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编辑推荐

智能化转型,中国制造要当“世界发动机”

老one整理 来源:激光制造网2021-03-10 我要评论(0 )   

“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在今年的两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如此建议。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两会上发...

“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在今年的两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如此建议。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两会上发言

 

    “新IT”是联想提出的新概念,有别于以往的“IT”。据了解,“新IT(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转型,简称‘新IT’)”,就是指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小编认为,这或许是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的一个好法子。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繁荣是无数产业发展的基础。曾几何时,我国凭借人口劳动力优势和稳固的基础设施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世界的工厂”,“中国制造”成为一个响亮的招牌,使我国连续十数年保持着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

 

  现如今,在这场制造业大变局中,“中国制造”需要向着“中国智造”迈进,“智能化转型”发展正在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工厂”优势不再,那我们就变成“世界发动机”。

 

  新IT,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近年来,各个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渐引起大众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德国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战略》、美国建立“智能制造领导联盟”等等……在国际范围内,多个政府或组织正在大力推动新型高自动化制造形式。而年初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建立“美国制造办公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谋求制造业的回流。而这些政策的指导依据,便是智能制造。下一代工业制造已逐渐成为新的趋势。

 

  相对应地,近几年来,国内的服务业迅速壮大,制造业的劳动力开始大量向服务业转移,制造业“用工荒”逐年加剧,2008-2018年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平均年增长率为-2.84%。为了招到更多工人,工厂不得不提高薪资待遇,而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也仍然导致制造业向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者欧美等效率更高的区域迁移。

 

  在劳动力的优势不再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本质上就是制造业智能转型的竞争力。实际上,2020年对“新基建”的定义与更早的《中国制造2025》解释中,都已经明确将“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关键词列为了行业首要的发展推动方向。

 

如前文所述,相较于我们熟悉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新IT”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随着制造业工艺效率的日益精进,以及对成本更严格的控制,新IT所带来的一系列智能化工具,如物联网、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对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具备了成熟的技术基础。可以这么说,全方位应用新IT有助于大幅度提升经济整体及个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和商业化进程,并可以为更广泛的普通消费者创造新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IT,智能化时代下的技术架构

 

  一个成熟的制造业转型案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新IT所需要的“端-边-云-网-智”五方面技术,这也是解决当下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所面临困难的全套解决方案。

 

  首先,借助物联网等技术,生产设备“端”接入互联网,可以产生大量的生产数据。这些数据是智能工业的最重要的的原料;而要想分析如此大量的数据,传统的“云-管-端”架构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即使拥有再宽的带宽,也难以承载一家工厂成百上千台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更不用提云端的延时难以满足制造业对精度的高要求。

 

  这推动着算力从“云”向“边缘”部署,通过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混合使用,形成“端-边-云”的互联架构,是当前企业级联网解决方案的最佳实践。

 

  在这基础上,由于5G高频“穿墙弱”的特点,一家工厂需要的基站数量指数级增加。工业制造过程对温度、湿度、场景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如何在成本范围内合理的位置部署基站设备并不像想象中容易。若使用电信的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成本将非常昂贵。因此为了更好地“云网融合”,搭建各种专网成为了必要过程。

 

  而最终,当生产设备产生的数据可以接触稳定的网络被传输到边缘与云端时,利用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储存和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学习总结并优化,以达到对业务和生产进行“更智能”的管理,才能让数据发挥出最大价值。

 

    可以说,在新IT建设之路上,“端-边-云-网-智”五方面能力缺一不可。这对软硬件厂商来说尚且不易,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设备,而是包括物联网设备、基础设施和智能应用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在长期的运营中,更是需要顾问、实施、运维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结语

 

  尽管客观来看,目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短板还有很多,在一些领域中,与先进制造之间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这条新IT探索和追赶之路并非一朝一夕。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认识到,发展新IT,对自己乃至中国制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越是将资源投入到这些先进制造业的差距中,越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当底层软硬件技术逐渐完善,整个制造业智能化让生产效率得到更大提升的同时,也必将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范围的竞争力。届时,中国制造这个“世界发动机“将更加动力澎湃,带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下一个支撑国际经济进步的根本支柱,最终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应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