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9日讯(记者 董非)5月15日-17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 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展会之一,本届CIBF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00家企业参展,覆盖电池材料、智能制造、储能技术等全产业链,集中展示了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
行业风向标:高效、智能、绿色成主旋律
展会上,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技术、固态电池研发进展、智能制造设备升级等成为热议焦点。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等头部企业纷纷推出新一代电池技术,如高镍低钴正极材料、超快充解决方案等。与此同时,智能化制造设备厂商成为另一亮点,激光焊接、AI质检、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和工艺精度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行业专家指出,新能源产业链正加速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迈进。
国产激光方案:技术破局助力产业进阶
在锂电池生产制造中,激光应用十分关键。近几年来,随着国产激光器厂商在锂电池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技术方案正深刻影响着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深圳市宝辰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辰鑫”)作为深耕新能源行业的激光方案供应商,依托母公司创鑫激光20余年的技术积累,围绕锂电池制造痛点,推出覆盖全工艺链的一站式激光应用方案,为行业效率提升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一站式解决方案:直击锂电制造痛点
针对新能源制造模切断、电芯段、模组/PACK段等环节的痛点,宝辰鑫推出“软硬协同”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双光束环形光斑激光器与实时焊中监测振镜系统的结合,该方案实现了对铜、铝等高反金属材料的稳定焊接,并通过实时焊中检测系统,实现激光焊接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精度和稳定性,助力客户快速实现技术突破与产能升级。
△新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
此次,宝辰鑫首次发布两款新能源专用激光器——蓝光红外复合HMB 3000/1500M与绿光连续BFSC 1000M。前者采用内外环双光束输出,复合了1080nm波长红外光与450nm波长蓝光,蓝光可提升对铜等红外高反金属吸收率,增强焊接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而实现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灵活的模式设置和扩展编程接口,适用于新能源锂电行业多种复杂工艺应用场景。后者波长范围530-534nm,对于纯铜、铜合金、铝合金等高反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吸收率,且焊接过程稳定,在显著降低深熔焊接的阈值功率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焊接质量。
创新工艺:突破效率天花板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国产激光解决方案代表,宝辰鑫批量落地了诸多新能源项目,在电池领域已实现全工艺段的应用覆盖。针对三电系统领域客户的前沿需求和应用难点,宝辰鑫协同客户推出了系列创新的工艺应用,以极致制造助力客户突破新能源效率天花板。
负极极片划线:通过16光路激光系统,可实现深度一致、宽度间隙一致、首尾一致的划线,划线深度10μm-20μm,划线(深度/宽度)公差小于微米级的严苛工艺要求;划线首尾长度对齐控制在0.1mm,满足客户划线后分切的要求。
电芯壳体激光毛化:经过毛化后再进行喷涂作业,能够实现稳定一致的喷涂,良率(包含返工段的良率)能够达到99.9%,结构强度能够达到10MPa以上(传统蓝膜整体的粘接强度是4-5MPa),大大提升了电池组的整体强度,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蓝膜钝化:针对动力电池返工制程中,蓝膜撕除困难的痛点,宝辰鑫部署了一体化的蓝膜钝化激光解决方案,集成高功率千瓦级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BFPT 1000-2000)、振镜等外光路系统,及激光控制系统等,可极大提升电池返修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轧辊清洗:辊激光清洗解决方案,是宝辰鑫针对锂电池生产制程中人工擦辊的弊端,而推出的高质量清洗方案。方案集成高性能MOPA激光器、振镜等外光路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等,可高效高质的实现轧辊清洗。
扁线电机激光焊接:集成高性能双光束环形光斑激光器、定制高功率振镜焊接系统、定向开发的2D/3D视觉系统等,可实现扁线电机的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焊接。同时,方案兼容性强,可灵活适应不同结构和规格的扁线电机,一套方案即焊X-pin,又焊Hair-pin。
扁铜线除漆: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中,扁铜线除漆是进行后续焊接工序的关键步骤。宝辰鑫针对扁铜线多面除漆的难点,开发了一站式的智能化激光除漆方案,涵盖激光器、定制外光路系统和激光除漆控制系统,以实现高效除漆。
IGBT激光焊接:提供定制激光器、振镜焊接头、控制系统等。客户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方案的灵活配置。其中,在激光器的选择上,根据铜排的厚薄,可选择单模激光器、环形光斑激光器或超高功率激光器。
展望:激光技术驱动新能源未来
CIBF 2025不仅展现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蓬勃活力,更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随着新能源赛道竞争加剧,以宝辰鑫为代表的国产激光技术企业,正通过持续创新打破海外技术垄断,为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提供坚实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