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马斯克的卫星互联网确实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阵天线和激光通讯技术

星之球科技 来源:我为科技狂Tech2020-07-05 我要评论(0 )   

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星链宽带(Starlink)能够提供超低延迟的互联网络服务,且足以支持网络竞技游戏,用户不必担心网速的问题。SpaceX在早期公布星链计...

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星链宽带(Starlink)能够提供超低延迟的互联网络服务,且足以支持网络竞技游戏,用户不必担心网速的问题。SpaceX在早期公布星链计划时,提出网络延迟大概在20到35毫秒间。但马斯克说,网络连接的体验会非常好,SpaceX的目标是将延迟降到20毫秒以下。除了网络延迟低和使用方便等优势外,马斯克还指出,星链对传统电信企业来说并不构成威胁。星链将足以在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看视频、玩游戏等需求,且网络连接质量有保证;但不等于说未来所有人都是星链服务的用户,在农村或偏远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用户将能够分到充足的带宽;在城市环境下,情况会有所不同。此时在太空中的通信卫星比不上地面的网络基站,难以为用户提供超高密度的网络连接;当城市用户过于集中,同时使用卫星网络时,每台手机或是其他设备分到的带宽根本不够。所以,星链对传统电信企业远远构不成威胁。


而现在,只要用户在PC电脑端打开星链互联网(Starlink)官方网页,便可看见,星链正在面向全球发出邀请,以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帮助SpaceX公司免费测试星链宽带网络。简单来说,个人进入星链官网,只要简单填写好申请表(准确填写自己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和个人邮箱),就可以成为信号测试者,免费帮助SpaceX测试星链网络。用户提交申请后,对方很快会发来一封邮件,邮件中写道,当你所在的地区有了测试机会,会立刻以邮件的方式通知你。确认函中还写道,“星链旨在将高速宽带网络传送到那些很难访问,或是完全不可用的位置。预计将于2020年夏天晚些时候开始进行私人Beta版测试,然后再从更高纬度开始进行公开Beta版测试。”换而言之,当很多人仍然在质疑星链时,SpaceX在一步步地推动星链项目。

面向用户的星链终端设备有什么独特之处?

马斯克曾表示,对于星链用户而言,不需要请专人上门安装,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Wi-Fi在太空,在轨卫星就是路由器,信号直接传到用户所在的位置,用户只需要有一个直径为0.48米的终端接收天线(就像一根棍子上顶着一个又扁又圆的飞碟)即可,信号全球覆盖。预计在本月内,星链在轨卫星数量将增至597颗。但按照马斯克制定好的宏伟计划,星链在轨卫星数量最终达到12000颗,也有可能是42000颗。


近期在网络上曝光的星链终端(原型),具体的特点有:一是操作简单,用户只要给星链终端接上电源,并且指向天空,便可使用;凡是能看到天的地方就可自动接入高速率、低延迟的互联网宽带网络,用户根本不用事先阅读说明书或者接受操作培训。第二,用户终端自带电动机,全自动调节接收角度,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信号。第三,像飞碟一样的星链终端接收天线直径为0.48米,初期售价大约200美元,最终售价可望低至几十美元。第四,星链太空互联网全面建成后,将真正做到宽带互联网遍布世界,地球全覆盖,全球无死角。地球上任何地方任意时间,至少会有三颗星链卫星与之链接。只要能看到天的地方就可轻松接入星链宽带网络,为每个终端提供最高与5G相当的速率、延迟时间在20毫秒以内。第五,星链终端特别适用于广大偏远地区、宽带互联网尚没有接入地区、无法自由享受全球互联网区域、航海航空公司、高频交易金融机构等用户。值得补充的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今年3月份便已经批准SpaceX公司可以运营多达100万台星链终端设备。

专业人士认为。马斯克的星链宽带互联网能否最终成功,则要取决于地面用户终端而非太空中的卫星。SpaceX已经通过其他小卫星的“蹭车”服务分摊了星链的发射成本,剩下的任务便是生产出价格足够便宜、让普通人接受得起的星链用户终端。但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市面上同等大小的相控阵天线,价格在1500美元左右;而马斯克所想的是。星链终端在初期售价为200美元左右,此后再逐步下降到几十美元。


星链终端为什么是相控阵,星链之间的通讯为什么要用激光通讯?

星链需要的是一种不用物理改变方向便可快速改变波束发射方向的天线——相控阵天线。相控阵雷达能成为主流军用雷达,是因为通过控制天线上各个单元信号的相位,便可使发出的电磁波进行互相干涉来调整发射出的波束指向,而无需实际调整雷达的朝向。和一部分机械旋转机构结合,相控阵天线能快速完成很大范围的信息传输,因此毫无疑问是星链的首选。星链的卫星主体像一个长方形板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布置4块相控阵天线。由于同一轨道面前后都有卫星,纵向的传输需要覆盖的范围较小,只有2面天线覆盖,横向需要覆盖该轨道面和临近轨道面之间一半的范围,因此有3面天线覆盖。既然相控阵都已经运用到了天上,那么面向用户的星链终端自然也需要相控阵跟进。根据SpaceX的专利申请,以及网络上曝光的 “像一根棍子上顶着一个UFO飞碟”的天线,则进一步证实了星链用户终端为相控阵的猜测。解决了快速改变波束发射方向的问题,用户终端天线只需要简单的机械调整对准头顶上的天空(距离最近的星链轨道面),便可完成数据传输。


事实上星链并不是首个采用相控阵天线来通讯的卫星,之前SpaceX发射的铱星NEXT,类似于星链的低轨道通讯卫星,同样采用相控阵天线和用户终端沟通。只是在780千米大倾角轨道面工作的铱星没有星链那么激进,卫星依然采用对称的构造将相控阵天线布置在正中,因此卫星的整体外形构造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已经和传统的长方体卫星主体在外观上有了明显的差别。


星链相比铱星更激进的地方不仅仅是轨道,铱星采用两面固定的通讯天线和在同一轨道面前后的另两颗卫星沟通,两面可调天线和临近轨道面的另两颗卫星沟通。星链的通讯原理和铱星一样,每颗卫星和最近的四颗卫星进行沟通,但不同于铱星仅12.5Mbps的星间数据传输速度,星链之间的通讯则由激光通讯来完成。与无线通讯相比,激光通讯最显著的优势是长距离传输时扩散范围更小,而对于卫星间传输距离很短的星链来说,用激光通讯更多的是为了避免星链之间的互相干扰。


临近卫星通讯干扰是一个现在通讯卫星就要面临的问题,不同地面基站向同一个通讯卫星发射波束会造成干扰,临近卫星同时向同一个地面基站发射波束也会造成干扰。由于无线电波指向性较弱,在波束扩散后临近卫星很容易进入传输范围内接收到不想接收的信号。临近卫星通讯干扰不仅会因为基站和卫星角度等巧合天然发生,还可以人为制造成为军事领域的一种软杀伤手段。

铱星完整的网络1个轨道面只有11颗卫星,临近卫星干扰现象其实不明显。星链单一轨道面就有成百上千颗卫星,星链整体更要覆盖至少32个轨道面,传统星间通讯方式虽理论传输性能足够,但很容易导致卫星A发给卫星B的信息同时被临近的卫星C给接收,造成不必要的通讯干扰。激光通讯因为有着较高的指向性,能够避免星链之间的传输被其他星链意外接收,而且降低了扩散,卫星B在担任卫星A和C的“中转站”时,还可同时担任卫星D和E的“中转站”,进一步提高单一卫星的利用率。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星链要完成指向性高的激光通讯,必须知晓临近星链相对自己的确切位置和速度,然而现有的公开资料信息有限,所以还不清楚SpaceX怎么解决此难题,同样也不清楚星链的激光发射接收器具体在什么位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通讯星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