是人体细胞。首先,研究者将从人们的骨髓或脂肪中提取出干细胞,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使它们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其他细胞。随后,这些细胞将被封存成“墨粉”,每一滴“墨粉”里可能包含1万到3万个细胞。当3D生物打印机开动时,“墨粉”将通过打印头聚拢在事先设计的部位上,打印器官的雏形便逐渐显现。

   当3D生物打印机工作时,每一滴“墨粉”出现在适当的部位后,必须通过特定的生物胶水固定。就像办公用的彩色打印机一样,3D生物打印机的“墨盒”里也会丰富多彩。尽管都是人体细胞,有的将特定用来打印肝脏或肾脏细胞,有的则是制造血管——用于连接打印好的肝脏或肾脏组织。

  

3D生物打印

   改变人类医疗史

   美国Organovo公司网站曾指出,再生医疗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领域,肩负着改写人类医疗史的重任。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器官,不但可解除移植器官资源紧缺的难题,也将对药物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药物研究大多需要各种级别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未来通过3D打印的模式器官来检测药物试验效果,不但有利于缩短临床药物研发周期,还将可能避免潜在的人体试验损害。有专家估测,如果药物生产商采用3D打印器官进行药物开发或试验,平均每种药物可节省上亿美元研发费用。

   当然,以3D打印为代表的生物打印技术,就像20世纪末的克隆技术一样,带来的将是生物伦理挑战,这也将比眼下的干细胞所引发的争议更为复杂。此外,3D生物打印并非一劳永逸。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器官构建绝不是生物打印材料的有序堆积而已。目前,研究者已能打印出结构相对单一的器官,比如气管、血管。三年前,Organovo公司已成功制造出动脉,并希望在5年内实现人体移植。对于牙齿、骨骼和心脏等更为复杂的器官,需要的研究时间将更长。

   关于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运用,目前国内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据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研究运用3D打印技术治病救人。截至目前,已有40多位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植入了3D打印出来的钛合金“骨骼”。北医三院表示第一例植入脊柱钛合金“骨骼”的患者治疗效果很好。而从理论上来说,未来患者需要的假耳、假肢等都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另外,即将于7月10日-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上海国际印刷周,也将聚焦3D打印技术。7月11日、12日上午,展会还将分别举行“科普”与“深度”级的3D打印与数字化制造论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