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赛道正成为激光大厂战略布局的焦点之一。
近期,光韵达、杰普特、仕佳光子等激光领域的知名企业,相继在光通信赛道上“落子”布局,通过收购、投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拓展各自业务版图,“激光+光通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5年7月8日,光韵达宣布以3.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正式跨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此次收购不仅打破公司主要业务依赖国内市场的瓶颈,更借助标的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成熟网络,加速全球化布局。
两天之后,7月10日,杰普特光电高调宣布战略控股矩阵光电,进军光纤阵列单元(FAU)领域,瞄准AI算力驱动下800G/1.6T光模块升级的黄金机遇。
7月11日,仕佳光子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全球MT插芯龙头福可喜玛82.381%股权,完善MPO核心部件产业链。
梳理可以发现,三大激光厂商的密集布局,指向同一个战略方向:激光大厂正以“重金+技术”双轮驱动,从激光设备制造向光通信全产业链延伸。
无论是光韵达进军通信设备制造领域,还是杰普特通过“MPO+FAU”组合剑指高速光连接市场,或是仕佳光子以MT插芯自主可控筑牢国产供应链护城河,均折射出行业对光通信黄金赛道的深度共识——
在AI算力爆发、CPO技术产业化加速的当下,光通信作为数字经济的“神经中枢”,正迎来技术迭代与需求扩张的双重红利期,而激光企业凭借精密制造、光学检测等技术积淀,正成为这一轮产业升级的关键参与者。
未来,随着更多激光大厂入局,全球光通信产业链的重构与竞争格局的演变,或将进入新的关键阶段。
光韵达控股亿联无限: 正式进军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光韵达7月8日公告,以3.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这也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军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据悉,亿联无限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曾筹备IPO,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4.37亿元、7.89亿元,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亿联无限在巴西、印度等“一带一路”国家建有成熟销售网络。交易双方约定,亿联无限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达1.8亿元,为交易估值提供有力支撑。
光韵达作为国内激光智能制造龙头,90%以上业绩依赖国内市场。此次收购不仅获得通信设备新增长点,更通过亿联无限的海外销售网络,加速全球化布局。
而且,光韵达财务准备充分,2024年末货币资金达3.84亿元,并启动由控股股东光韵达集团全额认购的定增以补充流动资金,彰显战略决心。
此次收购标志着光韵达从激光设备供应商向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转型。通过整合亿联无限的海外渠道与研发资源,公司可快速切入数据中心光模块、5G基站等高增长领域。业内分析指出,若全球化布局顺利,光韵达有望在3年内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40%,彻底改变“内生增长”的单一模式。
未来,公司将以“激光+通信设备”双轮驱动,在海外市场复制“精密制造-通信终端-运营商集采”的闭环,打开增量空间。
杰普特控股矩阵光电: 押注800G/1.6T时代的FAU核心赛道
7月10日,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通过控股深圳市矩阵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矩阵光电”),切入光纤阵列单元(FAU)。
据介绍,FAU是光通信领域关键的核心无源光学器件,它能够将多根光纤以微米级精度排列固定,实现多路光信号的高效耦合与稳定传输,在光模块高密度互联及光芯片耦合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正推动数据中心向更高带宽升级,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成为主流方案之一。
事实上,杰普特进军光纤阵列单元(FAU)领域,是其“激光+”战略在高速光互联核心器件环节的关键延伸。
资料显示,杰普特在精密光学检测、自动化生产领域积累深厚,其惠州基地可快速实现FAU规模化生产;矩阵光电则拥有成熟工艺与客户资源。双方结合后,良率与效率提升可期,形成“MPO+FAU”产品组合拳,覆盖数据中心互联全场景。
杰普特称,进军FAU领域,是杰普特深化“激光+”战略、构建“光+AI”融合生态的关键落子。它标志着公司成功开辟新增长赛道,强化核心器件布局。切入高速增长的光通信核心器件领域,与现有MPO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建更完整的高密度光连接产品线,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未来,公司将强化“技术+制造”双轮驱动,以独特的“核心器件+智能装备”模式,在FAU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精准对接AI算力基建、光模块升级与CPO技术产业化的历史性机遇,服务全球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的迫切需求。
杰普特还表示,将整合双方优势,在技术、生产、管理与市场等方面对矩阵光电进行全方位赋能与协同规划,确保新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卓越、更可靠的光互联核心器件。
仕佳光子收购福可喜玛: 锁定MT插芯60%全球份额
而仕佳光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福可喜玛股权,以此加强其在MPO核心器件国产供应链中的位置。
2025年7月11日晚间,仕佳光子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福可喜玛82.381%股权并当日复牌。福可喜玛是MPO配套部件(尤其是MT插芯)领域的领先国产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高速互联场景。
此次交易旨在打通MPO核心部件产业链自主能力,提升仕佳光子在数据中心光通信市场的产品深度与抗风险能力。
资料显示,仕佳光子成立于2010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覆盖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等板块,在PLC光分路器芯片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福可喜玛成立于2013年,是全球MT插芯产能与份额最高的企业,2024年净利润7994万元。
此次交易属于产业链垂直整合,双方在技术、产品、客户、工艺和财务层面都存在协同价值。交易完成后,仕佳光子将进一步扩大其在光器件领域的技术纵深与市场控制力,不仅增强其高端光器件的产品闭环,也填补国产MT插芯领域的重要拼图,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高速数据通信连接器市场的自主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此次交易是光通信领域并购重组新案例,意味着行业竞争升级,进入并购发展新阶段。
大厂布局背后: 光通信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事实上,激光大厂“砸重金”布局光通信,本质是对技术变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回应。
业内人士表示,激光作为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与光通信产业天然具有协同性。激光加工设备、精密光学检测、自动化产线等技术,可直接赋能光通信器件的高精度制造;而激光企业在精密光学领域的技术积累,又能加速光互联核心器件的创新突破。
因此,光韵达、杰普特、仕佳光子等激光大厂纷纷进军光通信赛道,这源于行业正处快速发展黄金期,这些激光大厂密集押注光通信领域,既是应对市场需求激增的主动选择,也是依托技术优势抢占产业链高地的战略举措。
目前,光通信不断创新升级,如CPO 技术成熟应用,推动设备更新换代,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激光大厂凭借自身在激光、光学等技术积累,能快速切入并形成优势,如杰普特在光学智能技术上的积淀助力其进军FAU 领域,仕佳光子光芯片研发突破使其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随着5G全面铺开、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及人工智能兴起,光通信作为关键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高速、大容量、低延迟技术成为核心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空间。
不过,有机遇,也有挑战。
此时,多家激光企业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亟需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优化服务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显著风险,例如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原材料供应与产品出口。以光韵达等厂商拓展海外市场为例,便面临着政策法规差异、市场环境适应等诸多挑战。
分析指出,在智能化浪潮下,激光制造厂商与光通信厂商的深度合作至关重要。各方应积极寻求将各自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这样才有望在全球市场构筑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更能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来源:激光制造网 编辑:十一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