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第五届“红光奖”专家评审会在深圳激光谷召开

来源:红光奖组委会2022-06-14 我要评论(0 )   

2022年6月11日,“红光奖”第五届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深圳激光谷召开。专家评审团由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

2022年6月11日,“红光奖”第五届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专家评审会在深圳激光谷召开。专家评审团由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内各科研单位、研究所、高等院校、激光协会等机构的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中国一汽、中车株机、富士康、TCL等大型激光应用单位的激光专家,共计22名评审专家参加了评审会。会议由专家评审组副组长、广东省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江绍基教授主持。



评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进行。会上,专家组成员结合企业递交的资料,对激光行业影响力企业奖、最佳成长性企业奖、激光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等13个奖项的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核,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审意见。各位专家评委认真审阅每一项入围项目和企业的介绍资料,根据参评企业的申报材料对申报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及行业贡献力等多维度、全方位进行考评打分,并对特别突出的项目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热烈的讨论。

参与线上评审的专家们也纷纷踊跃发言,聚焦技术、创新、发展与贡献对申报项目进行现场点评,并给出了详细的意见与建议。

本届“红光奖”的入围项目得到了专家团的一致赞誉,评审团专家一致认为:整体入围项目质量和水平都比较高,有不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外激光企业和国内知名激光企业参赛,也有不少类别的项目出现不分伯仲、高下难决的激烈情况。本届“红光奖”无论在参评的数量与质量、创新性与应用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信随着时间积累以及这些成果在行业的相继转化,激光行业的整体水平会有一个更新的变化。


会议最后,“红光奖”专家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发表了重要讲话。范院士说:“今年申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比往年都有很大的增长,这说明红光奖的影响力越来强大。”他建议,要逐步完善行业奖评选办法,通过评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

评审会上,各位专家对本次活动评选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从组织严密、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价了“红光奖”评选活动已经取得的成绩,认为评选活动在激光行业营造出弘扬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活动,搭建了平台,树立了标杆,促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脱颖而出。


据“红光奖”专家评审组副组长邵火介绍,本届行业奖评选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评选办法和有关要求圆满完成。各位专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这对“红光奖”的评选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邵火表示,举办评审会目的在于希望能够通过权威专家的把关,挖掘具有标杆意义和创新引领的激光好产品、好项目,也希望通过“红光奖”评选活动达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激光行业健康发展。

本届“红光奖”参赛企业数量、入围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据介绍,第五届“红光奖”自启动以来,受到了业内企业、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从组委会对网络投票环节的数据统计来看,本届“红光奖”参与企业132家,申报项目188项,参评数量和项目质量较往届均有大幅增长。网络投票环节,累计投票数量达33万票,投票页面访问量高达383万人次,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创下了历史新高。



历经前几届的沉淀,“红光奖”已经成长业内最权威、最专业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奖项,现已成为展示中国激光行业最新技术比拼和引领行业方向发展的一项标志性赛事。组委会表示,将继续发掘和彰显中国激光产业优秀企业和创新力量,以专业性、权威性、客观性、全面性的评选理念,向公众全方位展示和推介激光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动态。顺应激光行业发展及新趋势,通过评选活动打通激光行业壁垒,打造更具专业度和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增强获奖项目在激光制造全领域的影响力。

来源:红光奖组委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