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极高强度激光脉冲产生的新方法

来源:超快科学2022-05-09 我要评论(0 )   

自1960年激光器的诞生,一个新型的科研领域:非线性光学应运而生。激光特有的受激辐射的相干性从物理上使得光源的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强于传统非相干光源数一个量级的光...

自1960年激光器的诞生,一个新型的科研领域:非线性光学应运而生。激光特有的受激辐射的相干性从物理上使得光源的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强于传统非相干光源数一个量级的光强在激光领域得以实现。在强场的驱动下,电子得以突破限制以非谐振的频率振荡。从而辐射出“色彩丰富的”激光。以光纤和激光灯丝作为波导而加强光场强度从而产生超宽带光谱光源的方法在数十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激光脉冲本身有非常高能量的前提下,因光纤和激光灯丝的方法由于自身器件损坏,不能保持应有的波导性质而不再适用。在德国电子加速器和耶拿-亥姆霍兹中心的研究者发现了在高能激光条件下适用的光谱展宽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使用两面镜子对激光进行重新聚焦形成多次反射,并在腔内放置多片非线性玻璃。

近期发表在Ultrafast Science的文章中,研究者们报道了利用这种方法将激光进行频谱展宽三十倍,并得到脉冲宽度压缩同样倍数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展宽-压缩显著提高了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中输入的激光脉冲峰值功率高于玻璃光纤可承受功率极限的40倍。尽管在多次反射腔中脉冲经过的玻璃厚度之和达到了40厘米,但激光的能量和光束质量都没有明显下降。

文章的第一作者Marcus Seidel博士说:“我们很好的结合了两种新型方法扩展了超短脉冲的光谱,尽管实验装置相当的简单。在展宽实验中的所有器件都是市场上有库存的标准器件,这些先决条件以及实验中系统表现出的强抗噪能力为此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德国电子加速器和耶拿-亥姆霍兹中心青年科研负责人Christoph Heyl博士补充道:“在超快光学领域,高功率激光光源往往只能提供皮秒量级的激光脉冲。我们的研究展现了一种可以将皮秒高能脉冲转换到数十飞秒区间千兆瓦峰值功率的,小型、高 效且经济的方法。”

光谱展宽的新型方法示意图:一束近单色的激光脉冲进入由两面凹面镜组成的“多通腔”。腔中的一组非线性玻璃提供了脉冲展宽所需的非线性的同时,由于非线性的影响也在脉冲的传播中起到了透镜的作用,输出光谱将得到极大的展宽。

飞秒量级的时间尺度正是分子运动可以被光脉冲追踪和操纵的时间尺度,而且飞秒脉冲的超短持续时间不足以支持电离过程中热量的产生。这一现象已经在激光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在数月之前,多通腔展宽压缩方法在德国电子加速器的自由电子激光器FLASH得到了应用[1]。这个新系统使得科学家们可以精确探测新型量子材料的分子动力学性质。“使用我们系统的科学家都对它的表现非常满意”Seidel 博士说:“当然,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在 DESY 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机构进行尖端科学实验,我们会很高兴。”

Heyl 博士的团队最近发布了模拟结果,展示了将该方法扩展到太瓦峰值功率和焦耳级脉冲能量的方案[2].实现这种能量的量级提升将开启全新的应用领域。Heyl博士说:“正如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érard Mourou所说,光谱展宽和脉冲压缩是通向强场物理研究的关键方法。有了多通腔的技术,他的这种预言可能成型”。我们已经在实验室中建立了第一个基于多通腔的小型粒子加速器。我们预计这一概念也会对未来的放射治疗,甚至对基于激光的核聚变方案产生影响。

Anne-Lise Viotti 博士、Seidel 博士及其同事在Optica评论文章[3]中介绍了有关应用方法的出色性能以及快速技术进步的更多详细信息。除了解释该方法的基础知识并展示其最先进的技术外,作者还概述了该技术带来的令人兴奋的远景。

参考文献

[1] M. Seidel et al. "Ultrafast MHz‐Rate Burst‐Mode Pump–Probe Laser forthe FLASH FEL Facility based on Nonlinear Compression of ps‐Level Pulses froman Yb‐Amplifier Chain"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16, 2100268 (2022).

[2] C. M. Heyl et al. "High-energy bow tie multi-pass cells for nonlinearspectral broadening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Photonics 4, 014002 (2022).

[3] A.-L. Viotti et al. "Multi-pass cells for post-compression ofultrashort laser pulses" Optica 9 (2), 197-216 (2022).


转载请注明出处。

极高强度激光脉冲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