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思维的危害有多大?看看蒂森克虏伯就会明白。如果不能顺应潮流有所改变,损失的财富何止千万。
世界钢厂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监事会于2012年12月10日通过了“2011/2012财年财务报表”。报表显示集团净损失约50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32亿欧元。由于没有可分配利润,集团决定该财年不派发股息。
对于一个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订单总额为423亿欧元的企业来说,约50亿欧元的亏损不能小视,更何况,这50亿欧元中的一大半与支撑蒂森克虏伯多年的核心业务——钢铁有着莫大的关系。
蒂森克虏伯董事长海因里希·赫辛格承认,由于经营不善,该集团美国的钢铁业务在此财年亏损36亿欧元。
在2011年1月赫辛格掌舵之前,扩张钢铁帝国版图是蒂森克虏伯的既有路线。为此,前任掌门人埃克哈特·舒尔茨不惜在全球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当口,在巴西和美国各上马了一座钢厂,意欲通过增大规模获得“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商”的虚名。但实际操作中,预计为30亿欧元的项目成本翻了三番。问题诸多的两家钢厂让原先设定的运营方案无法实施,迅速沦为“烫手山芋”。
赫辛格上任不久,立即启动了这两家钢厂的需求合作程序。据说,目前已经有包括安赛乐米塔尔、美国钢铁、浦项钢铁、美国纽柯钢铁、日本JFE、新日铁住金、阿根廷钢铁生产商特尔尼翁和巴西钢铁生产商CSN在内的超过10家公司表露出合作意愿。
美国和巴西钢厂并不是蒂森克虏伯要出售的唯一钢铁资产。2012年11月7日,欧盟批准了蒂森克虏伯将下属子公司Inoxum以27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芬兰的不锈钢巨头奥托昆普集团的并购案。该项交易正是蒂森克虏伯“100亿欧元出售计划”的一部分。
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力图通过剥离旗下部分企业100亿欧元的资产,达到资产优化的目的。为贯彻方案,在过去的18个月里,蒂森克虏伯始终没有停止出售行为。其中包括,将金属成形公司出售给GestampAutomocion公司;将Xervon集团出售给Remondis公司;为民用造船板块寻找更多的资金,将激光拼焊集团卖给武钢集团……多达七家的子公司被列入“100亿欧元出售计划”,其中不包括美国和巴西的钢厂。
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总部设在德国杜伊斯堡,为世界财富500强,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主要从事激光拼焊板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行业地位举足轻重,占有全球激光拼焊产品市场份额的40%左右,2011-2012财年中销售额约为7亿欧元。旗下的14家工厂分布于德国、瑞典、美国、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和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